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抗疫戰三大領軍人物之一,財政部長黃循財于星期一(7月26日)在國會中發表的講話,給“高警戒解封第二階段”作了戰情評估,字裏行間釋放了幾點積極信息。
到了下周,高警戒的限制措施可能有些放寬。現在我國的接種疫苗大隊“下鄉”到一些組屋區樓下,給年長人士更大的方便,讓他們盡快加入接種行列。
9月到來時,接種的百分比若達到八成,新加坡人有希望從家中的儲藏室拿出塵封的行李箱,再次整裝出發走上旅途。
今天政府不再說什麽“航空泡泡”了,說的是“旅行走廊”,聽起來比較吉利一點。
旅遊回國後可能只須在家接受七天的“居家通知”,甚至還可以更嚴謹的檢測取代。
開放邊境的日子,新加坡人盼到脖子都酸了,哪些國家會跟新加坡合力經營“旅行走廊”呢?
邊境初開放,急著出國的人可去的目的地選擇可能不多。周圍的鄰國,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疫情緊繃,恐怕短期內上不了我們的“旅行走廊”名單。
未接種疫苗的人也有望出國,回國後則必須遵守居家通知的規定,在家“好自爲之”一段日子。問題是,別個國家或地區能夠放心地接受未接種疫苗的新加坡旅客嗎?
所以,說來說去,還是要鼓勵國人接種疫苗,即使出得了國,體內沒有疫苗防身的人,還是要看別人的臉色,乖乖接受差別對待。
最近,澳大利亞、法國、意大利和希臘都相繼發生民衆走上街頭抗議政府差別對待未接種疫苗者,並暴發警民沖突。
此外,英國民衆爲避免因曾跟確診者接觸而遭受隔離,把心一橫,刪除追蹤接觸史手機應用,這可能在全國形成風氣,追蹤應用將形同虛設。
西方人把個人自由放在集體的健康與安全之上,似乎只會發生在西方社會。這樣的事情會發生在新加坡嗎?
新加坡爲了鼓勵國人接種疫苗,雖沒有采取物質獎勵的措施,卻爲他們提供一些出席大型活動的方便,沒有接種疫苗者須要接受臨場的檢測,那些鼻腔怕癢怕痛的人,拭子檢測是一個難關。
接種科興疫苗的人也被差別對待,不算在接種疫苗的人數內,因此他們的待遇跟沒有接種疫苗者差不了多少。但這無法沖淡滅活疫苗支持者的熱情,目前打了一劑科興疫苗的人數已超過7萬人,看樣子,20萬劑疫苗就快供不應求。
政府的抗疫策略一直在調整中。總體方向是,且把全球冠病大流行“變成”地方性流感,“差別對待”將是新常態下的最常態。
被差別對待的人,即使“條氣不順”,也別想可以像西方人一樣高舉自由的牌子上街示威,新加坡政府“不吃這一套”。
政府也知道愛旅行的新加坡人已經憋不住了,再繼續呆在這個小島國上,很多人心理會憋出毛病。“國內遊”名堂再多,也無法取代提著行李箱飛行出國的感覺。
以開放旅遊爲餌,提高疫苗接種率,是否比給任何物質和金錢更有效,還得看政府做好什麽安全鋪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