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月1日08:00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確診11821例,死亡259例。
1月29日(本周三),港股市場先于A股開門接客,然而受肺炎疫情等因素影響,在本周的3個交易日內,恒指已跌破27000點,三日累計下跌5.86%。
理財不二牛(ID:buerniu5188)注意到,受此次疫情影響亞太股市整體表現萎靡。Wind數據顯示,截至1月31日,日經225指數本周收跌2.61%,韓國KOSDAQ綜合指數本周收跌6.29%。
圖片來源:Wind
春節假期前,公募基金四季報才披露完畢,去年四季度末公募重倉的港股近來表現如何?就目前的情況來看,港股和外圍市場當前投資價值如何呢?
恒指連跌三日公募重倉港股普跌
這個春節,爲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全國采取了居家隔離、延長春節假期等防控措施。受此影響,A股市場的開市時間從1月31日推遲至2月3日。對此,基金公司等金融機構發布各類交易業務時間調整公告,部分新發基金甚至取消了原定的募集計劃。與此同時,很多投資者就將目標投向了港股市場。然而,港股市場節後的走勢並不太樂觀。
從指數來看,截至1月31日,恒生指數收盤跌0.52%,報26312.63點,本周3個交易日下跌5.86%;恒生國企指數收跌0.82%,本周跌去近7%;恒生紅籌股指數收跌0.71%,本周跌逾7%。而從行業來看,12個恒生綜合行業指數無一收正,周跌幅最輕的恒生公用事業,本周3個交易日也下跌了4.47%。雖然個股方面,也有蓮和醫療(近5個交易日漲幅爲111.11%)、中國醫療(近5個交易日漲幅爲1607.96%)等暴漲的個股,但大多都是一些仙股。
有業內人士表示,這些醫藥個股暴漲,背後除了本身確實和防治疫情有關外,也和其市值較小有關。“小市值容易炒起來,但很多百億市值的醫藥股還是以跌爲主。”
在這樣的背景下,去年四季度公募基金重倉的港股普跌也就不足爲奇。Wind顯示,共有198只港股現身公募基金四季報的前十大重倉股。而截至1月31日,這198只個股本周平均下跌7.18%,除新東方在線、金斯瑞生物科技、山東黃金和海底撈外,其余194只個股均有不同程度下跌,其中跌幅最大的丘钛科技本周下跌14.81%。而在本周上漲的4只個股中,新東方在線本周上漲7.3%、金斯瑞生物科技本周上漲2.5%、山東黃金本周上漲2.05%、海底撈本周上漲1.01%。
牛妹注意到,公募基金去年四季度重倉持股市值最大的10只港股本周紛紛下跌。其中,跌幅最大的是信義光能,3個交易日下跌9.39%;跌幅較小的是美團點評-W,下跌2.93%。
節前預判或受影響市場走勢還需進一步觀察
其實不止港股市場,近期全球多個市場都表現出較爲低迷的走勢。有專業投資人士認爲,疫情對主要爆發地市場的沖擊普遍要大于全球其他市場,A股和港股受影響明顯。而也有人士認爲,基于疫情當前的發展,年前對2020年全球市場做出的一些預判可能需要修正。
基于港股的估值已經處于曆史較低水平,節前有部分基金經理表示看好並推薦港股ETF。那麽,現在大家對港股市場如何看呢?
有投資人士認爲,目前港股跌勢最猛的時段應該已經結束,基于估值低的邏輯判斷,依然看好港股機會。但也有基金經理表示,“現在雖然(港股)便宜是便宜,但便宜只是一個條件,投資與否不只是看估值,還有基本面等方面的因素要權衡。現在投資者風險偏好整體都在下降,港股受基本面影響也比較大,肯定會被砸出來,砸出來肯定會有資金去配,但是持有半年是否會賺錢,這個說不好。”
前海開源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認爲,此次疫情對于港股和外圍市場的影響非常明顯。“我們看到在春節期間,港股和外圍市場出現了比較大的下跌。這一方面是對疫情的擔憂,另一方面也是國際局勢緊張帶來的擔憂。因爲現在中國經濟已經是僅次于美國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是世界上140多國家的第一大貿易夥伴,所以中國經濟對全球經濟的影響是比較大的。”同時,他認爲疫情的影響是短期的,並且根據對SARS以及前幾年豬流感的影響來看,在疫情發生之後三周,市場先跌後漲,出現了較好的反彈。在操作上,他建議,“要觀察下周一的市場狀況,等大量股票跌停打開的時候,可能就是市場的底部了,就可以抄底一些優質股票了。”
就全球市場而言,某公募基金國際投資部基金經理表示,受疫情影響,現在全球經濟走向變得不甚明朗。“從節前券商和很多經濟學家對經濟的預測來看,相比于2019年,2020年全球經濟會有一個邊際改善,而這次疫情是否會影響全球的經濟複蘇、如果影響程度又會有多深,都需要根據此次事態發展進一步判斷。”他表示,這是一個事態啓動型的發展,現在事件本身還有幾項關鍵信息沒有明確,並不知道會不會有一些超預期的情況出現。在疫情還沒有看到明顯拐點的情況下,對市場的影響做出判斷還爲時過早。
中原證券策略分析師楊振宇認爲,疫情已經動搖了全球原油市場的信心,對出行需求、節日集會、消費均會産生較大影響。2003年SARS曾使得石油需求下降26萬桶/日,本次疫情繼續發展或會引起新一輪對全球石油需求的擔憂。此外,他認爲,債券、國債期貨和黃金等資産或將迎來機會。
每經記者 聶虹 每經編輯 肖芮冬
本文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