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不容易哄睡了,一放下就醒,就算放下了,大人一下床或是離開房間寶寶馬上就醒來。”
“一點點動靜,翻個身,還是輕輕的關門,說話都會吵醒寶寶。”
這些狀況在一歲以前(尤其小月齡)的寶寶是很常見的情況,只要一點點聲音就可能會吵醒寶寶。大人每天處于焦慮中,生怕一點點聲音就會吵醒寶寶。走路踮著腳尖走,關門輕輕關,說話都不敢正常說話,手機永遠是關靜音的,連震動都會吵醒寶寶。
而這樣的情況只能熬嗎?其實除了讓寶寶慢慢自己習慣生活環境,也是有方法能改善這樣的問題的。
爲什麽寶寶容易醒?
每個人的喚醒機制都不太一樣,也就是在睡眠中會被喚醒的情況並不完全取決于音量,寶寶也是一樣。有時候外面嘈雜的說話聲並不會被吵醒,而自己的手機響了,即使很小聲也可能被喚醒。當父母的很多也能體會,什麽聲音都吵不醒,而孩子一點點動靜跟哭聲馬上就會醒來。
寶寶在媽媽的肚子裏,並不是安靜沒有聲音的,而是處于類似水流聲“噓~噓~”的環境內。並且隨著媽媽的生活,可以聽到媽媽說話還有外界的聲音,當寶寶出生後,環境的聲音突然變化會讓寶寶比較沒有安全感。這個也就是爲什麽噓拍法或是噓聲對于小月齡的寶寶有很好的安撫作用。
寶爸寶媽們應該也能發現,有時候自己翻個身一下床寶寶馬上就醒,而打呼聲再大聲寶寶也睡得很好。每個寶寶對于聲音的敏感度都不同,要觀察是什麽聲音引起的覺醒才好解決問題。
另外之前也有提到關于哄睡放不下,環境的變化問題。寶寶在睡著的時候跟醒來的時候環境並不一樣,使得寶寶警惕而醒來。一般哄睡的時候是抱著的,或是搖著的,而放下在床上睡的時候是沒有抱跟搖的,所以當有一點聲音,或是一個睡眠周期結束轉換到淺睡眠的時候,就容易被喚醒,再發現環境變化而完全清醒。
嘗試降低喚醒敏感度
首先要找出較容易吵醒寶寶的聲音,注意什麽聲音出現的時候寶寶會醒。比如翻身的時候床響了,還是關門聲音響,手機震動聲,又或是外面的喇叭聲。找出敏感的聲音之後,可以嘗試在清醒時主動制造聲音,並不斷重複來讓寶寶習慣,從而降低對這個聲音的敏感度。比如翻身的時候床響會吵醒寶寶,那在清醒的時候每天抽出一些時間,陪寶寶在床上,翻身讓寶寶習慣床發出的聲音。
有些情況也有可能讓寶寶提高對某些喚醒聲音的敏感度,比如關門聲,每當寶寶聽到關門聲之後醒來,發現大人不在周圍,自己一個人待在房間,就會對關門的聲音非常敏感,即使關門再輕都有可能喚醒寶寶。這個情況也容易出現在6個月以上有出現分離焦慮的寶寶身上,一樣可以通過主動制造聲音來降低敏感度。在這種情況下可以在寶寶清醒時,嘗試開關門,但是大人不離開來告訴寶寶“關門並不代表爸爸媽媽就不在了”,並且盡量避免在寶寶睡著後制造出關門聲(大人要離開房間的情況)。
對于外界不可控制的噪音,只能透過提高隔音門窗來降低音量跟時間讓寶寶慢慢習慣聲音。現在大多住在小區的,人口密集度高,很難控制鄰居完全不制造噪音,如果又遇上不好的鄰居的就真的只能熬,熬到寶寶習慣了。
白噪音的魔力
仿子宮環境
白噪音對3個月前的寶寶有較好的安撫能力,播放風聲或雨聲等白噪音模仿子宮內的環境可以給寶寶安全感。隨著寶寶慢慢適應外界的環境,白噪音的效果會慢慢降低,不過對小月齡,特別敏感,特別容易醒的寶寶有很好的效果。
抵消噪音的影響
白噪音也可以抵消一些噪音的影響。尤其寶寶對某些很小聲的聲音敏感的,能直接覆蓋過這些弱小的聲音。
保持一致的睡眠環境
抱睡的寶寶容易在放下後醒來是因爲睡眠環境變化了,睡著的時候是抱著並且搖著的,而醒來的時候卻是靜止地躺在床上的。白噪音可以讓寶寶通過聲音確認睡眠的環境一致,寶寶更容易接覺。
白噪音對很多睡眠淺的寶寶有確實很好的效果,而且立竿見影,但是長期播放白噪音也容易造成過度依賴,在寶寶睡眠慢慢的改善後,最好是能慢慢地降低音量到移除白噪音的使用。
分離焦慮引發的小覺短或睡著後短時間醒來
有一些寶寶會有這樣的情況,晚上是天使寶寶,一覺到天亮,而白天卻是一覺半小時,哭著醒來,尤其到傍晚由于白天睡眠一直不夠就開始比較鬧人,也會出現在已經能很好的自主入睡的寶寶身上。也有寶寶在晚上入睡後很快的又醒來,直到晚上父母一起睡後才睡得安穩。
出現這樣的情況有些很明顯的原因是因爲醒來後發現獨自在房間害怕,只有在大人陪著入睡的時候才能持續睡眠。畢竟大人睡眠比較少,或有家務要忙,也不一定能完全陪著孩子睡,長期下來寶寶在特定時間就會比較警惕也容易醒。如果常常在特定時間出現這樣的狀況,可以嘗試陪著睡一段時間,讓寶寶知道醒來後爸爸媽媽也是在身邊的,並且嘗試哄睡幫孩子接覺,可以慢慢的解決這樣的狀況。
Joe爸爸的碎碎念
我家這位就是對撞擊聲(搬東西碰到地板的聲音,敲地板牆壁的聲音等)特別敏感,又遇到某位鄰居每天晚上11-1點就是各種碰撞聲,業主群因爲這些事情也吵過很多次,不止影響到我們家而已,到一歲才慢慢的習慣比較少醒來(真的很大聲)。現在很多住在小區的很難完全避免噪音,遇上了真的很無奈的就只能熬而已。
本文由夏天與喬原創,專注嬰兒睡眠引導,也分享科學育兒及親密育兒。如果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收藏或轉發分享給更多人,有任何問題咨詢及交流歡迎私信。
內容圖片來自網路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