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天剛與上海市市長龔正舉行視頻會晤,第二天,新加坡財政部部長黃循財又“出現”在中國媒體面前,與記者們“雲對話”。這是12月17日由新加坡通訊及新聞部主辦的第十四屆中國新聞工作者采訪團活動的一幕。財長的忙碌身影折射出中新兩國交流之密切,也表明新冠疫情雖然阻礙了正常的人員往來,但是無法阻斷人們溝通的意願。
同樣,去年因新冠疫情而擱置的采訪團活動今年能夠重啓,也是中新“與時俱進的全方位合作夥伴關系”的一個注腳。
不過,由于疫情仍未消退,本屆活動以線上線下結合方式展開。圍繞“新常態下的合作”這一主題,23名中國主流媒體記者分別在北京、上海、廣州、成都、廈門五地,通過視頻連線與新加坡財政部部長、外交部兼國家發展部高級政務部長等新方高級官員進行交流。
雙方可在三大領域發力
當天,在一段簡短的開場白中,既是新加坡財長又是抗疫跨部門工作小組聯合領導部長的黃循財講到了疫情下新中關系發展。他用了兩個詞令人印象深刻,一個是“感謝”,一個是“希望”。
“感謝”是對中國與新方合作抗疫的友好回應。黃循財說:“在抗擊新冠疫情方面,非常感謝中國在共同應對疫情中提供的強有力且密切的合作。”他還表示,期盼能繼續與中方合作,尋找應對疫情的方法,尤其是在奧密克戎毒株帶來不確定性以及可能出現新毒株的情況下。
“希望”是對兩國關系前景的美好期待。黃循財積極評價兩國關系發展:“新中關系十分密切、源遠流長,並且交流頻繁。” 他特別提及兩國領導人今年10月通電話,以及他本人前一天在滬新全面合作理事會會議上與上海市市長龔正舉行視頻會晤。
兩國“有很多合作領域”,黃循財說,希望能繼續加強這一合作夥伴關系。
那麽,展望“後疫情時代”,兩國如何進一步深化合作?黃循財在接受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采訪時劃出了重點。
黃循財表示,新加坡與中國已在廣泛領域展開堅實的合作,但是,在有些領域還可以繼續努力和加強合作。第一個是數字經濟領域。兩國都認識到數字經濟的重要性,越來越多的經濟活動正在走向數字化,“在這方面,加強合作的空間很大。我們可以討論建立數據交流、數據治理的框架,以及在數字業務之間也可以開展更多合作。”
第二個是綠色經濟領域。“這對新加坡與中國來說也是很重要的(合作)領域。”黃循財說,因爲兩國都在向淨零排放邁進,都在盡最大努力向綠色經濟轉型。“我相信,在這一領域,我們將有許多機會交流最佳做法並開展合作。”
第三個是第三方市場合作領域。新加坡與中國的合作不僅僅是雙邊合作,還可以包括兩國在第三國的合作。因此,在亞洲其他國家,兩國也可以開展合作項目。
黃循財進一步闡釋了中新在上述領域加強合作的基礎和條件。他說,中國提出“一帶一路”倡議,並鼓勵中國企業走出去;新加坡作爲金融中心,不僅服務于新加坡市場,還能服務于更廣泛的區域市場,包括提供融資以及滿足各種不同的需求。所以,無論是綠色融資、區域內項目融資,還是以新加坡爲起點走向東南亞去開展項目,新加坡與中國都有很多合作機會。
針對數字經濟與綠色經濟,黃循財還提到雙方下一步可能加強合作的著力點。
他說,兩國將繼續探索如何在這兩個領域開展合作,“看看能否在省級層面或國家層面啓動實質性的項目”。
具體而言,黃循財提到12月16日與上海市市長龔正視頻會晤時就一個想法交換了意見——關于數字連接以及如何將其應用于港口管理。其中一個討論重點是把港口使用的貿易單據數字化,“通過貿易單據的數字化,可以大大提高港口管理效率”。
他說,此前也與深圳討論過這一想法。如果推而廣之,新加坡與中國其他港口乃至世界各地港口都能實現數字連接,那麽,港口運轉將更有效率,這在很大程度上也可以促進貿易。
黃循財補充說,除了用于港口管理,數字連接還有很多應用場景。例如,如果在金融行業或其他行業實現數字連接,將給兩國企業和民衆帶來好處。
“選邊站”?新加坡不這樣看
除了“後疫情時代”的中新經貿合作,在大國關系暗流湧動,特別是中美關系緊張的背景下,新加坡對此是否感到擔憂?其如何“審時度勢”?對外政策會否相應而變?東南亞國家在其中又將扮演什麽角色?一連串疑問也深受外界關注。
作爲東南亞地區的重要國家,且長年遊走于大國之間,新加坡的聲音極具分量和代表性。在對新加坡外交部兼國家發展部高級政務部長沈穎的采訪中,中國記者非常關注這位新方高級官員如何回應相關疑問。
沈穎首先肯定了中美關系的重要性和影響力。
她表示,中美關系應該是全球最重要的雙邊關系。中美關系接下來如何發展將會決定全球經濟在“後疫情時代”如何複蘇,同時還將對全球穩定與和平産生至關重要的影響。
因此,“對于新加坡來說,中美關系確實值得我們十分密切地關注。”沈穎坦言。
就中美關系未來發展,沈穎提出了“新加坡的期望”。她說,中美對彼此有正確的認識十分重要。中國必定會發展,而美國也未必會走向衰敗,任何一方都不可能去壓制對方。中美關系現在確實面臨一個調整期,新加坡希望兩個大國都能夠從長遠出發處理彼此關系。因爲兩個大國所做出的戰略決定,將會影響兩國能否和平地合作,也將對接下來世界秩序的形成産生深遠影響。
今年以來,隨著美國推進印太戰略、加大對東南亞的外交攻勢,以平抑中國影響力,輿論密切關注,新加坡以及東盟國家是否面臨選邊站隊的壓力?
對此,沈穎否定了所謂選邊站的說法。
“選邊站的言論一直都存在,但是新加坡不這樣看。”沈穎說,因爲新加坡乃至東盟國家都非常歡迎中國和美國與東南亞展開更好、更深遠的合作。
以新加坡爲例,中國是新加坡最大的貿易夥伴,美國是新加坡最大的外資來源國。因此,從經濟方面來看,與中國、美國保持友好關系對新加坡來說極其重要。對于很多東盟國家來說同樣如此。“中國和美國都是東盟國家非常、非常重要的合作夥伴。”沈穎說,希望能與合作夥伴加深並拓寬合作領域。比如中國與東盟可以在加強自由貿易協定、進一步開放航空運輸方面展開良好合作。前者能促進雙方經濟複蘇和未來增長,後者可以加強互聯互通。此外,應對“後疫情時代”的公共衛生挑戰也可以成爲中國與東盟探討的一個合作領域。
沈穎強調,作爲小國,希望大國之間的互動不要成爲零和遊戲。“我們希望看到大國之間和平共處、相安無事”,這能爲世界的和平發展、穩定繁榮創造最好的條件。
不過,在沈穎看來,中美之間的“故事”並非全是緊張“情節”,也有積極的互動與合作,後者同樣引起新加坡的關注。一是最近中美高層互動取得進展。上月中旬,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美國總統拜登舉行視頻會晤。“高層互動可以減低任何一方誤判對方的風險。”沈穎說,所以新方對此表示歡迎。二是兩國近期發表《中美關于在21世紀20年代強化氣候行動的格拉斯哥聯合宣言》。沈穎表示,全球面臨許多嚴峻挑戰,尤其是氣候變化,中美如果能在這一領域展開更穩固的合作,對全球來說是好消息。《格拉斯哥聯合宣言》是大國之間合作應對氣候變化的好例子,希望能夠看到更多類似的合作。
(編輯郵箱:[email protected])
欄目主編:楊立群 文字編輯:楊立群 題圖來源:視覺中國 圖片編輯:曹立媛
來源:作者:廖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