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報訊)本地單日新增冠病病例過千起,受訪專家認爲這在意料之中,並預計感染人數近期內還會繼續攀升。不過,一旦一定的人口數量感染了冠病,增幅將放緩,我國也能進一步邁向與冠病共存的日子。
新加坡國立大學蘇瑞福公共衛生學院副院長(全球衛生)許勵揚副教授受《聯合早報》詢問時指出,衛生部長王乙康早前已在記者會上間接提到新增病例可能會在下來幾周到幾個月內增至3000多起,但無症狀或輕症病患自行檢測後無須通報當局,也意味著官方數據未來不能准確反映真正的感染人數。
“以高疫苗接種率的國家如丹麥爲例,一旦一定的人口染疫後康複,所産生的自然免疫可進一步增強通過疫苗或先前感染帶來的免疫力,確診冠病人數也會開始減少。除非出現新變種病珠,可避開疫苗或先前感染所産生的免疫,否則染病人數將逐漸穩定,如其他地方性流行病。”
國大蘇瑞福公共衛生學院院長張毅穎教授則認爲,近期發現越來越多新增病例,除了因有更多人在公共場所活動以致受感染,另一方面也基于公衆和雇主也開始采用抗原快速檢測(ART)來測冠病。一些快速檢測呈陽性的人可能須接受聚合酶鏈式反應(PCR)檢測,因此計入官方數據中。
但考慮到我國約10人當中就有八人已完成疫苗接種,而絕大部分的感染病患其實無症狀或只出現輕微症狀,張毅穎認爲這不會對本地醫療體系造成太大問題。
“目前這個總病例的數據對評估本地疫情的嚴重性已不相關,重要的是,我們應留意醫院內的情況並制定相關政策。”
蘇瑞福公共衛生學院的全球衛生方案主任林方源副教授指出,下來幾天至幾周,減緩重症病例及維護醫療體系的能力是我國需要采取的兩大措施。這包括減少社交活動,尤其針對弱勢群體之間的社交活動,以及通過接種疫苗和追加劑減少重症病例等。
“延後擇期手術(elective surgery)、增加遠程醫療看診、讓冠病患者在家中休養—都有助維護醫療體系。”
據衛生部昨天的疫情文告,需要輸氧和入住加護病房的重症病患增至123起,受訪專家相信目前的醫療設施還能應付,但國大醫院傳染病科高級顧問醫生戴爾·弗斯爾(Dale Fisher)教授也提及,未接種病患染病後出現重症並逐漸壓倒醫療體系也是個很大的擔憂。
張毅穎強調,目前最重要的是觀察需要住院治療的病患特征,了解如何減緩住院風險較高的冠病患者,而不是向全國實施一致性收緊措施。
他也提醒,雖然已接種疫苗者感染冠病後的重症和死亡風險較低,身體也會産生抗體,但不應刻意爲了獲取免疫而讓民衆染病。
“病毒每感染一個人,就有多一次機會變異。只要限制受感染的人數,就能把出現新變異毒株的可能性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