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加坡擁有國大醫學碩士學位和中國西醫學士學位的中醫師張磊,是對新加坡華文教育事業做出巨大貢獻的教育家、書法家張瘦石先生之孫,曾在2010年第二期《源》雜志做過特別專訪。今年5月正好是張磊從中國到新加坡,落地生根30年。他的人生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2021年3月9日,張磊醫師在診所前(孫寬攝)
祖父托夢 情定南洋
張磊從未見過祖父張瘦石,他是吃祖父從新加坡寄來的奶粉長大的。在中國資源尚且匮乏的六十年代,他從小就潤澤于祖父厚愛的海洋。在他心目中,祖父是慈愛而神秘的。1988年,張磊在中國天津醫科大學醫學系畢業後,正在美國紐約州立大學做訪問學者的父親,已幫他辦好了去美國留學的所有手續,但申請簽證時,卻被拒簽。
張瘦石 Chan San Sheh
(1898 -1969)
書法家
祖籍江蘇省嘉定縣(今屬上海市嘉慶縣)。曾任教于中正中學,後轉任南洋大學中文系教授。著有《中國文學流變史綱》《文化概論講話》。
去美留學多番努力都無果,他正在一籌莫展之際,祖父給他托了一個夢,夢境至今異常清晰。祖父的樣貌就像照片上一樣鮮活而親切,他跟張磊說:“張磊,來新加坡吧!免得將來沒有後人爲我掃墓。”
1991年張磊作爲較早來新加坡國立大學留學的中國留學生,獲得新加坡國立大學醫學院獎學金攻讀碩士學位,來新後與祖母胡雲華同住。祖母早年畢業于南京國術學院,南來曾任教于福建會館屬下的崇福學校、道南小學,退休後傳授吳氏太極拳。其學生林玉英與奶奶同住在一條街,暗暗爲女兒相中了張磊,千裏姻緣一線牽。1993年,在國大碩士畢業的張磊,與澳洲墨爾本大學畢業歸來的會計師、林玉英的女兒黃麗菁喜結連理。張磊夫婦婚後一直與嶽母一家同住。
30年後,張磊擁有一個八口之家——90歲高齡的父親、一直幫他照顧老少三代的嶽母、4個乖巧的孩子、緣定終生的夫妻倆。三代人,三個家庭,同一屋檐下,和諧溫馨,其樂融融的大家庭。張磊非常感恩嶽母和妻子爲這個大家庭無私地付出,他也30年如一日,星期天只在家陪伴家人。3個女兒以先祖爲榜樣,從道南小學、中正中學到南洋理工大學,都已學業有成踏入社會。大女兒傳承父業,南大中醫系畢業後,成爲中醫師。今年9歲的兒子也就讀于祖母任教過、姐姐們都讀過的道南小學。
2021年春節全家福
中西結合 服務人生
張磊國大碩士畢業後,在新加坡中央醫院腫瘤內科從事癌症的臨床研究。在中央醫院工作期間,他受到來自中國科學院腫瘤醫院、世界衛生組織腫瘤部顧問、中西醫結合臨床腫瘤專家孫豔教授及其團隊影響,對中西醫結合治療癌症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後被政府成立的第一間針灸研究診所,選爲針灸研究所研究員。專家教授雲集,中醫臨床學習如虎添翼。張磊迅速進入狀態,轉入中醫領域。
4年後,張磊開創自己的中醫診所“新中醫”——新理念的中醫。診所開業得到祖父學生們的大力支持。本地各大媒體廣泛報道張磊這位西醫出身的中醫師,在本地多數傳統中醫的診所中獨樹一幟。引起本地大衆關注的,除好奇這位中醫如何將中西醫的優勢結合外,也好奇瘦石先生的孫子到底是誰?張磊不否認他很有名人之孫的榮譽感,然而,他更有強烈的責任感。
30年前,許多人還不了解什麽是中西醫結合的新中醫。張磊把中西理論、治療方法結合起來,獨創了屬于自己的,切實可行的理論、方法,甚至改變了許多人固化的思維方式。比如,張磊對中醫的“氣”,有更貼切的理解,他認爲中醫的精華,完全在于了解什麽是“氣”。就像西醫用電生理學來解釋一切一樣,西醫認爲細胞是帶電的,所有的生理活動都是電的活動。更深入具體下去,就可以通過心電圖、腦電圖、肌電圖等呈現出來。這就是西醫的電生理,張磊將它應用在中醫的“氣”的解釋。“氣”的本質就是電、磁場、電磁波的運作。人體的電路圖,就是我們常說的奇經八脈。因此中西醫並不對立,而是相通的多元互補。
中醫就是中華文化幾千年的根,一般人不理解不要緊,如果不充分利用,未免太可惜。“老祖宗的根,我們怎麽能丟呢?”張磊經常遇到一些人對他的理念及做法不認同,不理解。多數人因爲不了解中醫而排斥中醫,他的宣傳就是要告訴人們什麽是中醫。他說:“人們想要用幾百年曆史的西醫,去解釋幾千年曆史的中醫,那是不可能的。中醫你可以不懂,但不利用就太可惜了。”
中醫的思想是哲學的。張磊在辨證論治、同病異治、異病同治方面,把西學致力于中醫臨床。他認爲中醫是辨“證”,而不是辨“病”,根據病人的表現和症狀,確定治療方案和用藥原則,因人、因病、因證不同而用藥不同。他善于靈活對待每一個不同的病人,是許多病人的心理醫生。一些病人愁眉苦臉來看大夫,藥都還沒吃,就高高興興地回家了,病已好了一半,基本上都來自于病人對醫生的信任。絕不循規蹈矩,百無禁忌,該用中醫用中醫,該用西醫用西醫,該中西醫結合就中西醫結合。因人而異,給足病人信心,才能天人合一,藥到病除。
張磊始終堅持以星雲大師題寫的“服務人生”做爲人生信念。以此激勵自己走過無數風雨,走出事業低谷。
隨緣聽命 回饋社會
張磊30年的學醫、行醫生涯也不都一帆風順。他收獲過許多贊譽,也受到過打擊與诋毀。他始終堅守“服務人生”與“隨緣”的信念,不斷克服自身的局限,平和面對他人的誤解。作爲媒體寵兒的張磊,也經曆過欲望膨脹期。他開設兩間診所時,病人甯可舍近求遠,只看張磊醫師。不了解張磊的人認爲他通過媒體宣傳,擴大經營;以“瘦石之孫”的名人效應,推銷中醫養生藥物。他禅悟“隨緣”的含義,當機立斷關掉了一間診所。有一段時間,張磊拒絕參加任何社交活動,包括堅持了多年的健康公益廣播。
2018年5月參加由中國國僑辦主辦的中醫培訓班後,張磊接受FM95.8城市頻道采訪,談癌症治療的最新進展
張磊爲第八播道電視節目《小毛病大問題》常駐嘉賓
張磊醫師在本地出版的《張磊醫師剪報》
一位病患來到診所,探望他:“張醫師,你還好吧?這些年,聽你的健康養生廣播已成爲我生活的一部分,你爲什麽不講了?”
這就是張磊的影響力,他考慮再三,又重新回到電台,繼續完成自己的使命。
張磊對自己堅持中醫理論十分有信心,他慢慢看到自己的努力開始有收獲。普通民衆對中醫的認知程度在逐年提高,對健康生活理念及養生之道逐漸接納。一些健康飲食習慣正在慢慢形成,並積極地改變著人們的生活。他不僅幫助病患少走彎路、減輕痛苦、征服病魔、早日康複,還從理念上根本改變了本地人的就醫心理。他不限制病人的特殊要求,不固化自己的思維模式,重視癌症病人的臨終關懷。
比如中醫普遍認爲華人的胃不太適合吃西餐,所有病人都必須戒除煙酒等。張磊對待病人的態度是溫和而中庸的。他認爲只要自己的腸胃能接受的都好,沒有什麽是完全不能吃的。他把中醫的“上醫治未病”理念滲透在平日養生中,把環境、人體和疾病合爲一體,綜合調養治療。世界萬物都有其自身的循環系統,沒有絕對的,不宜過于極端化。有些病人得了肺癌,一般醫生都建議病人完全戒煙。如果有家人求他一定說服病人徹底戒煙,他只溫和地建議:“適當少抽些。”爲什麽不勸病人完全戒掉?長期吸煙的病人,若突然戒掉,病人遭受的痛苦更多,危害更大。
在一個文明社會中,要對他人産生影響,除了自身的人格外,就是服務社會。張磊與自己的祖父相比,豐富了祖父留下文化遺産。他不遺余力地長年推廣中醫文化、中醫哲學,做大衆健康教育的傳播者,爲病人排憂解難。未來,張磊將留下大量中西合璧的健康理念與知識,他出版了兩本《張磊醫師剪報》,一本來自《聯合早報》、《聯合晚報》及《新明日報》,另一本來自《優1周》的專欄,全部免費贈閱。現在,他正在整理《健康報》的70余篇專題,准備出版第三本書回饋社會。張磊正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把一種嶄新的中醫哲學,深入到人們日常生活,潛移默化地改變人們的思維模式,影響著人們的生活。
作爲新移民,張磊一直服務于新移民社團和慈善團體,積極協助新移民融入本地社會。他是新移民社團新加坡天府會的現任署理會長。在天府會今年21周年頒獎典禮上,張磊醫師榮獲特別貢獻獎。除新移民社團,他也積極服務本地國際性的慈善組織獅子會15年。張磊先後做過獅子會會長、分區主席等,參與過多項社會服務,目前擔任新加坡獅子之友的獨立董事,堅持不懈地回饋社會。
2021年2月21日,新加坡天府會成立21周年慶典大會頒獎儀式,杜志強會長(左)見證,貿工部陳振聲部長(中)爲張磊頒發特別貢獻獎
(作者爲本刊特約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