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認爲,收緊措施的目的並非爲了把病例降到過去非常低的水平,而是確保醫院有足夠能力應對重症病患的住院需求,公衆須調整心態看待確診數字。
爲了穩定本地冠病疫情,防疫措施再次收緊,超過七成受訪者認爲這是必要之舉。不過,受訪傳染病專家強調,本輪措施不會促使病例銳減,新加坡最終須徹底從病例清零策略過渡到著重保護弱勢群體和醫療資源的針對性策略。
zaobao.sg就當局再次收緊社交聚會與餐館堂食的人數限制展開網絡調查,截至(9月25日)下午5時有近2600人參與調查。
調查顯示,多達72.2%的受訪者認爲有必要收緊防疫措施,只有約一成覺得沒必要,其余則感到麻木而表示無所謂。
認爲收緊防疫措施是有必要的受訪者中,有51.6%覺得如此才能控制病例激增,另有43.4%甚至覺得應該進一步收緊。其余的民衆雖同意收緊措施是必要的,但難免抱怨這些措施給生活帶來很多不便。
至于覺得沒必要收緊措施的受訪者,他們主要認爲逾八成人口已接種疫苗(37.1%),以及多數人染病但症狀輕微(32.4%)。其余覺得經濟活動已經嚴重受挫,經不起一再調整的防疫措施。
國大蘇瑞福公共衛生學院院長張毅穎教授說,收緊措施的目的並非爲了把病例降到過去非常低的水平,而是確保醫院有足夠能力應對重症病患的住院需求,公衆須調整心態看待確診數字。
“公共衛生系統目前面對的壓力來自謹慎的住院治療程序,即年長者和患有基礎疾病患者若感染冠病就得住院。因此,收緊措施是在踩刹車,讓行動團隊可以跟上分配病患到適當的護理安排的進度。”
亞太臨床微生物學學會會長淡馬亞教授也認爲新一輪措施不會對壓制新病例的上升産生顯著影響,因爲沒有證據顯示這類限制在流行病晚期能發揮作用。
他說:“從包括新加坡在內的大多數國家目前的病毒傳播程度來看,即使實行像在2020年2月武漢全面封城這種最嚴厲的措施也可能不太奏效了。”
專家:接種追加劑是爲減少重症和死亡風險
淡馬亞說,人民和當局得接受冠病成爲地方性流行病的事實,並從消除策略過渡到保護弱勢和高危群體的針對性策略,進行監測以發現大型感染群,就像應對結核病、骨痛熱症和流感那樣。
針對政府開放讓50歲至59歲接種追加劑,受訪傳染病專家說,這主要爲了減少高危群體患重症和死亡的風險。
淡馬亞說,目前的疫苗並不能阻止病毒傳播,因此讓更多人施打追加劑,不太可能對傳播速度産生影響。“矛盾的是,如果更多人患有輕度冠病,他們可能不會意識到自己已受感染而繼續外出工作,把病毒傳給其他人。”
斐瑞醫院傳染病專科醫生盧家燊說,60歲及以上者接種追加劑有數據佐證,的確有助減少重症率。
“不過,年長者還沒打完追加劑,就開始讓較年輕的人接種追加劑,似乎有點搞錯重點。當局應該繼續著重鼓勵未接種疫苗者進行接種。”
傳染病專科醫生梁浩楠說,已完成疫苗接種者一般會認爲沒必要收緊措施,一直不肯接種疫苗的人則會覺得政府太快開放,我國可說是根據“最慢的人”的步伐前進。“事實上,減少病例是爲了防止未接種疫苗者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