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數據顯示,感染德爾塔冠病毒株的確診者,不論是否已接種疫苗,呼吸道分泌物都含有大量病毒,甚至比最初發現的野生型冠病毒株高出千倍。
國家傳染病中心主任梁玉心教授昨天答複《聯合早報》詢問時透露,這與國外通報的數據一致。
梁玉心指出,在沒有高警戒解封第二階段等防疫限制下,病毒基本傳染數(Basic Reproduction Number,簡稱R0)估計爲5,意味著每名確診者可傳染五個人。
建模顯示,要減少德爾塔毒株傳播,民衆繼續戴口罩是必要的。(海峽時報檔案照)
要減少德爾塔毒株傳播 民衆繼續戴口罩是必要
她進一步解釋,不論是哪種毒株,病毒的傳播途徑基本相似,但呼吸道分泌物中的病毒量可擴大所有途徑的傳播。“含大量病毒的飛沫可擴大氣溶膠(aerosol)傳播、人與人的接觸傳播,以及人與物體和環境的接觸傳播。”
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早前以兩種情況進行建模。最早在英國發現的阿爾法毒株(Alpha,原稱B117)R0值爲2.5,即每名確診者可傳染2.5人;德爾塔毒株的R0值則是5。
建模顯示,要減少德爾塔毒株傳播,民衆繼續戴口罩是必要的。梁玉心說:“這也是新加坡一直在做的,要應對德爾塔毒株,就必須持續下去。”
根據美國CDC的一份內部簡報,德爾塔毒株的R0值可達8至9,與麻疹和水痘的傳播率相近,是目前“最容易傳播的病毒之一”。野生型(wild-type)冠病毒株的R0值爲2,相當于一般感冒。
已接種者染疫概率降三倍 患上重症概率則降低10倍
簡報也指出,比起未接種疫苗者,已接種者的染疫概率降低三倍,患上重症的概率則降低10倍,因此接種疫苗仍然比較安全。
國家傳染病中心6月發表的預印本(pre-print)研究也顯示,比起野生型毒株,感染德爾塔毒株的未接種者患上重症和需輸氧的比率更高。
這項本地研究發現,去年12月至今年5月感染“須關切變種毒株”的838名確診者中,感染德爾塔毒株者檢測的循環阈值(cycle threshold,簡稱Ct值)明顯較低,意味著病毒載量較高,病毒脫落的時間也更長,有可能導致傳播力更強。
國家傳染病中心極力呼籲染疫風險高的群體盡快接種疫苗。
記者:劉智澎
如何優先看到“新加坡魚尾文”內容?從“訂閱號消息”點擊“新加坡魚尾文”進入我們的公衆號點擊右上方按鈕將“新加坡魚尾文”設爲星標⭐ 新加坡魚尾文已開通視頻號用微信掃一掃 關注新加坡魚尾文
一只愛生活、文藝範的小魚尾獅帶你了解新加坡原汁原味的風土人情領略小島深處那些鮮爲人知的文化魅力~ 新加坡《聯合早報》旗下産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