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尚未散去,已經有不少網友擔心年後的錢包了。倉位重的希望知道節後怎麽辦,倉位輕的希望知道機會在哪裏,今天開始聊一聊。
疫情及影響
本次疫情的特點是:傳染性強、潛伏期特別長、致死率偏高。
廣東疾控中心的一篇文章顯示,新型冠狀病毒的一人大約會傳染給2.9人,高于非典的1.8人。昨天有報道,6位同學聚餐,一位武漢回來的學生傳染了另外5人,3-5天後陸續發病,9天後才被確診,中間還不知道殃及多少無辜群衆。
截至1月30日17點,全國確診7828例,致死率爲2.2%,武漢爲5.7%,雖然小于非典的10%,但顯著高于一般的呼吸道疾病(約爲0.1%)。
防止冠狀病毒的潛伏期爲7-14天,最有效的方式是早隔離、早治療,各地從1月23日開始陸續實施封城和人流管控,預計2月10日前後,疾病爆發期有望見頂回落。
昨天新增確診病例剛一減緩,就有人喊著出現拐點,有些盲目樂觀了。個人感覺,新增的確診和疑似病例均持續一周下降,才能給出相對客觀的結論。
市場反應
讀史可以明智。
近年來,影響較大的非典、禽流感、中東呼吸綜合征和埃博拉病毒都只是階段性影響經濟和市場,時間在1個月到半年左右。預計本次疫情的影響也不會超過上述時間。從曆次的流行病爆發影響程度看,對市場的影響均較爲短暫。
根據萬得統計的曆次疫情行情漲跌數據,結論大致如下:
1.下跌難免,疫情會對經濟增長按下暫停鍵,絕大多數行業和企業的增長速度均會被拉低,且導致市場避險情緒攀升,股市下跌難免。
2.周期跌幅靠前。地産、有色、鋼鐵、煤炭、建築、石化、證券和銀行等與經濟發展較爲密切的周期行業跌幅較大。
3.部分行業機會確定。電子、傳媒和醫藥等行業受到的影響較小,其中的醫療用品、生物制藥、在線教育、在線遊戲、網絡購物等反而能在疫情中加快發展,機會相對更多。
4.避險的品種機會也比較多。例如2013年4月至7月的非典期間,中證國債漲幅爲0.98%;黃金漲幅爲5.01%;中證轉債漲幅爲7.33%。在其余的兩次疫情中,中證國債也呈上漲趨勢,但是黃金和轉債表現不一,確定性不如國債。
風險分析
疫情對股市的影響主要分爲兩個方面:
一是情緒方面。按照慣例在行情爆發期,市場容易産生過度恐慌。這就不難理解新華富時A50期貨自1月23日以來,出現了近10%的跌幅,香港的恒生指數也出現了近7%的跌幅。當前市場估值與2013年禽流感時期相仿,如果疫情能夠有效控制,預計A股的極限下跌空間在10%左右,上證將在2700點附近企穩。
二是業績方面。爲了防止疫情擴散,對人群流動做了管制,將對旅遊、影視、餐飲旅店、房地産、公共交通等行業影響較爲直接,相關的企業今年相當于少了一個旺季,下降已成爲必然,可能在二季度或三季度出現殺業績行情。
目前的疫情統計數據,都忽略了第二點的影響。其實當時的疫情過後,股市反彈後都産生了第二輪下跌,之後才真正見底。
當然,上述分析僅是根據曆史數據推斷,曆史也不可能簡單重複,僅供參考。
機遇分析
1.最確定的機遇——債券市場。其實自1月中旬上證指數走弱以來,債券市場悄然走強,這次機會也非常確定。可以關注7-10年國開債(南方基金A類代碼006961,C類代碼006760,易方達代碼003358,南方費率稍低,易方達規模大,流動性好)。
2.穩健進取的機會——可轉債。可轉債既有債性也有股性,波動幅度小于股票市場,適合作爲穩健進取的選擇。可轉債打新需要適度謹慎,老可轉債選擇需要優中選優,具體後面幾天再詳細分析。可轉債基金方面,穩健者可以考慮彙添富轉債(470058),激進者可以考慮博時轉債(050119)。
3.進取的機會——股票和指數基金。這類機會,適合風險承受能力較強的投資者參與,最適合參與的即便沒有疫情影響,行業發展也比較確定的,典型就是電子、計算機、生物制藥、醫療服務等。強周期的地産、證券、保險、銀行等估值不高,白酒、家電等下跌後性價比更高,看好相關品種,可乘機逐步加倉。
個人感覺A股的電子、計算機等,美股和港股的在線教育等,業績處于加速增長階段,未來的機會更多。
需要說明的,疫情概念股來去都很快,很難把握,並不適合一般人參與,看看就好了。典型如港股的中國醫療集團(8225),聲稱關聯公司研制出抑制肺炎的藥品,1月29日上漲280.53%,1月30日上漲388.37%,兩天上漲了近18倍。但是看了幾則信息,感覺吹牛成分比較多,看著漲的熱烈,哪天風過去也不知道,欣賞即可。
應對對策
建議大夥按照如下步驟檢驗組合,制定對策,要旨是“留夠花,慢慢買”:
一是看看最近3-6個月的各類開支夠不夠用,如果不夠,可以下周可以賣一部分做資金儲備。
二是如果最近生活無憂,可以安心持有組合,並根據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按計劃逐步加倉。
當前整體的市場估值不高,A股潛在的回報率超過6%,預期回報仍然非常可觀,未來向下的空間有限,而向上的空間無限,普通投資者一動不如一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