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競爭激烈的銀行業馳騁30余年,王開源(Jeanette Wong)在多家銀行機構擔任過不同的高層管理職位。在她的職業生涯中,困難和挑戰並不陌生。
如今身爲新加坡國立大學校董會成員兼新加坡國立大學商學院管理咨詢委員會主席,王開源與NUS News分享了她對職業生涯的見解,如何堅持到底以及她身爲女性領導者在男性主導的行業中的獨特經驗。
校董簡介
Jeanette Wong | 王開源
新加坡國立大學校董
新加坡國立大學商學院管理咨詢委員會主席
瑞銀集團、PSA國際港務集團、裕廊集團、新加坡航空、保誠集團董事
新加坡國立大學商學院工商管理BBA1982屆校友
Q1 想請您談談自己的職業生涯。您是一直對銀行業感興趣嗎?最初是怎麽進入這一行的?
王開源:當年選擇進入銀行業,是聽了一位資深高管分享她在美國銀行的企業銀行職業經曆之後做出的決定。那時,對于一個躊躇滿志年輕畢業生來說,銀行業聽起來令人興奮,而且工作範圍也相當廣泛。
我的家人沒有在這一行工作過,但那位銀行高管給我的印象是,銀行有很多學習機會,對她來說,企業銀行業務就像是掌握經濟動向的脈搏。
我想找一份銀行工作,但當時的美國銀行並不招聘大三畢業生。那時,我正讀大三(我們當年可以選擇放棄大四修讀榮譽學位),于是我開始向其他銀行求職,希望至少能夠獲得一次面試機會。
後來,我終于收到了一家法國離岸銀行——Banque Paribas(法國巴黎銀行)的工作機會,自此步入企業銀行的業務。
這家銀行當時實際上主要招聘男性培訓生,在學校公告板上發布的通知上也標明了“只招男性”。但後來我得到了這個機會,也許他們是看中了我在只招男性的情況下,依然敢于申請的勇氣。
我很幸運,在Banque Paribas遇到了很好的老板。一年之後,我在前輩的幫助下了解了當時新加坡銀行業界的不同“等級”。例如,哪些銀行提供良好的培訓項目,哪些銀行的聲譽更好等等。今天的大學畢業生都很聰明,他們有著更明確的目標,但我當年卻沒有。
Banque Paribas是一個學習的好平台,許多前輩都對我很有幫助。我發現,他們大多數人之前都在美國的銀行接受過培訓。于是,我覺得有必要去一家美國的銀行工作,這樣能在這一行業打下堅實的基礎。
花旗銀行(Citibank)有一個針對企業銀行家的核心培訓項目,非常有名。在一位高層同事的幫助下,我成功獲得了花旗的面試機會,並拿下了這份工作。
當時我進入了花旗的核心信貸培訓項目,並且從企業銀行業務轉到了私人銀行業務。
幾年後,我在花旗遇到了現在的丈夫。
我想換個環境,但內心還是想繼續在美國銀行工作。以我當時有限的經驗來看,美國人在人才管理方面似乎更注重精英主義。
1986年,我加入了摩根大通。
當時,摩根大通正從一家企業銀行轉型爲一家投資銀行。當時摩根大通只招聘實習生,但我已經有了4年的工作經驗。
職場選擇後退一步,並不容易,但我還是加入了他們的金融市場領域,因爲我想繼續爲一家美國銀行工作。
不過,我獲得了赴紐約參與培訓項目的機會,在金融市場和投資銀行方面接受培訓。因爲摩根大通正在轉型,並將重點轉向了金融市場。
那段時光非常令人興奮,一切對我來說,都很新鮮。我也獲得了一個經驗:如果你認爲有更好的機會而且公司合適,永遠不要害怕接受較低的職位。
我感覺一切都重新開始了。
紐約是一個令人興奮的城市,在這裏學習金融市場和金融工具如互換和期權,同樣令人激動不已。
我在摩根大通工作了17年有余(1986年到2003年),主要從事外彙、固定收益和新興市場的市場業務,最終管理摩根大通在亞太地區的業務,並擔任摩根大通在新加坡的負責人。
還在管理摩根大通的時候,我進修了高級工商管理碩士(EMBA)。當時,我的兒子們都才十幾歲,他們把MBA理解爲Mom’s Been Away!——“媽媽要走了!”那段時間,我專注學習,只有我丈夫帶他們參與各類體育活動。
到2003年,我的大多數同事都離開了摩根大通,因爲公司2000年與大通曼哈頓銀行合並。我當時感覺公司裏的朋友越來越少了,不僅在新加坡,在全世界都是如此。
2003年,我在考慮另一份的工作邀請時,與一位前老板進行了討論。他建議我加入星展銀行(DBS),並願意向CEO推薦我。其實當時我沒有那麽自信,擔心自己會被卷入“職場政治”。
經過一番思考,我還是覺得在銀行業比較自在。于是,2003年,我加入了星展銀行,擔任首席行政官。
當時我跟CEO說,自己對人力資源領域感興趣,因爲我認爲銀行展開正確的人才管理非常重要,但他也要求我監管信貸和風險。
幾個月後,財務長退休,我被邀請接任財務長的職位。五年後,我又被調任管理星展銀行的機構銀行集團。
我在星展銀行工作了16年。在將機構銀行的規模從20億美元擴大到60億美元後,2019年退休。
這些就是我在銀行業的37年職業生涯,在同一個行業擔任各種不同的角色。
Q2 如何始終在工作中保持動力?
王開源:並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能稱心如意,有時難免會承受很大的壓力。但將關注點放在工作中我喜歡的方面,會讓我繼續前進。
我喜歡我的工作,因爲它讓我看到世界和經濟領域正在發生的變化。通過了解過去幾十年不同的危機事件,能給人了解金融史的感覺。金融市場總是有大大小小事件在發生,它會反映在外彙、利率、信貸或股票市場。
我擔任團隊領導以後,幫助下屬成長和學習也是我繼續前進的動力。我發現,如果大家能夠以可持續的方式共同開展業務,將會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更多的人能夠提升自己的收入水平。
Q3 如今,金融業和企業界仍主要由男性主導。在這個行業中,您當初是否必須面對一些特殊的挑戰?如何克服這些挑戰?
王開源:確實,早期進入職場的女性和男性數量相當,但許多女性並沒有把事業堅持下去。
我會盡可能地鼓勵銀行業的女性堅持到底(通過談話和指導的方式)。如今,越來越多的女性願意堅持到底,但這還不夠,因爲社會對選擇放棄職業的女性越來越寬容。
即使在今天,在提倡職場多元化幾十年之後,企業高管中女性的數量與男性相比,依然相形見绌。
我們對董事會中沒有足夠多的女性成員感到遺憾。但問題是,在許多機構中我們缺乏足夠多的女性高管。堅持工作,肯定會有幫助。
王開源(前排中)在星展銀行(DBS)工作期間,與DBS女性高管合影(資料圖片)
我還鼓勵更多女性尋求工作機會,不僅是在後勤部門,也要嘗試一線的工作。事業上的成功可以爲那些不願爲自己說話的女性代言。
我很幸運擁有高層導師和顧問,有男性,也有女性,我也鼓勵女性也向高層人士尋求職業建議。
我發現,許多男性高層領導人希望支持更多女性,但他們可能無法完全理解職業女性面臨的挑戰,因爲他們的妻子大多都不工作。
如今,許多機構都認識到,性別多元對于尋找和留住最優秀的人才至關重要。此外,我相信包容性的人力資源政策和實踐將有助于確保女性堅持下去。
我還鼓勵女性在商業領域尋找工作機會,而不是僅僅被局限于那些所謂適合女性的角色。
Q4 女性如何爲彼此爭取權益,提升在職場的存在感? 您自己的經驗,如何支持女性同事?
王開源:我們依然沒有足夠的女性高管相互支持,盡管女性高管應該支持更多的女性人才,但有足夠多的高層男性認識到性別多元化的價值,因此,若有男性高管來支持女性,實際上更容易。
在我管理公司的時候,手下的男員工比女員工多,但我依然盡最大努力確保評估人才繼任時,總能有幾位女性繼任者。
我也一直試圖讓人力資源部門改變他們的政策,讓女性在有孩子的同時,也能繼續工作。
我們已經走了很長一段路,但我們仍然需要開明的老板和同事。要認識到,在辦公室的時間並不是一個人對機構貢獻的唯一證據。
Q5 在大型複雜機構中,如何才能建立一種互相支持和尊重的文化?以及一種開放合作而非競爭的文化?
王開源:成功是可以分享的,它不是一個零和遊戲。人應該有競爭精神。想要做得更好可以激勵一個人,並總是努力做得更好,但絕不應該以貶低其他同事爲代價。
同時,在職場中要真實、善良、誠實——這樣,你就能建立起開放和真實的聲譽,人們也會信任你的所做所言。當你要動員大家一起工作時,這一點很有幫助。
Q6 能否和我們分享一下您在成長過程中以及大學畢業後的抱負?現在和當初的目標一致麽?
王開源:和許多年輕的畢業生一樣,我渴望成功,想要享受我正在做的事情,但我不確定什麽是成功,也不知道我真正喜歡的工作是什麽。我想,我並不像今天的一些年輕畢業生那樣有強烈的目標感。
我進入銀行業工作,但銀行的工作非常多樣化,這裏有很多不同的領域。
在我工作的早期階段,我嘗試過不同的工作和銀行。我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接觸這些工作,同時也對自己擅長和不擅長的東西進行了大量的自我反省。
我很幸運擁有這些有機會,遇到好的老板。
隨著我的職位越來越高,我意識到幫助我所在的業務領域做得更好,才能在大型機構中得到認可。
從那以後,確保業務成功並可持續,一直是我的內心目標。我也認識到,讓團隊中的人成功也有助于提升領導者的聲譽。
Q7 對于未來希望進入金融或企業領域發展的年輕人,尤其是女生,您有什麽建議?
王開源:剛開始的時候,往往不容易知道自己擅長什麽樣的工作職位,哪些能力是天生的,你可能會喜歡的哪些方面的工作。所以在職業生涯早期要學會反思,才能更好地了解自己以及自己的天賦,一些技能可以花時間學習。
不要反對各種各樣的工作經驗,因爲你的第一份工作可能並非理想工作。了解自己的優勢和偏好會對你以後考慮工作機會甚至晉升都有幫助。
此外,即使是初入職場,也要學會了解人身上應該具備什麽樣的技能。因爲當你成爲一個高級團隊領導時,對人有良好的洞察力將會很有用。
最後,在你做的每一個決定和每一件事時,始終要把道德考慮放在首位。
最後一條建議聽起來似乎是理所當然,但在工作環境中,人們可能會遇到很多情況,有時候僅憑直覺不一定能做出正確決定。
文章英文版首發于新加坡國立大學官網NUS News
原文標題爲Across the Board: Women in leadership and staying the cour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