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人回憶》是一部關于韓國80年代連環殺人案的懸疑片,作爲一部作品,它難以逾越,但換成現實卻難以接受。
在4月起,新加坡發生連環虐貓案,引發全民憤怒,從時代背景,事件經過,再到如今案件“成功”告破,和電影如出一轍。
特殊時代讓邪惡在身邊滋長
雨水滴答的夜,人迹罕至的路,邪惡在黑暗中滋長。
電影中,一襲紅衣的女子成爲冰冷的屍體,被遺棄在路邊的金色稻田,那本是人們最熟悉的勞作場地。
故事發生在韓國上世紀80年代的動蕩歲月,一起看似孤立殺人案,警察卻在調查中發現諸多案件的共性,結果被判定爲是一起連環殺人案。
現實中,新加坡從4月開始,居住在宏茂橋附近的人們發現,有社區貓(有人關愛的流浪貓)被人用刀砍傷,長度超過10cm的傷口,讓它們痛苦不堪。
受疫情影響的苦悶生活裏,與人親近的社區貓接二連三被砍傷,人們感到無比憤怒:“這是一場連環虐貓案。”
模仿作案成最大隱患
電影中,線索缺失嚴重,記者大肆報道,警力配備不足,讓案件調查過程曲折反複。案件看似一人所爲,但多個嫌疑人都有行凶可能,每個嫌疑人又不具備實施所有案件的條件,辦案者的耐心不斷被消磨。
是連環殺人案?還是多人模仿作案?警察反而成爲最迷失的一群人,面對持續不斷的殺人案無可奈何。
現實中,最初調查虐貓事件的是一群普通的愛貓者,他們在沒有監控記錄的情況下,只能依照流浪貓的傷情推斷是同一人所爲。
愛貓者們在網絡發布信息,召集人們組成巡邏隊,呼籲宏茂橋周邊的人們提供視頻證據,結果不但沒有震懾住行凶者,虐貓事件反而從宏茂橋擴散到其他地區。
原本只是社區貓受害,後來又發生了多起麝貓和鴿子被飛镖傷害的事件,最終愛心人士向警方和動物與獸醫事務組舉報,虐貓案調查才正式展開。
結案只是暫時的勝利
電影的結尾,警察們因爲證據不足,無奈放走了最可疑的嫌疑人。多年後,參與調查的警察回到案發地,無意間聽到嫌疑人的信息,他雙眼凝視,寓意罪犯永遠無法逃避法律嚴懲。
現實中,持續2個月之久的虐貓案終于告破了。6月8日,37歲的廖某被動物與獸醫事務組逮捕,他將面臨著多年刑期和高額罰款。這次正義戰勝邪惡,但是勝利往往短暫。
虐貓事件在新加坡不算新聞,2019年、2018年、2017年皆有類似案件發生。廖某被抓,不算起點,也不是終點。
時代的因素,生活的壓力,人與動物共存的矛盾,都可能刺激人們將積怨轉移到動物身上。
在嚴懲虐貓狂之後,也許及時疏導排解人們心中的怨恨,才能真正減少這種連環暴力事件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