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年前的有一天,在CCTV看到一個片段令我記憶深刻,有一個穿西裝的小夥子,握著話筒,說:“今天我做個預測,未來,只有阿裏巴巴才能做到最好。”評委席上慧聰網總裁郭凡生靠在椅子上,看著緊張的小夥子。主持人王利芬問:“爲什麽?”小夥子握著話筒的手都在顫抖,但還是很堅定地說:“因爲阿裏巴巴現在在整合各個優勢。”
那個時候,整個中國經濟結構正在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千億規模的德隆系因爲坐莊轟然倒下,一心想當冰箱之王的顧雛軍也锒铛入獄了。那一年,商人們見面的問候語都是:“你的企業找到賣家了嗎?”那個時候,國有資本高歌猛進,國際資本如魚得水,唯有民營企業在邊緣做選擇題,到底是賣掉?還是勇敢地跨越曆史的河流?
郭凡生的慧聰網已經在海外上市,他對那個當面看不上自己的小夥子問了一個問題:“我已經這麽成功了,你都不相信我,你憑什麽要他們信任你,一個比我還不成功的人。”
那個頭發有點淩亂的小夥子叫張向東,很消瘦。他叫張向東,作爲萬網的CEO,張向東不想賣掉自己的企業,他上CCTV《贏在中國》的唯一目的就是想找到投資人。
春風得意的郭凡生肯定不會給張向東投資,因爲張向東早在1999年就獲得IDG約50萬美金的投資,也曾憧憬要去納斯達克敲鍾,沒想到在3000平米的辦公場所燒了七八個月,張向東就只能以不斷搬家來讓員工“自然流失”。《贏在中國》成爲當時無數創業者的夢想舞台,因爲走上那個舞台就有可能獲得投資人的資金,一如節目的slogan:勵志照亮人生,創業改變生活。
從《贏在中國》回來,張向東大刀闊斧改變萬網的商業模式,很快獲得了IDG的追加投資,同時還有深發展大股東新橋,一共1億人民幣。經過8年奮戰,馬雲的阿裏巴巴以5.4億人民幣收購了張向東的萬網。有一個小插曲,在阿裏巴巴收購前一年,張向東的萬網強行封停慧聰網域名長達4個小時。
我記憶深刻的是,節目主持人王利芬希望張向東能夠把被郭凡生打斷的話說完:這是驗證你的商業眼光。張向東沒有讓王利芬老師失望,他沒有在嘲笑聲中賣掉自己的企業,而是選擇跨過曆史的河流,勵志改變人生。
人的一生太短,總是希望通過改變讓短暫的一生變得精彩。我們一生要跨過太多的河流,才能抵達回憶的彼岸。說實話,之前一直在琢磨,走上《贏在中國》舞台的創業者們,後來的命運怎樣?創業真的改變人生了嗎?
改變是一定的,只是有著成功與失敗的區別。人人都想創業,可是合夥人的選擇、戰略的制定、決策的落地、誰來投資,公司發展到一定階段怎麽突破創始人的天花板,思維怎樣升級,産品怎樣創新,在競爭中怎樣破局等等,創業就是不斷地挑戰自己的認知與格局,挑戰一個前所未有的認知。
創業的挑戰無處不在。之前做記者,對企業總是用挑剔的眼光去看待。等到自己創業,發現諸多的不容易,每一天都面臨不得不解決的問題。如果說10多年前是仰望著《贏在中國》舞台上的奮鬥者們,希望有一天也能加入到創業的大軍中,也能聆聽大佬們的智慧。現在置身創業浪潮之中,每天激情四溢的同時,更希望在各方面提升自己,引領公司更快更健康地發展。
創業就是一項人生沒有盡頭的賽跑,每一天都要帶著兄弟們一起奔跑,在燃燒激情的同時,總是希望能夠快速地給自己充電。進入《贏在中國》創始人訓練營,總是期待每一次上課,企業家們沒有學院派書卷氣,有的是他們多年來摸爬滾打的實在經驗。沒有人必然的成功,更沒有偶然的成功,一個企業家的成功,有運氣的偶然,更是一路不懈努力的必然。
亂拳打死老師傅的時代已經一去不複返,成功者們的經驗與對問題的洞察力,更有助于在新時代的競爭中開拓我們的視野,提升我們思考問題的認知、格局。每一次學習,都是對自己進行再認識、提升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