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申一東海岸地鐵線第二階段本月28日開通後,搭地鐵到春葉站,就可走進美麗的春葉自然公園。這是一個與實裏達河共生並存,擁有曆史意義的地方,義順組屋新鎮有今天的發展規模,故事也得從這裏說起……
春葉自然公園因蜿蜒的實裏達河而美麗。
湯申路上段(Upper Thomson Road)是貫穿本島中部到北部的主幹道路,沿途可尋訪我國最早的三個蓄水池——麥裏芝蓄水池、貝雅士蓄水池及實裏達蓄水池;此外,還有溫莎自然公園和別名海南村的湯申自然公園;道路兩邊都是參天古木,尤其是過了與楊厝港路(Yio Chu Kang Rd)交界處後,一直到尾端銜接三巴旺路(Sembawang Rd)的一段,老樹枝桠交錯,形成綠蔭覆蓋的綠色拱廊,是島國一條美麗的道路。
湯申一東海岸(Thomson-East Coast Line,簡稱湯東線)地鐵線第二階段將于本月28日開通,六個地鐵站加利谷、湯申路上段、光明山、美華、倫多及春葉站中,春葉站(TE4)還能直達鮮爲人知的春葉自然公園(Springleaf Nature Park)。
實裏達河的水光波色
春葉自然公園門口擺著幾截漂流木,訴說實裏達河的故事。
耗資約800萬元打造的春葉自然公園,位于湯申路上段與三巴旺、義順路(Nee Soon Rd)與萬禮路(Mandai Rd)交界處的實裏達河北岸,面積6公頃,是中央集水區八個自然公園中最早(2014年11月3日)開放的。
春葉自然公園坐落在大路邊,路過時可能以爲這只是一條河道而錯過,仔細看不難發現老樹下的大門口擺著幾截漂流木,娓娓訴說這條河流牽引出一個美麗和有故事的公園。公園入口處不遠屹立著一棵受保護百年老樹,是春葉公園的地標,它枝葉茂密如一道天然屏障,引領遊人進入一個與世隔絕、天然渾成的世界。沿著河畔步道漫步,一邊聽聞百啭鳴叫的組曲,一邊欣賞水光波色,在清晨時光,水面清澈平靜如鏡,岸邊的樹林、天上的白雲倒映在河中,讓人情不自禁愛上實裏達河。
枝葉茂密的百年老樹有如一道天然屏障。
河岸步道的對岸,有原生態的灌木叢林,公園局在岸邊架起一座數米高觀鳥台,可觀賞到超過80個品種的留鳥與候鳥,如白胸翡翠、長尾鹦鹉,俗稱食蜂鳥的栗喉蜂虎等鳥類,運氣好的還能一睹魚鷹高踞樹梢的雄姿。觀鳥時間最好是在清晨鳥兒出外覓食,以及黃昏回巢的時段,不但可聽到鳥兒的啁啾聒噪,還可看到群鳥飛越日出朝陽和日落夕陽的美景。
在春葉自然公園發現的鳥類。
長長的河岸生長著成片白色野荷花,它們兀自綻放,有著清蓮的純潔與高雅,在最燦爛最美的時候,也是豔陽高照之時荷花將閉合休憩,所以要賞荷必須在中午之前。除了賞荷,河面岸邊不時冒出泡泡漣漪,仔細觀察,有時是巨蜥,有時是烏龜或魚群。步道另一邊的矮樹叢林,是花鳥蟲蝶的天堂,也有變色龍和松鼠出沒;有時出現一條幽靜小徑,可通往附近的小公園和私宅。這裏的兩個鄰裏小公園都歸屬爲河濱走道的延伸,濃蔭下的秋千、滑梯,還有健身設備,清晨常見居民前來鍛煉身體,炎炎午後有松鼠隨意躥躍。
自然公園的前世今生
從義順路橋上眺望實裏達河,景色有如歐洲鄉間綠野。
19世紀以前,實裏達河還是原始森林,渺無人煙之地。1811年,柔佛廖內王朝大臣天猛公移居新加坡時,許多南來的華人也跟著遷來,同姓同鄉互相接應,他們逐水而居,用水路沿著海岸繞道各個河口,再沿河而上開墾荒地,開辟甘蜜與胡椒種植園。甘蜜在當時的歐洲工業革命浪潮中,可作爲紡織和皮革的染色原料,極具經濟價值。
當時的土地管理權還是屬于天猛公,他把上岸建碼頭建聚落的地方叫“港腳”,擁有開發准證的叫“港主”,種植園所在地便按港主姓氏來命名,于是有了流傳至今的蔡厝港、林厝港和楊厝港,已經消逝的還有陳厝港、曾厝港、劉厝港及巫許港等甘蜜園遺址。
現在的春葉自然公園便是“曾厝港”所在地。根據1906年出版的“The Chinese Names of Streets and Places in Singapore”一書所述,曾厝港是當地華人對實裏達的代稱,而實裏達就是泛指北部地區的“三巴旺”和“義順”。當時的港主是廣東潮籍人曾亞六(Chan Ah Lek,1813-1873),他在1850年買下實裏達河支流44畝(約17公頃)土地開辟甘蜜園,只有35名“苦力”(員工),是當時最小的“港腳”。這個44畝的“港腳”,就是現在三巴旺路和萬禮路交界的地方。
其實更早以前或同個時期,這裏也聚居著原住民“海人”(Orang Laut),他們以舢板船爲家,沿著實裏達河沼澤捕魚及運載甘蜜,故此,這支海人又稱爲“實裏達人”(Orang Seletar)。曾亞六去世後,他的妻子曾英娘接管土地,直到1909年她將土地賣給林義順。
義順新鎮發展的雛形
南北線列車經過倫多道,下邊是實裏達河出口。
林義順是我國先賢人物,當時他在北部地區擁有6000畝園林,遍布實裏達、三巴旺、萬裏、蔡厝港、湯申、裕廊及柔佛州。他買下“曾厝港”後,因河水較淡,改名汫水港。當時由于化學工業染料漸漸取代了甘蜜,他也和其他園主一樣,將園地改爲種植橡膠和黃梨,建房屋村莊,取名“義順村”,並將這裏打造成運輸交通要道。他以每個月五毛錢象征性地租,提供免息貸款讓村民建造房屋,吸引了許多華人移民前來定居,爲種植園提供穩定的勞動力;當時殖民地政府對婦女移民政策放寬,他也鼓勵員工把中國家鄉的妻兒接過來,介紹同鄉過來,到這裏打拼紮根,隨著戶口日增,逐漸形成一個熱鬧的社區。
林義順平日多住市區,但他還是以“汫水港”的義順村作大本營,並在這裏建造湛華別墅,除了作爲度假休息,也作爲接待革命領袖的住所,特別是反袁世凱運動時南來的重要人士如汪精衛、胡漢民、李烈鈞、陳炯明、鄒魯、張繼等,都曾入住湛華別墅,共謀推翻袁世凱的行動。湛華別墅當時的名氣,與接待孫中山的晚晴園不相上下。
林義順一生熱心社會公益教育事業,最重要的是對我國鄉村開發有極大貢獻,戰前的英國殖民地政府將三巴旺地區辟爲義順村與忠邦村紀念他開發三巴旺的功績。在他和幾位先賢如陳嘉庚、林文慶等人的努力下,島國北部鄉村出現雜貨店和戲院等等,奠定開發北部地區的基礎。義順新鎮興建時,名稱便是從“義順村”衍生而來,曾經是“曾厝港”的春葉自然公園,自然可說是今日義順新鎮的發展源頭。
走出曆史的實裏達河
河水平靜如鏡,天上的白雲倒映河中。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英軍爲了有足夠的水源而開發實裏達上段蓄水池,至今湯申路上段的三大蓄水池依然身負提供水源的重任。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爲了保護中央集水區的水源免受汙染,周圍的村莊、養豬場和雞寮,都陸續拆除遷徙,曾厝港、義順村正式走入曆史。
今天,當我們走進春葉自然公園,依然感受濃濃鄉村氣息,沿著屹立的老樹入園,可看見分叉河道,右邊是蜿蜒而去的實裏達河,左邊是支流形成的小片沼澤地。據公園入口休息處的告示說明,這是本地最後一個淨水溪流沼澤地,早年是本地學者研究動植物與采集標本的地方。收集到的有專吃水蛭的三斑毛腹魚(Three-spot Gourami),分布于印度及東南亞的澤蛙(Field Frog),馬來閉殼龜(Malayan Box Terropin)及可食用的黃鳝( Asian Swamp Eel)。
此外,也有報道說這裏曾出現穿山甲和鳄魚,顯示我國在城市化發展的同時,也努力保留原生態自然景觀和物種,尤其是連接武吉知馬自然保護區後,形成整個占地163公頃的自然保護區,成爲島國的綠肺,讓花園城市也擁有森林城市的特色。
走出曆史的實裏達河,河水清澈映著岸邊的老樹、天上的白雲。沿著右邊河畔步行道,經過觀鳥台後義順路跨越河流,不妨走上這條幽靜的公路,從公路橋上眺望實裏達河,有如置身歐洲鄉間綠野。之後繼續向前走,一直到實裏達河在倫多道(Lentor Ave)高架公路和地鐵軌道下的出河口,可看到河口的過濾網,過了這裏河流彙入實裏達下段蓄水池,步道也繼續貫穿高架路底下的行人通道進入實裏達下段蓄水池公園,這條自然公園連道便正式進入義順新鎮。這時回頭望,實裏達河像一條臍帶,在春葉自然公園孕育了義順新鎮。
春葉地鐵站周邊美食多
即將運作的春葉地鐵站,共有三個出口,出口1和2剛好位于一排老店前。這裏過去是只有老饕才會摸上門的美食老店,隨著地鐵線的開通,必然吸引更多民衆到此品嘗美食。到春葉自然公園來的遊人也不愁沒地方吃喝和歇腳,這裏有遠近馳名,口味多樣化的印度煎餅專賣店Springleaf Prata Place;經營超過半個世紀的安邦釀豆腐,小店外貌不揚卻洋溢著客家原味手作傳統風味。其他美食包括肉骨茶、傳統鹵鴨、香港點心、泰式風味等,還有一家冷氣的Han’s Union,售賣咖啡烤面包、河粉小炒等便食。
湯申路上段是一條綠色拱廊。
文/攝影: 許月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