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馬華人在北京有個俱樂部——南洋俱樂部,這是東南亞華人在中國最早成立的華僑俱樂部,而且這個俱樂部的信托人不是百萬富翁,而是新馬知識分子。
南洋俱樂部前合影。大人前排左二爲吳赉熙,左五爲林宗揚,前排中間小孩爲吳炳琳,後排左五不戴眼鏡的女子爲林巧稚。(吳沙鴻提供)
新加坡有幾個具有百年以上曆史的華人俱樂部,包括怡和軒俱樂部、醉花林俱樂部、吾廬俱樂部等,這些都是富豪商賈所成立的聯誼會所,以前被俗稱爲“百萬富翁俱樂部”。但很少人注意到約百年前,新馬華人在北京有個俱樂部——南洋俱樂部,這是東南亞華人在中國最早成立的華僑俱樂部,而且這個俱樂部的信托人不是百萬富翁,而是新馬知識分子。
謝昌林出資興建
青年時的吳赉熙。(陳有利提供)
北京的南洋俱樂部成立于1920年代,確定年份待考證。它成立的目的,除了提供南洋華人一個聯誼活動的場所外,主要是讓南洋回國華僑、專業人士和學生,在北京有暫時落腳居住的地方。它坐落在北京東城區遂安伯胡同29號,地點適中,交通便利。
南洋俱樂部主樓是一棟三層高的中國式建築,長231英尺,寬74英尺,總共有大小臥房24間,房屋之四周有一個庭院,環境幽美。可惜這座四合院曆經市區重建,原建築和庭院現已不存在,只留下一張1933年衆人在俱樂部前的合影照片,彌足珍貴。
有一位馬來亞土生的名人梁宇臯(1888-1963),他的一生資曆豐富,曾是馬華公會的創黨人之一,也先後擔任過馬六甲州長和馬來亞政府的司法部長。梁宇臯是1908年英女王獎學金得主,在英國倫敦大學完成法律學位後,回到馬來亞怡保執業。
1933年他接受中國政府的聘請,到南京擔任要職。同年12月他和家眷到北京一遊,就住宿在南洋俱樂部。他寫信給馬來亞友人,介紹了南洋俱樂部的情況,贊譽俱樂部極爲寬敞適用,布置完善,服務特別周到,並“斷定馬來亞在北平有此俱樂部,大足以自豪,蓋此爲海外華僑在國內所組織之第一俱樂部”。
這座南洋俱樂部的大宅院是誰出資興建的呢?
原來它與一位富商及兩位土生華人知識分子有直接關系。出資興建的富商是謝昌林(1875-1948),他是第三代馬來亞華人,他的祖父從福建漳州府海澄縣石塘村(今廈門市海滄區)南來謀生,發迹後在馬來亞開枝散葉。到了父親謝文賢這一代已經是霹雳的富商和社會名流。謝昌林更在祖父和父親的基礎上大展宏圖,成爲著名礦家、橡膠樹種植家和社會改革運動的支持者。
伍連德建議建俱樂部
左爲伍連德夫婦,右爲林宗揚夫婦。(程光勝提供)
這位從來沒有到過中國的謝昌林,爲何會出資在中國興建南洋俱樂部會所呢?這就不得不提1896年英女王獎學金得主和國際知名的鼠疫鬥士伍連德(1879-1960)的關鍵角色了。
伍連德是影響謝昌林這個成功商人參與社會改革運動者。謝昌林雖然比伍連德年長四歲,但1903年伍連德從英國劍橋大學完成醫學博士學位課程後回馬,活躍于馬來亞社會改革運動,也影響了多位富商和華社領袖。例如,1904年8月,已經在吉隆坡創辦“雪蘭莪文學與辯論會”的伍連德到怡保作公開演講,謝昌林和錫礦大王胡子春及余仁生號東主余東旋等富商聽後深受感動,也展開籌辦霹雳的文學與辯論會。
此外,1907年3月伍連德等人在怡保舉辦3000人出席的馬來亞禁鴉片煙大會,謝昌林也積極參與,從這些事迹可以看出伍連德對謝昌林的影響。特別是1923年10月,已經擔任霹雳禁煙會主席的謝昌林,領銜2000多人具名向馬來聯邦政府請願,希望徹底禁煙。在這個請願書上,附上一封由伍連德具名的強力支持信。伍連德以他在國際上的高知名度爲謝昌林的禁煙請願背書,可見伍連德和謝昌林兩人的關系非常密切。
在伍連德的建議下,1927年謝昌林出資在北京購地興建南洋俱樂部會所。伍連德利用自己的人脈關系,勸說南洋富商在中國進行公益建設的例子並不罕見,其中一個爲人津津樂道的是他成功遊說富商胡文虎,獨資30萬元興建南京中央醫院,那是當時中國最現代化的醫院。1931年落成的這所醫院(現爲南京軍區南京總醫院)至今仍然有塊紀念匾額挂在醫院主樓外牆上,以感謝胡文虎慷慨資助。
問題是,謝昌林並沒有去中國,是誰來負責購地和監督南洋俱樂部的興建工程重任呢?照理說伍連德應該是最適合人選。伍連德在北京的確有個家,但因工作關系,1912年至1930年之間除了經常代表中國到世界各地參加會議外,大部分時間坐鎮哈爾濱的東三省防疫事務總處,督導防疫和研究工作。工作之余或出差之便,他才會抽空到北京陪伴夫人黃淑瓊。伍連德因此將北京購買地産建築南洋俱樂部之重任,交由同是英女王獎學金得主的學弟吳赉熙代辦。
吳赉熙任張作霖參謀
吳赉熙(1881-1951),祖籍廣東潮安,生于新加坡。他是萊佛士書院傑出畢業生,于1899年考獲英女王獎學金,也到伍連德的母校劍橋大學伊曼紐爾學院(Emmanuel College)學醫。吳赉熙比伍連德晚了三年來到劍橋大學,所以是伍連德的學弟。除了這些信息外,有關吳赉熙的資料很少,幸運的是吳赉熙在中國的孫女吳沙鴻女士,找到王赓武教授引介,聯絡上筆者,提供一些資料和那張南洋俱樂部的照片,讓筆者有線索探究更多吳赉熙的事迹。
原來1906年吳赉熙從劍橋大學畢業後,留在英國,但並沒有行醫,而是開設公司創業,成爲商貿經紀人。
1914年歐戰爆發前夕,吳赉熙搭乘火車經由西伯利亞來到中國東北。在哈爾濱受到學長伍連德的照顧,爲他鋪設在中國的人脈關系。吳赉熙後來先後擔任東北王張作霖的高級參謀和少帥張學良的顧問,也和伍連德的推薦有關。因爲伍連德在1922年受奉天督軍張作霖委托,于奉天(今沈陽)城東創建東北陸軍醫院,可見伍連德得到張作霖的信任。1927年張作霖入主北京主持北洋政府期間,吳赉熙被委任爲外交部顧問,還被派往南洋執行任務。
但吳赉熙在中國第一份正業,是擔任北京一份英文報刊的編輯。1919年5月,因巴黎和會引發五四運動,同樣活躍于歐美同學會的吳赉熙和伍連德等人,代表歐美同學會向駐北京的英國和美國等多國公使遞交請願書,由吳赉熙草擬的英文請願書提出三條要求,包括要求將德國前有之山東權利及日本在山東所有增加權利交還中國。
基金會有四信托人
吳赉熙後來的興趣和事業重心轉向藝術和文化,1921年在北京開設一家藝廊,成爲中國古代瓷器、字畫等文物藝術品的收藏家和鑒賞家。他和蘇州的徐仲卿女士成婚後,在北京趙堂子胡同購買一座四合院,將部分院屋拆除,改造成大花園,栽種從歐洲引進的月季(屬薔薇科,類似玫瑰),共栽培了200多品種和上千株的月季花。每當花開時節,吳家花園成爲名流墨客品茶賞花、聽琴談詩、議論國事的聚會場所,據說胡適、徐志摩、吳宓、趙元任、辜鴻銘、張學良、林語堂、淩叔華等名人都曾是這裏的賞花客。吳赉熙的二子吳炳琳曾回憶,小時候經常送月季鮮花給住在不遠處的伍連德夫人黃淑瓊,因爲可以換得一塊巧克力吃。
吳赉熙的花園宅院距離南洋俱樂部也不遠,要照顧俱樂部相當方便,所以南洋俱樂部建成後,吳赉熙受委爲司理人。1929年,爲了健全的管理和經營,出資人謝昌林設立一個基金,委任四位在中國已有事業成就的知識分子爲南洋俱樂部的信托人,其中最重要的當然是謝昌林最信任的好友伍連德和兼任司理的吳赉熙,另外兩人是伍連德推薦的晚輩,槟城出生的林宗揚(北京協和醫學院教務長)和新加坡出生的林可勝(林文慶之長子)。巧合的是,這四位都是醫學專業出身的新馬知識分子,除了吳赉熙轉到藝術文化領域發展外,其他三人都在中國的醫學、防疫和公共衛生事業做出重要的貢獻。
華僑長期免費住宿
從現有的資料,我們對南洋俱樂部所知有限,從零星的資料發現,這個俱樂部不只接待北上的南洋華人,連和南洋有關系的非華人來到北京,也有可能在南洋俱樂部受到接待。例如1934年,一位馬來亞英文報章《馬來郵報》的編輯部人員Francis Cooray,也曾在南洋俱樂部享受過一頓晚餐的招待。吳炳琳對這個他口中的“南洋華僑俱樂部”印象特別深刻,他記憶中俱樂部常有爲讀書或工作的華僑提供長期免費住宿,也接待來北京謀職或就學的閩、粵同鄉,包括來自廈門鼓浪嶼的林巧稚,她後來是北京協和醫院第一位中國籍婦産科主任,也是中國現代婦産科學的奠基人之一。更有趣的是,吳赉熙除了利用自己的社會關系爲歸僑找工作,也常請大家吃“沙爹”(南洋烤肉),使大家深感鄉誼之溫暖。
1943年日本侵占北京期間關閉了南洋俱樂部。有關北京南洋俱樂部的其他活動和事迹,尚值得大家繼續去探索。
文:黃賢強
如何優先看到“新加坡魚尾文”內容?從“訂閱號消息”點擊“新加坡魚尾文”進入我們的公衆號點擊右上方按鈕將“新加坡魚尾文”設爲星標⭐ 新加坡魚尾文已開通視頻號用微信掃一掃 關注新加坡魚尾文
一只愛生活、文藝範的小魚尾獅帶你了解新加坡原汁原味的風土人情領略小島深處那些鮮爲人知的文化魅力~ 新加坡《聯合早報》旗下産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