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牛車水大廈冠病感染群影響,中秋節前最後一個周末的牛車水汽氛格外冷清,應節的柚子、燈籠等産品買氣也熱不起來,商家表示生意額同比銳減一半。
天黑後亮起的嫦娥燈飾吸引一些公衆前來牛車水感染節慶氣氛。一名公衆說:“特別下來跟孩子一起玩。很多店都沒有開了,氣氛也不同,沒有聲音、沒有很多音樂了。”
商家表示佳節限定的燈籠、柚子乏人問津,生意少了一半。記者下午走訪牛車水時,發現大部分的公衆只是路過,並沒有入店消費。
水果店店員說:“(進貨)比以往來得少20、30%,盡量賣因爲預算不到顧客會不會來。”栗子攤攤主則說:“本來是上個禮拜已經開始很好了,然後牛車水大廈的疫情爆發,就全部一落千丈。”
以往買月餅的顧客從店外一直排到巷子尾的大中國餅家,如今門前只有三兩人排隊。大中國餅家經理說:“我們這邊顧客有減少了一半,可是他們應該是分散去其他門市分店(購買)。”
牛車水商聯會不擔心感染群會帶來長期影響,並已准備好計劃吸引人潮回流。
牛車水商聯會執行董事林玉璇說:“我們就是很積極熱烈地推廣商家的服務跟他們的産品。此外我們也和牛車水的商戶跟利益相關者配合舉辦內容非常豐富的工作坊。”目前九個同中秋相關的工作坊都已額滿。
新加坡作爲一個多元化的國家,聚集了多種民族,自然也有相當多的傳統節日值得慶祝
1 Pongal(豐收節)
1月10日至2月09日
豐收節是印度族群慶祝豐收的節日,他們會按照舊時代傳統,以缤紛多彩的活動慶祝豐收。
豐收節期間,小印度充滿生機活力,炫目多彩的燈光秀令人目不轉睛,節日村 (Festive Village) 成爲熱鬧非凡的集市,從香料到裝飾品,應有盡有,還有花樣繁多的工作坊不容錯過。雖然正式慶典僅有 4 天,但是從豐收節亮燈儀式開始,慶祝活動一般持續一個月。
特色活動:大豐收
“Pongu”這個詞在淡米爾語中有“沸騰溢出”或“繁榮興旺”之意,豐收節也因此得名。正因如此,這個節日才會有一個重要傳統,就是將牛奶和新鮮大米裝入一口新的黏土鍋中烹煮,然後在烹煮過程中放入生姜、姜黃、紅糖、腰果、葡萄乾和酥油。沸騰後冒泡溢出時,家人一同高呼“Pongollo Pongal”這些詞在淡米爾語中的意思是“希望大米沸騰” 象征財富滿溢的美好願望。
2 Thaipusam(印度教大寶森節)
2月08日
每到一年一度的大寶森節,市中心車水馬龍的交通幾乎因令人眼花缭亂的遊行、人山人海的熱鬧呼喊,以及歡快敲擊的印度鼓,而暫時處于停滯狀態。
大寶森節旨在紀念戰勝邪惡並賦予了興都教徒以美德、青春與力量的蘇布拉馬廉神(Lord Subramaniam,也稱爲穆魯幹神 Lord Murugan)。
大寶森節是新加坡興都教徒們祈福、還願與感恩的一次年度盛會,它最吸引人的莫過于一年一度的大型缤紛遊行。大寶森節前夕,載有穆魯幹神像的馬車從位于實龍崗路(Serangoon Road)的斯裏尼沙柏魯馬興都廟(Sri Srinivasa Perumal Temple)出發,最終到達位于登路(Tank Road)的丹達烏他帕尼興都廟(Sri Thendayuthapani Temple)。
大寶森節的儀式從清晨開始。走在前面的信徒會攜帶一壺壺牛奶及木制的卡瓦第(Kavadi)。有些信徒會用扡子刺穿舌頭,扛擡著裝飾有鮮花和孔雀羽毛並可平衡架在雙肩上的木制卡瓦第。其他信徒則背著需要精心准備的帶鐵刺的卡瓦第。
3 Chinese New Year(春節)
1月25日至1月26日
農曆新年,又稱爲春節,毫無疑問是各地華人一年當中最爲重要的傳統節日。新加坡華人過農曆新年的傳統習俗跟其他國家地區的華人一樣,必定舉家團圓圍爐吃頓豐盛的年夜飯,接著派發紅包。
從農曆新年的前幾周開始,牛車水的街頭亮燈活動就已拉開過年序幕,街頭兩邊挂滿設計精美的燈籠,吸引遊人紛至沓來。不過,這座城市也有它慶祝農曆新年的獨特方式,那就是年年風雨不改必定登場的春到河畔迎新春活動。這項活動在濱海灣浮動舞台(Marina Bay Floating Platform)國民服役廣場(NS Square)舉行,現場會展出以十二生肖爲主題的巨型燈籠,還有各種遊樂活動和街頭表演等。
4 Vesak Day(佛誕日)
5月07日
新加坡和來自全球的佛教徒在充滿歡愉、平靜和冥思的衛塞節,紀念佛陀的誕辰、悟道和圓寂。
新加坡衛塞節慶典從黎明破曉開始,此時虔誠的佛教徒們聚集在寺廟前等待儀式隆重開始。當佛教旗幟升起時,信徒們高聲誦唱,頌揚佛陀、佛法(佛陀教誨)和僧伽(佛陀弟子)。緬甸和斯裏蘭卡的佛教徒會在節日當天,用牛奶烹煮一鍋米飯,象征佛陀悟道的漫長齋戒前的最後一餐。
特色活動:生命之水
衛塞節當天最受歡迎的儀式之一是“浴佛”。信徒們圍在綴滿著鮮花的大盆或水池旁,大盆/水池中央位置則高高擺放著一尊小型的幼年悉達多(Siddhartha)雕像。從盆中/池中舀起滿勺的水,澆在雕像身上,以紀念佛陀出生後不久用九條龍的水沐浴全身的傳說。
5 Hari Raya Puasa(開齋節) 5月24日
開齋節在新加坡被稱爲“Hari Raya Aidilfitri” 或“Hari Raya Puasa”,它標志著齋戒月的結束。齋戒月爲期30天左右,在此期間,回教徒自省忏悔,自黎明至黃昏時段禁食。回教徒將這個月的大部分時間用來敬拜、行善舉、施憐憫。在齋戒月期間,回教徒會義務進行布施,由回教堂收集捐贈並分發給窮人和有需要的人。回教徒認爲這是他們應履行的個人責任,可幫助其他面對經濟困難的信徒減輕負擔。新加坡回教徒在開齋節當天慶祝齋節結束,他們會祈求親友寬恕、宣揚友愛精神,並且與家人共享美食。
特色活動:色彩斑斓的視覺沖擊
開齋節的亮點之一是觀賞本地女子身穿她們最靓麗的馬來套裝 (Baju kurung),有時還會配搭美麗的頭巾(Tudung)。這些衣服通常用絲綢做成,或手工蠟染,鮮豔的顔色,活潑的款式以及上衣領口上精致的針腳,讓這些服飾成爲一道令人贊歎的亮麗風景。由于這些服飾在新加坡溫熱氣候中穿起來非常舒適且實用,至今仍是馬來婦女常穿的傳統服飾。
6 National Day(新加坡國慶節)
8月09日
新加坡在國慶日當天,處處洋溢喜迎國慶的節日氣氛,舉國上下歡騰慶祝新加坡從獨立建國至今所取得的成就。
特色活動:包內有乾坤
慶典觀衆可以領取一份國慶日慶典贈送的“開心禮包”。大禮包防水,重量輕,設計每年都有所不同,但始終不變的是,大禮包裏總是裝滿了各種物品,如幹糧小點心、飲料、印花大手帕、熒光棒等。近年來,大禮包裏的物品越來越實用,即使慶典活動結束後也能在日常活動時派上用場。
7 Hari Raya Haji(哈芝節、朝聖節)
7月31日
新加坡回教徒以禱告和自省慶祝哈芝節(也稱爲獻牲節)。哈芝節持續四天,用來紀念先知易蔔拉欣(Abraham)對真主虔誠的信仰和信任。
特色活動:朝聖者的曆程
哈芝節標志著“哈吉”(朝觐),即一年一度回教徒向著沙特阿拉伯麥加朝聖之旅的結束。朝觐者們將在這一艱辛的旅程重新探索先知默罕默德的足迹,並以在信徒抵達聖城後,進行一系列有象征意義的朝拜儀式作爲結束。哈吉也被認爲是回教的五功之一,每位身心健全、擁有足夠財力的回教徒都應在有生之年完成最少一次的宗教義務。
8 Mid-Autumn Festival(中秋節)
10月01日
中秋節(農曆8月15日)是最受人們歡迎的傳統華族節日之一,新加坡慶祝中秋節的方式是與家人團聚、提燈籠賞月,以及品嘗美味可口的月餅。中秋節標志著碩果累累的金秋已結束,在過去的傳統裏是感謝神恩的節日。
9 Deepavali(屠妖節)
11月14日
屠妖節(淡米爾語稱爲“Deepavali”,印地語稱 “Diwali”,又譯爲 “排燈節”或“光明節”)是興都教徒慶祝正義戰勝邪惡的日子,是新加坡一大主要民族文化節慶。屠妖節期間,小印度大街小巷的千盞油燈一並點燃,四處盡是一片色彩斑斓、飄香誘人的迷人光彩。在這一天,新加坡成千上萬戶信奉興都教的家庭,也和全球興都教徒一樣,在家中點起溫暖的黃色油燈,一起向掌管生育和繁榮的吉祥女神拉克希米(Lakshmi)等上天神靈禱告祈福,同時互贈禮品,一同分享美食盛宴。
節日期間,宏偉的大象和孔雀雕像傲然矗立在小印度。根據興都教傳統,象暗指忠誠和富裕,孔雀象征著勝利、愛情和智慧。因此這個民族文化小區的市集裏兜售的珠寶首飾也多印上大象和孔雀圖案。
特色活動:神靈的迎待
屠妖節期間,哪一戶家庭是興都教徒,是一目了然的。信奉興都教的人家每扇門上都裝飾著用面粉、大米或花瓣制成的圖案,色彩豔麗、生動有致。這些美麗的圖案可能是幾何圖案、花朵圖案,或更精細的動物或大自然圖案。這些藝術作品稱爲 “藍果麗”(Rangoli),期望能夠引領神靈來到家中,以便神靈在未來一年庇佑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