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已經步入最後一個季度,冠病疫情依然籠罩著全球經濟的複蘇道路。美國聯邦儲備局在最近一次的政策會議上表示,最快可能在11月開始縮減每月購債步伐,並暗示隨著聯儲局加快逆轉大流行期間的危機政策,結束購債後的加息可能早于預期。
同時,中國對企業的監管一再收緊,中國房地産巨頭恒大集團的債務危機不斷升溫,市場擔心這會演變成中國的“雷曼危機”。
盡管如此,投資專家建議投資者應繼續保持投資。
華僑銀行投資策略執行董事華素梅農接受《聯合早報》訪問時說,第四季度投資者要關注的事項包括冠病病例數據、美國的通貨膨脹和貨幣政策,以及第三季經濟和企業盈利數據。此外,美國的財政政策也將是市場焦點。
美國總統拜登的基礎設施和社會支出計劃,在五年至八年內總額超過4萬億美元(5.4萬億新元),並計劃提高稅收以應付支出。這能否獲得美國國會的批准,以及加稅是否會通過,都還有待觀察。如果加稅通過,可能會暫時驚擾市場。
市場未出現有意義調整 投資者在尋找套利借口
華素梅農說,過去18個月股市強勁反彈,估值已不再具有吸引力,意味未來回報將不會像過去18個月那樣出色。今年至今還沒有出現有意義的市場調整,所以市場對風險很敏感,緊張的投資者正在尋找套利借口。
“在強勁反彈後,間歇性的市場回調是正常的,它代表修正,而不是熊市。”回調爲有風險承擔能力的投資者提供買入的機會。
大華資産管理有限公司執行總監兼首席投資執行員鍾均業認爲,全球經濟已進入強勁擴張階段,應該會持續好幾年。但在短期內會有一些風險,包括全球經濟對變種病毒的反應,中國如何管理其監管政策和經濟增長放緩,以及經濟政策的收緊,如美國和歐洲央行縮減債券購買計劃。
盡管變種病毒帶來許多挑戰,但各國正采取行動,把冠病當成地方流行病來管理,因此經濟應該能夠逐步重新開放,日常活動正常化。
他認爲,雖然中國的監管政策給市場帶來近期風險,但中長期的影響可能是正面的。
未來半年到一年 增長型資産受看好
對于資産配置,未來六個月到12個月鍾均業看好增長型資産,但在推薦資産類別方面持中立態度,和經濟增長、德爾塔病毒、中國和政策放緩相關的風險,會在短期內導致市場波動。因此他建議由股票、固定收益和商品構成的平衡組合,提高了現金配置水平,以把握市場波動帶來的機會。
考慮到利率上升的風險,華素梅農較看好股票,但仍對高收益債券持樂觀態度。他指出,按照曆史水平,名義利率仍然很低,實際利率是負數。因此,全球投資者會繼續尋求收益,這對高收益債券來說是件好事。
星展集團投資總監侯偉福建議投資者繼續保持投資,加持增長型股票和收益型資産。
地理市場方面,鍾均業對美國市場持加磅看法,因爲在不確定因素攀升時期,美國往往表現最穩定。此外,在多個關鍵周期性行業都有出色的美國公司,包括科技、保健和消費者可支配用品。
華素梅農指出,曆史數據顯示,9月是美國股市的困難時期,今年也是如此。然而,曆史也顯示,華爾街最後一季往往會反彈。
考慮到普遍樂觀的中期經濟和盈利前景,寬松的貨幣和財政政策,以及市場上大量現金,華素梅農仍然對美國股票加磅,對亞洲(日本除外)、日本和歐洲的股票持中立態度。
鍾均業對亞洲持中立看法,但一旦冠病疫情受控,中國增長穩定下來,就會尋求增加資産配置。亞洲的多年增長前景強勁,估值更有吸引力,並處于全球許多大趨勢的核心。
富達國際(Fidelity International)亞太首席投資官阿南(Paras Anand)說,過去幾個月,市場見證了中國收緊監管給不同領域企業帶來很大壓力,最明顯的是互聯網公司。
更重要的是,監管速度導致一段時期的市場波動和對中國的廣泛負面情緒。不過他認爲,這也意味著中國許多行業看起來超賣了,特別是從長期角度來看。
“進入第四季和2022年,中國市場有複蘇空間,最近幾個月表現異常強勁的市場如印度,也許會出現一些整合。至于其他市場,我們仍然對日本和澳大利亞持樂觀態度,這些市場提供了具吸引力的股東總回報和支持性估值。”
新加坡股票在2021年的表現超越其他亞洲指數。鍾均業認爲,新加坡的經濟前景已經趨于穩定,疫苗接種率處于領先地位,正逐漸轉向地方流行病階段。大多數主板上市公司提供具吸引力的股息收益率,可在面對諸多不確定因素的季度提供市場穩定。
至于領域,華素梅農建議綜合科技股等增長型股票和價值型股票(銀行、房地産和能源業等舊經濟股票),隨著疫苗接種率的上升和對變種病毒的擔憂緩解,這些股票將從經濟重新開放中獲益。
侯偉福繼續看好科技公司,他以I.D.E.A框架來挑選“贏家”,這代表了創新者、顛覆者、推動者和適應者。他建議投資者尋求具有以下特質的科技公司:在增長領域營運、有足夠創新力來顛覆和增加市場份額;在經營曆史上經過多個項目周期曲線。
阿南預計,下來可持續投資會進一步成爲焦點,環境、社會和治理主題會更深入地融入企業戰略的主題投資,市場將在可持續發展融資方面發揮更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