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進入8月,正當大多數的全球民衆,都把目光焦點聚焦在逐步進入下半程的東京奧運,但國際局勢的暗潮洶湧,卻未曾受奧運影響而有所停滯。
這不,美國又拿東南亞國家,耍起心思來了。
本月初,美國副總統哈裏斯先後對越南和新加坡展開訪問,而美國國務卿布林肯也于當地時間8月3日,宣布啓動與印度尼西亞的“戰略對話”。
而訪問的內容,無非還是那幾樣老掉牙的議題:南海、新冠疫情、氣候危機、雙邊貿易和經濟關系等。但這些議題對美國同東南亞國家拉近關系,其實並無多少實質意義上的幫助。
第一、新冠疫情的威脅困擾全球,而美國現在仍是新冠疫情最嚴重的國家之一。就在3天前,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公布數據顯示,美國日增新冠確診病例超過10萬,已創自2月7日以來新高。這一日增10萬的現象,還是建立在美國號稱已大面積接種新冠疫苗的基礎上出現的。
換句話說,美國目前的群體免疫政策是有些失敗的。但在同印尼進行洽談時,美國卻稱要繼續向印尼捐贈疫苗,然而印尼目前日增病例在5萬左右,因此從深現疫情荼毒的事實而言,美國與印尼在新冠疫情的議題交流上,其實得不到什麽質的突破,也更遑論從新冠疫情的“病友交流”,能拉近兩國之間的關系。
第二,氣候危機、雙邊貿易等較爲柔性的經濟關系議題,則更趨近是泛泛而談的程度。且不說在過去,在地理位置的先天優勢下,東南亞同中國的貿易關系就已遠遠超越美國,自2020年以來,中國同東南亞的經濟關系不僅沒有漸行疏遠,反而還愈發緊密相連。
據中國海關總署于2021年年初發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東盟超過歐盟,躍升爲中國最大貨物貿易夥伴,這是東盟繼2019年超過美國成爲中國第二大貿易夥伴後實現的又一突破。中國則連續12年保持東盟第一大貿易夥伴的地位。甚至在新冠疫情全球肆虐的環境下,中國——東盟的貿易成績單還迎難而上,同比增長了7%。
試問,在這樣亮眼的數據面前,美國拿什麽跟中國比?就憑隨口打打經濟貿易的嘴皮子,跟東南亞的經濟關聯就會變強麽?若這一方法有效,東南亞國家也不會用事實說話,反而致力于持續加強同中國的經濟關系了。
第三,美國在南海議題其實已無更多話語權,同東南亞國家商討這一議題只會浪費時間。出于狼子野心的戰略目的,美國海軍在南海附近一直保持所謂的自由航行的行動模式,然而這些行動不但根本不可能撼動中國捍衛自身國家主權的決心,反倒只會更加凸顯美軍的所謂“自由航行”純粹是在浪費油錢罷了。畢竟,美軍來了又如何呢?中國在南海的捍衛主權行動依舊照常進行,完全不會因美軍的惡意幹擾而有所退縮。
那麽在這樣的環境下,試問美國揪著南海議題同東南亞國家談天說地,是真的想要幫東南亞國家弄回所謂的“主權領海”,還是只是想單方面的爲拉攏東南亞國家圍堵中國,而找的一個自以爲“恰如其分”的借口呢?答案顯然是後者。
想當然的是,東南亞國家並不傻,也並不會上了美國試圖戰略圍堵中國的當。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就看得透徹,他在本月3日的阿斯彭安全會議上就警告美國,不要積極挑戰中國,並指出華盛頓越來越強硬的觀點可能非常危險。
李顯龍坦言,他不知道美國是否意識到,如果他們決定中國是一個敵人,他們將面對一個多麽強大的對手……美國應努力與中國接觸以避免沖突,這樣的舉動是至關重要的,若非如此的話,這對雙方和世界而言,都會是災難性的結果。李顯龍也最後強調,美國的許多朋友和盟友,仍然希望保持與中美兩個大國的廣泛聯系,因此沖突不會産生好的結果。
誠然,李顯龍的觀點,其實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美國方面若仍秉持著狹隘的所謂“新冷戰”思維,那麽世界局勢便只會在美國的肆意妄爲下,朝向更爲不穩定與不可控的方向發展。
身爲全球最具影響力的國家之一,美國應當負起責任,哪怕不爲自己,也應爲了那些盟友和其他國家,冷靜下來認真思考同中國的關系應當如何改善。只有美國主動放下成見,與中國攜手合作並肩通行,美國才能稱爲名副其實的負責任大國,也才能真正地爲國際社會造福,並促進全球格局向著繁榮與穩定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