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今天(19日)單日新增6075起冠病確診病例,創下當地的曆史新高。
新加坡衛生部在本土疫情升溫後,昨天宣布拉長兩劑疫苗的施打間隔,以在更短的時間內讓更多人接種疫苗。原本對接種疫苗興致缺缺的台灣人,在當地疫情暴發後,也突然關心起疫苗供應是否充足。
冠病疫苗,這個被視爲扭轉戰局的關鍵(game changer),目前也在疫情越來越嚴峻的馬國引發了熱烈的關注與討論。
近來最火熱的辯論就是州政府該不該自行購入疫苗,以加速州內的疫苗接種速度?
根據彭博社的疫苗追蹤系統,馬國在過去七天平均每天注射了2萬1176劑疫苗。截至昨天(18日),當地只有約3.9%的人口至少接種一劑疫苗。
按照這個進度,人口約3300萬的馬國,至少需要6.1年才能爲75%人口完成接種(以完成注射兩劑疫苗來估算)。
接種疫苗的龜速進展,明顯和馬國政府早前承諾會在今年底前爲80%人口完成接種的說法有一大段距離。當局亦承認,疫苗供應不足是接種計劃遲滯的原因。
一些相對富裕的州屬,如反對黨執政的雪蘭莪、槟城,以及國盟執政的砂拉越于是紛紛跳出來表示:
“OK,我們不要再等了,讓我們自己買疫苗,這樣就可以加快州內的接種速度。”
其中,砂拉越州政府日前宣布已向中國科興購買100萬劑疫苗。
目前,馬國的疫苗接種計劃由聯邦政府的冠病疫苗特別供應委員會(JKJAV)主導,在全國範圍分配疫苗。
表面上,讓州政府“自由發揮”向藥廠采購疫苗,能確保相關州屬不必等待中央分配就可取得一定數量的疫苗爲州內民衆注射疫苗,加快接種速度。
但實際上,這可能衍生兩個問題:
- 聯邦政府獲得的疫苗數量受擠壓;
- 馬國各州出現疫苗分配不均的情況。
在討論是否該讓州政府“自己來”之前,我們必須認知到,馬國目前疫苗供應不足的原因是疫苗還沒到,而不是購買數量不足。
這其中最廣爲人知的原因,是因爲疫苗生産商普遍以價高者得的方式來決定供應疫苗的順序。
于是,疫苗紛紛流向囤積了遠超過人口所需的富裕國家,造成馬國這類中等收入國家沒法如期取得足夠的疫苗。
一旦類似全球各國搶奪疫苗大作戰的情況換成在馬國的場域展開,毋庸置疑的是,比較有錢的州屬肯定占盡優勢搶下更多疫苗。
如果說疫苗先去了有錢的國家是一種分配不均,那疫苗流向較富裕的州屬難道不也是一種“有錢人最大”的不正義嗎?
假設,疫苗生産商在某段時間能對馬國釋出的疫苗數量是100萬,在沒有州政府加入戰圍的情況下,聯邦政府就能獲得100萬劑疫苗在全國範圍分配。
然而,一旦多出幾個州屬加入搶奪這些資源,即意味著聯邦政府所能取得的份量將被稀釋,進而導致能在全國範圍分配的疫苗數量變少。
主管馬國疫苗接種計劃的科學、工藝及革新部長凱裏的說法——州政府可以自行采購疫苗,但疫苗生産商必須優先把疫苗提供給聯邦政府,要避免的就是這種狀況。
舉個實際的例子,雪蘭莪宣布采購的疫苗就剛好和聯邦政府采購的份額“撞上”,兩者要的其實是同一批貨。
如果上述聯邦和州政府同時購買同一批疫苗的情況無法避免,在沒有財政能力自行購買疫苗的州屬,接種速度勢必會變得更加緩慢。
原本已在全國疫苗接種計劃下獲得一定數量疫苗的有錢州屬,卻可透過自行購買得到額外的疫苗。而這額外的收獲,卻有可能是建立在其他貧困州屬損失更多疫苗的前提下。
屆時馬國可能會出現下列這類光怪陸離的現象:
在比較先進的雪蘭莪,重症風險較低的年輕人已經獲得接種,相對貧困的吉蘭丹,卻還有屬于高風險群的老人家還在苦苦等待疫苗。
這無疑是目前全球富裕國家大部分人口已經接種,但發展中國家的人民還在苦苦等待疫苗的翻版。
只不過,疫苗分配不均的鴻溝這次是在同一國家出現,這難保不會在未來演變成不同地方與不同階級人士的嚴重分歧。
由于疫苗的特殊性,大多數國家都采取免費提供疫苗的政策,以避免“價高者得”的情況,確保社會上的群體能根據必要性和所承受的風險來批次施打疫苗。
相關政策,要避免的就是在國內出現疫苗分配不均的狀況。富裕州屬自行采購疫苗是不是形同變相違背了這項公平原則,形成“插隊效應”,是必須謹慎思考的。
聯邦政府也要努力改進
州政府若能比聯邦政府更快拿到疫苗,有可能是“有錢話事”,也有可能是擁有聯邦政府所沒有的接觸管道。
或許比較折衷的方法,是相關自行采購疫苗的州屬將更快拿到疫苗的“秘訣”分享給聯邦政府,或將一定數量的疫苗交給聯邦政府,以在全國進行分配。
如此,就能在加快全國疫苗接種速度的同時,又避免掉各州疫苗分配不均所可能産生的社會問題。
當然,這種做法必須有一個大前提,即聯邦政府的冠病疫苗特別供應委員會(JKJAV)的有效運行。
主管馬國疫苗接種計劃的科學、工藝及革新部長凱裏上個月曾表示,隨著疫苗供應到位,馬國的單日接種率將能在6月達到每日16萬的水平。
然而,這個承諾最近又隨著凱裏宣稱原本預期的250萬劑疫苗得到7月才能抵達而再度推遲。
某種程度上,這樣前後不一的辦事效率,也讓一些州政府要求“自己來”的訴求更師出有名。
若要避免疫苗分配不均的情況在當地發生,馬國聯邦政府本身就必須說到做到,按時兌現承諾,而不是一而再再而三使出“拖字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