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調查顯示,新加坡願意長期戴口罩和居家辦公,但是無法忍受社交受到限制。
這是市場研究平台Milieu Insight受《海峽時報》委托進行的一項調查。調查針對新加坡的防疫措施,訪問了1164名16歲及以上人士,收集他們的看法。
調查顯示,新加坡人最無法忍受的是日常社交受到限制。最多人無法忍受的三大防疫措施是:限制每個家庭每天只能有兩次社交聚會,招呼不超過五名訪客(54%);不超過5人堂食(50%);自助檢測(45%);
調查也顯示,最多人願意長久“厮守共存”的三大防疫措施是:戴口罩(67%)、居家辦公(54%),以及使用SafeEntry登記(47%)。
另外,調查結果也顯示,最多人認爲應該加強的五大防疫措施是:居家辦公(63%)、強制性戴口罩(60%)、保持一米的社交距離(47%)、限制進入公共設施(如圖書館和泳池),以及不超過5人堂食(43%)。
國大醫院傳染病科高級顧問醫生戴爾弗斯爾教授說,大多數新加坡人已經接受了他們在控制疫情中所扮演的關鍵性角色。
此外,針對最新一輪收緊堂食社交聚會,新加坡人的看法分歧:52%認爲“恰到好處”,25%認爲“太嚴”,23%則認爲“太松”。
調查顯示,針對政府最新一輪收緊對堂食和社交聚會的限制,新加坡人的看法分歧。52%認爲,這是“恰到好處”的,25%認爲“太嚴了”,另外23%則認爲“太松了”。
調查詢問受訪者對國家應對冠病疫情策略的看法,詢問他們趨向于“清零”的策略,也就是致力于消滅鏟除病毒,或是把冠病當成地方性流行病,長久與冠病共存的策略。
多數的受訪者說,他們選擇“混合式”,12%坦言,他們無法確定。其余的受訪者半數支持“清零”策略,半數支持與冠病共存。
被詢及最新一輪的收緊措施是否與政府處理冠病疫情的長期策略一致時,48%認爲“有些一致”,46%認爲“有些不一致”,其余受訪者坦言,他們對這個課題並不熟悉,無法在這個課題上發表意見。
Milieu Insight的營運長Stephen Tracy說:“隨著新加坡朝構建一個具冠病韌性的社會推進,在如何最好地應對疫情這個問題上,民間似乎存在著越來越大的意見分歧。”
上述調查也顯示,如果因爲冠病患者激增而占用了病床,42%的受訪者表明,願意花更長的時間等候非緊急的住院護理服務,52%願意花更長的時間等候非緊急的門診服務。
那些願意花更長的時間等候非緊急醫院門診服務的受訪者當中,有22%表示願意等上2至4個星期;24%表示,他們願意登上1至3個月的時間;另外23%甚至願意等上3個月至1年之久。
國大蘇瑞福公共衛生學院、全球衛生方案聯合主任林方源副教授說,調查結果“令人擔憂”,因爲人們似乎沒有完全接受冠病將在這裏長久存在的事實。
“未來的現實將是重新開放,其間會有不可預知的停頓及踩刹車,正如王乙康部長所描述的那樣,因此,我們真的應該盡可能正常地生活,並相信醫療保健專業人員會平衡情況,爲我們的最佳利益著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