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報訊)我國財政部正檢討碳稅水平和增長軌迹,並將在明年財政預算案公布檢討結果。
財政部長黃循財今早(9月30日)在新加坡可持續投資和金融大會(Singapore Sustainable Investing & Financing Conference)透露上述消息。
他說:“合理碳定價對于確保碳成本適當地內部化是至關重要的,從而有助于實現減排。”
他也表示,政府正計劃展開幾項舉措,以擴大我國綠色金融生態系統,更好地滿足新加坡和地區需求,助力打造更綠色、更可持續的未來發展。
由于氣候變化的影響加劇,各國都加快應對氣候變化的步伐,包括提高碳稅,以推動各行業減少排放。然而各國碳稅定價相差甚遠。例如日本碳稅爲每噸3美元,瑞典碳稅卻高達140美元。目前,全球目前平均碳稅約2至3美元。
我國自2019年起征收碳稅,直至2023年是每公噸5元。
根據巴黎協定的目標,碳稅應在2030年增至每噸50美元至90美元。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日前也指出,未來十年,要實現將全球升溫幅度控制在2攝氏度以內的目標,碳稅應提升至每噸75美元的水平。
談到我國碳稅問題時,黃循財表示,調高碳稅有助于影響企業做出減排決策,特別是一些處于邊際情況的項目,如果把碳稅計算在內,企業或許會基于成本效益,轉向這些更綠化、減排的項目。
不過他提醒說,檢討碳稅不應只是關注定價,還應關注碳稅征收範圍。例如新加坡對所有排放2萬5000噸或以上溫室氣體的企業征收碳稅,目前約有40家包括發電廠和半導體公司需繳交碳稅,排放量占全國總排放量的八成,是碳稅征收範圍最廣泛的國家之一。
黃循財也強調說:”我們意識到合理碳定價的重要性,但也了解碳稅和成本競爭力之間須取得平衡。因爲調高碳稅將造成一些企業的成本上揚,進而影響企業競爭力。這是我們須正視和認真考慮的問題。“
因此,除了提高碳稅外,政府也會從監管角度,推出促進綠化、節能和高效率的監管方案,加快企業轉向減排舉措。
新加坡可持續投資和金融大會由貝萊德(Blackrock)、世界銀行旗下的國際金融公司(IFC)和淡馬錫首次聯合主辦,是配合生態繁榮周而舉辦的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