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報訊)以智能材料制作的膠囊只會在檢測到癌細胞時才會釋放藥物,傷害不到癌症患者健康的細胞;讓糖尿患者無需打針注射胰島素,直接服用胰島素藥片,智能膠囊只會在適當的環境中自動釋放胰島素,並在遭到胃酸損壞前讓血液吸收以達到藥物效果。
材料都有固定的性質,如鐵有固定的強度、形狀和導電性,這讓目前的科技發展受材料限制。不過,研究員希望突破材料層面的局限,研發具有內部功能的材料,具有記憶功能,還具有隨環境而變化的特性,徹底改變現有的材料。
全球首個致力于設計、綜合和運用功能智能材料的國大功能智能材料研究院(Institute for Functional Intelligent Materials,簡稱I-FIM),今天(10月7日)在教育部長陳振聲見證下正式開幕。
根據教育部文告,這是本地的第六所卓越研究中心(Research Centre of Excellence),也是在新加坡國立大學設立的第四所。
教育部爲I-FIM提供了1億元的核心資金,國大也提供了1億元的相應投資,I- FIM可在10年內利用這兩億元資金進行科研。
2010年因發現石墨烯(graphene)材料獲頒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科思厗厓教授(Konstantin Novoselov),將擔任I-FIM的院長。
科思厗厓教授2004年發現石墨烯材料的消息轟動全球,他的發現受一些科學家評爲“21世紀最偉大的發現”。石墨烯更是因其獨特的力學、電學、光學與化學性能優勢,被冠爲“21世紀的材料之王”。
科思厗厓教授在接受媒體訪問時說:“研發新的材料相信將徹底改變現有的許多科技,從材料的層面出發,預計能使科技更環保、更智能,也可降低成本並更實惠。”
功能智能材料研發後,將會對人造器官和組織、智能膜、智能電池和催化劑的設計和制造,起著關鍵性作用。
國大功能智能材料研究院聯合院長卡斯特羅納托教授(Antonio Castro Neto)說:“我們想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問題,並對世界産生影響。”
他說:“新加坡面臨最大的問題之一就是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島素目前唯一的方法就是通過打針。許多人會懷疑,爲什麽不能有胰島素的藥片?原因是胰島素對胃的酸度敏感,所以藥片進入肚子時就會被破壞,不會進入血液發揮作用。”
不過,若將胰島素封裝在一種可測量胃酸程度的智能材料中,膠囊知道應該避免在胃酸出現的地方釋放胰島素,就能有效解決這個問題。“所以材料決定這個藥物的如何發揮作用,過程沒有依賴電腦,材料本身就是智能的,它知道如何在正確的地方運作。”
國大常務副校長(研究與科技)陳祖翰教授說,I- FIM除了涉及材料科學,還包括物理、化學、生物及工程系,跨學科的性質將給予研究員更多機會合作,以在不同領域創造前所未有的科技。
“如果沒有這個研究院,我們大概不會有互相交談和一起集思廣益的機會,我會專注于電腦科學領域,數學家會把重點放在數學上。我們也永遠不會獲得與諾貝爾獎得主合作的機會,這是我們與不同領域的科學家合作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