春節是中國一年中最重要的節日,過年回家團圓是中國人的傳統習俗,並且由此帶動交通,旅遊,餐飲,娛樂等服務業的增長,爲新的一年經濟增長邁出第一步。
但是肺炎來勢洶洶,其嚴重程度超出了人們的預期。從零星新聞報道發展到武漢封城,各地封村。由于疫情的原因,市場的供給端,因爲人員限流,避險心理等因素的影響,勞動力,資本等關鍵生産要素明顯收縮。在需求端,交通,旅遊,消費等方面明顯萎縮,這些因素對中國經濟的負面影響是不言而喻的。
本文以2003年非典爲參照,從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兩個方面綜合分析此次疫情對經濟的影響。
與2003年非典相比,有利的因素
疫情披露相對及時,疫情發現和管控較早
對于2003年的非典,疫情發生的時間和本次疫情差不多,但是相關部門在整個春節期間沒有及時發布預警,也沒有進行管控,致使感染者自由在人群中流動,等到4月份全面爆發時,被感染人數的規模已經十分龐大。尤其是大量醫務人員被感染,使得本來就惡劣的局面更是雪上加霜(後果是衛生部部長和北京市長被撤職,當然這是題外話)
而此次疫情,得益于2003非典的處理經驗和新聞媒體的發達,使得疫情迅速引起了全國上下的高度警惕和防範。政府訊速做出反應,上至中央多次連續召開緊急會議,下至執行層面迅速開展防控和隔離工作。這使得疫情在較早時期被控制,最大限度的降低了此次疫情帶來的損失。
政府的應急能力明顯增強
在武漢肺炎早期,衛生部就組織專家組進駐武漢。科研機構在25天內完成病毒的基因測序,從國際經驗來看,這是非常了不起的速度。同時,政府的決斷能力和信心顯著增強,敢于做出“封城”的重大決定。政府,軍隊,企業,人民各界人士充分被調動和組織,迅速形成了對抗疫情的力量。在非典之後,國家建立起較爲完善的傳染病防控體系,多個省市自治區迅速啓動了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國家經濟能力和工業能力也較2003年有較大的提升,“火神山”和“雷神山”迅速建成就是這種能力的深刻體現。
疫區不同
當時SARS重災區是在北京和廣東,而此次疫情發生在武漢,雖然說武漢是長江經濟帶的核心城市,但是相對于經濟超級大省和全國政治中心,武漢對于中國和世界的影響都略小于前兩者。
世界衛生組織(WHO)尚未將中國列入疫區(只是暫時未被列爲疫區)
一旦一個國家被列爲疫區,那麽其他國家將會暫時切斷與這個國家的幾乎所有聯系。這一舉動本意是防止疫情在世界範圍內傳播,但是副作用則會導致疫區國家的旅遊,消費,勞動力,境外投資受到重創。
2003年非典大規模爆發後,WHO迅速將中國列爲疫區,這給中國造成了巨大的經濟壓力。而此次疫情爆發後,一方面得益于國家實力和國際話語權的提升,使得國家在國際上有斡旋的余地。另一方面得益于透明和及時的信息披露和嚴格的管控手段,這些舉動在國際上大抵得到了認可。因此,即便國內疫情已經比較嚴重,但是WHO暫時還未將中國列爲疫區,這爲中國贏得了一點喘息的機會。
中國在未來是否會被列入疫區,目前還有比較大的變數。如果疫情持續發展和蔓延,那麽中國仍然有可能被認定爲疫區。截止本文發稿爲止,WHO已經將本次中國疫情的危險評級升至最高級,並將在北京時間1月31號淩晨公布新一輪的討論結果,這決定著中國是不是依然能保持"非疫區"身份。
新型冠狀病毒致死率略低于SARS
有證據顯示,雖然此次病毒的傳播能力似乎較SARS病毒強,但是致死率相對SARS低一點。
與2003年非典相比,不利的因素
兩次疫情時,中國的經濟結構並不相同
2003年非典時期,中國的經濟增長最大的引擎是基建,投資,出口等。而在當今,中國經濟最重要的增長點在消費。曆史經驗顯示疫情對于第三産業的沖擊尤其強烈,會使得消費迅速下跌至冰點。換句話說,上一次非典對經濟雖然也有顯著的負面影響,但是並沒有徹底擊中經濟的軟肋。而這次一定對經濟的影響是是實實在在的打在命門上。
如果最終兩次疫情的嚴重程度相似的話,這一次的疫情對于中國經濟的影響將會相比于上一次來的更加劇烈。
此次疫情發生在春節前,導致節後停工停産
當年SARS發生在春節之後,停工停産不明顯。而此次發生在春節之前,如果疫情持續進行,可能導致大量務工人員滯後返工,對制造業,房地産和基建領域産生不利影響,同時出口行業也受到較大的拖累。
國情不同
2003年中國整加入WTO,紅利剛處于釋放期,經濟處于高增長階段,SARS雖然拖累了第二季度增長,但是第三第四季度很快就恢複了高增長,央行在年尾甚至采取了較爲緊縮的貨幣政策,當時中國面臨的問題是經濟過熱。而當前中國經濟正在轉型階段,’L’形經濟增長遲遲沒有探底,稍有不慎就可能導致經濟失速。由于各方面的原因,當前中國經濟本身就比較脆弱,韌性不如2003年。因此在疫情結束後,經濟修複的難度也遠大于2003年。
未來經濟面臨較大不確定性
總體上講中國此次與疫情的交鋒,相對2003年非典來說,既有有利的因素,也有比較凶險的一面。對于未來經濟的走向進行准確定量估計是很困難的,這還要看疫情接下來的走向和疫情結束後國家采用什麽樣的手段和力度來修複經濟。
以SARS爲例,在2003年SARS發生的第一時間,就有大批的人唱衰中國經濟。但是實際上,僅僅是第二季度的經濟受到比較嚴重的影響,從2003年一整年來看,經濟增速並沒有受到明顯的損害和沖擊。
所謂的“危機”當然是既有“危”又有“機”。2003年的非典誕生了阿裏巴巴,京東這樣的明星企業,而這些企業的崛起徹底的改造了中國人的生活方法,對中國經濟産生了不可估量的影響。疫情會對社會的消費習慣産生重大影響,繼而改變商業形態和社會資源的配置,顛覆行業的發展趨勢。在這些碰撞中,可能會産生讓人意想不到的火花和驚喜。
對于股市的影響
雖然兩次疫情各有各的不同,但是可以預計對于股市的影響是相似的。酒店,餐飲,旅途,商貿等行業會隨著疫情發展的上漲而下跌,隨著疫情的緩和或結束而逐漸恢複。醫療行業則剛好相反,疫情凶猛時上漲,疫情溫和後下降。
不建議個人利用這種波動在股市中投機,因爲股市拐點何時到來,個人是很難把握的。不過可以相信的是,疫情結束後政府一定會使用各種手段刺激經濟,央行一定會采用寬松的貨幣政策,降准降息是肯定的,這對于個人來說,還是一個不錯的,易于把握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