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不良反應的藥物絕大部分是西藥,占99.5%。其余0.5%是包括中成藥、傳統藥物和化妝品在內的輔助保健品。
根據衛生科學局發布的2020年藥物不良反應報告,接獲最多不良反應報告的藥類,依序爲非類固醇消炎藥(22.7%)、抗生素(19%)以及止痛藥和退燒藥(9.5%)。
服藥後最常出現的不良反應包括皮膚過敏(54%)、全身水腫和嚴重過敏反應(16.6%)以及呼吸系統疾病(5.7%)。但衛生科學局強調,多數情況並不嚴重,例如紅疹、眼眶水腫、惡心嘔吐等。
引起不良反應的藥物中,以抗生素複合阿莫西林——克拉維酸(coamoxiclav)居首,占總案例約7%。不良反應包括肝功能衰竭、肝細胞損害和黃疸症,嚴重者甚至可引發導致皮膚潰爛的史蒂芬強森綜合征(Stevens-Johnson Syndrome)和毒性表皮溶解症。
常見的消炎藥成分布洛芬(ibuprofen)和止痛藥成分撲熱息痛(paracetamol)分別位居第二和第三。
輔助保健品去年有104起不良反應報告
此外,去年有104起不良反應報告與輔助保健品有關,其中41起是含葡萄糖胺(glucosamine)的産品引起的過敏反應,例如紅疹和瘙癢。
另有13起關于肝髒不良反應的報告,與含多種成分的輔助保健品有關,當中多數病患已康複,或正在康複中。
衛生科學局也發現三款添加未經申報成分的産品,其中兩款是含有違禁成分西布曲明(sibutramine)的減肥産品Freaky Fitz和Clinic K,服用後會出現心悸、失眠和幻覺。
另一款産品“茏膽草清血解毒藥”聲稱可治療濕疹、疲勞和關節炎,實則含有類固醇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和抗敏藥撲爾敏(chlorpheniram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