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卸下宗鄉總會會長的陳奕福,不僅熱心華社,還是一名長袖善舞的企業家。他創立的遠泰燃料貿易,是本區域少數幾家提供一條龍服務的海事專業公司。他近幾年事業的一大重心,是投下1億元在峇淡島設立油汙處理廠,爲船舶清理和回收油汙等廢物。這盤在他看來深具潛能的環保生意,目前已初見成果。
上個月,新加坡宗鄉會館聯合總會新領導班子出爐,第三任會長陳奕福(52歲)在位約三年後,將會長棒子交給蔡其生。
陳奕福表示,他決定卸任的原因之一,是公司近期在國內外擴展業務,須花更多心思和騰出更多時間管理經營。
事實上,陳奕福不僅熱心華社,還是一名長袖善舞的企業家,所創立的遠泰燃料貿易有限公司(Yuantai Fuel Trading Pte Ltd)是本區域少數幾家提供一條龍服務的海事專業公司。
十年磨一劍,2011年,他把業務重點轉移到海洋環保的新領域,准備在柔佛邊佳蘭投下4000萬美元建設廠房和碼頭,卻因地契及土著專利用途等種種原因而在2014年放棄。
五年前,陳奕福開始在印度尼西亞峇淡島投資建造大型船舶汙油泥處理廠,設立海上石油過駁業務,首期投資總值1億元。
如今,這個面積12公頃的海洋廢汙處理廠已投入運營,每月可處理1500噸的汙油泥,下來還可提高至5000噸,成爲新加坡海峽主要的海洋廢汙處理公司之一。
陳奕福日前在遠泰公司接受《聯合早報》專訪,在約兩個半小時訪問中,他熱情地談著汙油汙水回收處理業務的巨大商機,分享自己花了10年時間艱辛打造的生意終于開花結果的感受,滿面笑容掩不了雀躍心情。
他說:“在強調環保減排的時代,許多人認爲船舶燃料是夕陽行業。其實,燃料廢汙處理是最環保、最具發展潛能的朝陽行業。只要花點心思,汙油泥汙油水也能變成寶,真真切切地‘大撈油水’。”
遠泰燃料貿易成立于1998年,初期主要從事各種燃料和石油産品的零售和貿易,高峰期每年盈利達3000萬元。
約10年前,陳奕福獨具慧眼,將業務重點轉移到海洋環保的新領域,提供海洋廢汙處理、港口及船舶排汙淨化服務。
清廢汙先收費 處理完售出再賺一筆
他指出,每艘船舶運行時會産生數量驚人的廢棄物。在停靠港口時,船舶必須先清理汙油和油泥等廢物,有了一紙證書才能進港,而遠泰是本地數一數二專長于這門複雜行業的公司。
船舶廢棄物看似無用,其實都能通過科技處理加工變成寶。例如船艙裏的汙油泥,加上煤炭粉可變成家用的生火煤球,蒸餾後則能變成再生油,賣給各地小煉油廠。又例如沖洗船艙的汙油水,可通過電解法將油和水分離,然後分離出來的油又能賣出。
峇淡汙油處理廠今年3月開幕,具備先進和穩固的核心技術。印尼海事與投資統籌部長魯胡特率領雅加達負責再生能源及環境保護工作的部長到現場視察後,給予高度評價,同時呼籲陳奕福擴大業務到峇厘島、蘇門答臘等地。
一般五至七天洗倉作業 采用高效設備30小時內完成
幾周前,該廠嘗試營運,從清理船倉到把汙油泥送到處理廠,以及船舶離港到進入新加坡的船塢,只用了30個小時,相對一般洗倉作業需要五至七天才能完成,工作效率顯著提高,並創下清倉紀錄。
處理廠的電解汙油水系統每月也可處理1萬噸汙油水,預料年營業額可達6000萬美元。
要有如此高效,需要完美的設備,陳奕福說,汙油處理廠有可承重達20噸的吊機和馬力充足的拖輪輔助。當然,經驗豐富的清理團隊也是關鍵因素。
他笑說:“我們既能向船東收船舶油汙處理費,又能把這些廢汙回收賣出去再賺一筆,還能爲環保做出貢獻,一舉多得。”
接下來,陳奕福也計劃跟本地的煉油廠合作,爲它們提供清理儲油罐服務。
他表示,儲油罐用久了,油罐底部必然會積累汙油泥,一個大型儲油罐可積累3000噸汙油泥。他說:“如今,環保意識日益提高,許多石油大廠對汙油泥問題頭疼不已。我們新設立的工廠技術能力恰好能滿足他們的需求,而且這門生意利潤率高。”
重要的是,能將環保和事業緊密相連,對陳奕福來說是極具意義的事。卸下宗鄉會館聯合總會會長重任後,他已整裝待發,准備向他的環保大業理想前行。
小學時當派報童 逐月存上數千元
陳奕福現爲成功企業家,不過他出身並不富裕,小學時還當過派報童。
問及此事,他大方地說:“是啊,當時我們全家靠父親的微薄收入,只夠維持日常開支,所以我會設法自己賺些零用錢。”
他頗自豪地說:“我當派報童賣報紙挺厲害的,每個周末萬字票開彩的傍晚,我在大街小巷叫賣,一個晚上可以賣個四五百份,賺個四五十元,一個月下來有200元。我一個小學生都可以存幾千塊。”
陳奕福祖籍福建南安,父親二戰時期從馬來西亞笨珍移居到新加坡郊區,當過蓋房子、修門戶、建雞寮的雜工,也當過大卡車司機。
他家中有兄弟姐妹五人,他是老幺,先後在愛同小學和博理中學受教育,過後在義安學院修讀建築維修管理課程。
除了當過派報童,陳奕福也曾在餐飲公司擔任二廚。不過讓他存到創業第一筆資金的職業是保險經紀。
陳奕福是在服兵役時開始兼職做保險經紀。因剛剛入行,人脈和門路少,他找了愛同小學校長丁明正幫忙。丁明正毫不遲疑答應了,唯一要求是陳奕福將來賺到錢時,回饋幫助學校貧困學生。
陳奕福說:“對我來說,這是我真正踏入保險業的第一步,也是至關重要的一步。正是丁校長給予的幫助與鼓勵,讓我從賣小學教育保單起步,最終成爲金牌保險經紀。所以,當我領取傭金時,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一部分收入捐給學校。”
1991年服完兵役後,陳奕福成爲全職保險經紀,憑借個人勤奮與努力,他的主要客戶增至800人,在第四個年頭的傭金和花紅多達40萬元,買了一個60萬元的公寓單位。
與中石化合作 “賣紙”賣油道理一樣
1997年左右,本地壽險業出現變革,一些保險公司調低保單紅利率,意味著保戶取得的回報率減少,陳奕福認爲他無法兌現當初對客戶的承諾,憤然離開保險業。
剛巧這時候,他在機緣巧合下,通過叔公陳水俊的介紹,與中國中石化集團展開合作,協助後者采購燃料油。
盡管對石油燃料行業了解不深,而且得掏出40萬至60萬元的本錢,但他充滿信心,毅然賣掉房子,轉而租房,把錢投到合作項目中。
他說,保險從業的經曆讓他學會如何分析客戶的需要,設計適合客戶的産品組合,從而建立龐大的客戶資源網絡。無論是賣保險或石油燃料,這門銷售學問放諸四海皆准。“一張紙(保單),我都能賣,還有什麽不能賣呢?”
果然,轉行的陳奕福迅速做出成績,不到幾年就達到千萬元的年銷售額,年利潤300萬元,兩年後,他從租房變回買房,而且買下了有地住宅。
石油燃料行業競爭激烈,起落很大,但回首這20多年的發展,他說:“我的人生就是這樣,從派報童到現在幾千萬元企業,一路走來順順利利,回想起來,就好像在拍戲一樣。”
身爲道教徒,陳奕福很喜歡《道德經》裏的一句話——“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意思是真正的道德一定是發自內心的幫助與給予,而不求任何回報。
這些年來,他積極貢獻本地華社,包括重修鳳山寺,以及擔任南安會館和宗鄉總會史上最年輕會長,讓悠久的會館煥發青春。他也是中國福建家鄉多個文教公益項目的領導。他透露,每年捐助的錢足夠買“一兩輛勞斯萊斯”。
陳奕福有三個孩子,大兒子和二女兒現在都在遠泰公司幫忙,小兒子則在義安理工學院就讀建築系。
遠泰公司的招牌是一艘滿載的船,上面的“遠泰”兩字,寓意厚德載物才能走得又遠又穩。陳奕福希望孩子能讓遠泰繼續壯大,更要把飲水思源,回饋社會的精神發揚光大。
當年帶入行 “燃油大王”林恩強是恩師
說起本地石油燃料業,必然少不了“燃油大王”林恩強。他創辦的興隆貿易(Hin Leong Trading)曾是全球最大燃油交易商之一,年營收超過200億美元,被許多業者認爲對新加坡的石油和添油中樞地位貢獻良多。
對陳奕福來說,林恩強是恩師,除了帶他入行,也給予他人生和事業莫大幫助,對他影響深遠。
他說:“林恩強過去在石油業務方面給予我很多指導,而且他重義重承諾,說話必須算數,比銀行信用還好。”
油價震蕩加上冠病疫情 令興隆期貨市場栽跟鬥
談及林恩強和興隆轟然倒下,陳奕福認爲,這主要是去年國際油價劇烈震蕩和冠病疫情,導致他在石油期貨市場栽了大跟鬥,蒙受巨額虧損,欠下大筆債務。
林恩強去年被控僞造文件意圖欺騙,目前面對130項控狀。他的公司興隆的財務狀況在疫情時期迅速惡化,累積欠了23家銀行約38.5億美元。公司原本申請債務延後償付令,遭債權銀行強烈反對,因此轉而申請接受司法管理。
林恩強上月把他在武吉知馬的優質洋房推出市場求售,看著當年叱咤風雲的傳奇人物,如今抱病坐輪椅上庭,賣洋房還債,陳奕福十分感慨。
陳奕福說:“興隆每年營收超過200億元,以林恩強的身家和能力,(若繼續經營)這30多億債務根本不是問題,欠的每一分錢都可以給足。但現在他的資産被債權人東拆西分不到10億元,辛苦建立的6000名員工大企業就這樣沒了,人生快速跌落,令人無限唏噓,也感到非常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