鄰裏中心,作爲一種新型的社區服務理念,不同于傳統社區沿街爲市“小而散”的商業模式,更豐富多彩、富有人情味和凝聚力,是以人爲本的綠色住區生活營造應該重點關注的內容。
1929年佩裏首先提出“鄰裏單位”,作爲組織居住區的基本形式和構成城市的“細胞”。“鄰裏中心”一詞脫胎于“鄰裏單位”,指鄰裏單位中的公共中心,包括商業、公共機構(醫療、圖書館、教堂等)、開放空間和住宅。
近年來“鄰裏中心”更多的是借鑒了新加坡的發展經驗,是一種新型社區服務概念,指在3000-6000戶居民中設立一個功能比較齊全的商業、服務、娛樂中心,以妥善地解決城市居民生活質量和城市環境特色營造等實際問題,圍繞12項居住配套功能“油鹽醬醋茶”到“衣食住行閑”,爲百姓提供“一站式”的服務。
鄰裏中心擯棄了沿街爲市的粗放型商業形態的弊端,也不同于傳統意義上的小區內的零散商鋪,而是立足于“大社區、大組團”進行功能定位和開發建設。鄰裏中心在布局上對現有社區服務有所整合,更爲重要的是,這種發展模式在建構一種“交互式”的交往空間,這種導向促進社區民衆的集聚、參與和交往。
新加坡大巴窯“鄰裏中心”
新加坡“鄰裏中心”(Neighborhood Center)源于新加坡政府1965年推行並長期實施的“組屋”(HDB flats)計劃,新加坡“鄰裏中心”可以說是“未來社區”最早的探索雛形。並且有效結合國情和人口區分爲市鎮中心、鄰裏中心、分中心三個層級,爲當地居民提供生活配套服務,其主要功能爲完善的商業、服務、娛樂等生活配套。經過近40多年的發展和探索,已成爲新加坡城市名片的成功寫照。
而新加坡大巴窯地區是新加坡建國初期建設的第一批組屋。在經曆了第一代新市鎮建設對女皇鎮的建設後,大巴窯作爲新加坡第二個衛星鎮于1964年開始被設計和建設。
6年的時間,大巴窯地區將散落的工廠、村屋和郊區養殖場整體規劃和更新爲12個鄰裏區塊,約15.6萬居民,8.5平方公裏。從原有的一房、兩房式,開始出現四、五房式的大型組屋,由此也搭建了家庭化等更豐富的居住型消費單元,是一個根據鄰區規劃概念開發的典型市鎮。
新加坡組屋采用的“鄰裏中心”規劃,摒棄了沿街爲市的粗放型商業形態,堅持以本區居民日常生活爲中心的理念,全部設施滿足人們在住所附近尋求生活、文化交流的需要,構成了一套強大的家庭住宅延伸體系,這在大巴窯是最集中的體現。
大巴窯“鄰裏中心”的特征
大巴窯規劃采用了TOD模式的優點,鄰裏中心結合了快速路和地鐵站的出入口,集約便利性優化了新市鎮中心的公共設施布局,充分緩解中心城市的高強度開發壓力,爲居民出行提供了極大便利。
大巴窯社區的商業呈現3條商業街的布局,實現了商業空間內部銜接便利,區域內擁有多家購物中心和百貨,涵蓋咖啡、標准餐食,擁有送餐和節日套餐功能,低價超市和普通超市同時設立,供不同消費選擇。從水果、蔬菜到服裝、百貨,從家電到首飾、眼鏡,從餐飲到美發、美甲,日常生活的各個服務門類。每個鄰裏中心距離居住區最遠的距離也不過500米,居民只要下樓步行5分鍾左右便可到達,更好的實現了服務覆蓋居民的可到達性。
除了商業、公共服務等實際功能之外,大巴窯還在新的規劃中提出建造新組屋單位、翻新步行街和民衆廣場,爲行人修建道路頂棚,設置新的自行車架和自行車道,建立整棟停車樓等,以此擴展更多綠色空間和無障礙設施,配備鄰裏公園等供以居民休閑放松的綠色場所。
此外,大巴窯社區未來將建起“藝術與曆史角落”,用以傳承大巴窯的文化和曆史。
啓示
鄰裏中心集基本服務、公益服務以及商業服務等多種服務爲一體,單靠開發投資企業的企業行爲難有作爲,需要政府深度參與和支持,在政策制定、行政治理方面有所傾斜和保護。政府的公共服務和企業的營利行爲也容易區隔、協調,商業和公益項目容易有機結合,容易快速形成社區商業和服務氛圍。鄰裏中心的設施設置要緊密圍繞人們在居室附近尋求生活休閑、文化交流的需要,構成一套巨大的家庭住宅延生體系,滿足人們多樣化的需求,同時要依托消費方式(便民、購物、餐飲、娛樂等)之間的聯動效應,積極打造“社區商業服務運營綜合體”,構建居民社區生活的完整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