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藍雲舟、陳可揚
在很多家庭中,父親是嚴厲的管教者、是家庭經濟的支柱,也是孩子成長過程中重要的夥伴。新加坡四位政治職務者和國會議員,在父親節的這一天,跟讀者分享他們平日如何教育孩子。
陳傑豪:關注哪所幼兒園有更多玩樂時間
對陳傑豪(左)和妻子而言,每個寶寶都是上天的惠賜。(陳傑豪提供)
新加坡國家發展部兼通訊及新聞部政務部長陳傑豪(44歲)是個新手爸爸,婚後兩年,去年8月迎來愛情結晶。
陳傑豪說,自己比較隨性,妻子做事則比較有系統,比如會閱讀關于育兒的理論和書籍。在決定把兒子送到哪一所幼兒園時,陳傑豪更關注哪一所幼兒園提供更多玩樂時間,但妻子則考慮到兩人在家裏較常用英語,希望爲兒子找到一個有更多機會接觸華文華語的環境。
陳立峰:教育六歲女兒要“輸得起”
後港區議員陳立峰(左一)希望女兒(左二)長大後能學習自己喜歡的科目、從事喜歡的工作。(陳立峰提供)
後港區國會議員陳立峰(50歲)有個六歲的女兒。他說,女兒性子比較強、好勝,脾氣也比較硬,有時令父母束手無策。“玩紙牌遊戲的時候,她輸了會發脾氣。我會教她‘不能這樣,否則以後沒有人要跟你玩,在社會上有贏有輸,不能什麽東西都輸不起’……除了學玩遊戲,這些也是她在人生道路上須明白的一些道理。”
梁文輝:讓孩子通過名著了解中國曆史
梁文輝搜羅了多個不同版本的《三國演義》讓孩子翻閱。(嚴宣融攝)
新加坡前進黨非選區議員梁文輝(62歲)育有一子二女,孩子三五歲的時候,他就給他們講《三國演義》的故事,通過名著讓孩子了解中國曆史文化。“他們在外頭受到西方文化的影響很大,所以我盡量讓孩子在家裏接觸華文和華族文化。”
梁文輝的這個教子策略來自于他的父親。“我父親是一名商販,平時工作非常辛苦,但回家以後我們一家人就會齊聚在僅有的一間房裏面聽他講故事,有曆史故事,也有西遊、水浒、三國等,我和弟妹們的華文都打下了不錯的基礎。”
費紹爾博士:與孩子‘慶祝失敗’獎勵孩子付出努力
費紹爾博士多年前在家中與兒子紮法爾的合影。(費紹爾博士提供)
孩子在球場上失利或考試結果沒有達到預定目標時,許多家長或許會露出失望的神色,一些虎爸虎媽甚至可能會處罰孩子。不過,內政部兼國家發展部政務部長費紹爾博士(53歲)遇到這種情形卻會反其道而行,帶孩子出去慶祝一番,因爲他深信在追求目標時,“享受過程”的重要性。
費紹爾說,他帶孩子出去慶祝“失敗”,主要是獎勵他們付出的努力,以及向他們傳達不要過分強調結果,而是要找到自己成長契機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