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正迅速成爲首要策略區域,預計未來幾年的經濟增長和發展將超過全球平均水平。東南亞有豐富的天然資源、低成本的熟練勞動力,以及有東盟的自由貿易協定。此區域有豐饒的市場和商業機會,對基礎設施、石油和天然氣、采礦、農業食品、資訊以及工藝科技的直接投資和貿易尤其具有吸引力。因東南亞經濟和商業發展前景樂觀,不難理解爲什麽那麽多國際企業在東南亞地區尋求商機。
如果一家外國控股公司打算將業務擴展到東南亞,有數種結構可以考慮。
企業可以直接在各個國家設立子公司。或者,企業可以選擇在新加坡設立控股公司作爲中介子公司(intermediary subsidiary)以持有其外國子公司。
關鍵考量如下:
應用“避免雙重征稅協議”(DTA)
某國可能沒有與所有子公司所在國家有雙重征稅協議(通常也稱爲稅收協定)。以新加坡公司作爲中介控股公司(intermediary holding company),將解決這個問題。新加坡與不同的國家簽訂了稅收協定,特別是東南亞國家。避免雙重征稅協議對于促進國際貿易和投資非常重要,可以提高信息的透明度和確實稅務義務,此外,這對于消除跨境交易所可能産生的雙重征稅問題很重要,從而能降低企業成本。
新加坡有著廣泛的雙重稅收協議(DTA)政策,覆蓋全球80多個國家。以下爲DTA所提供的好處:
(1)避免被雙重征稅
(2)減少需付預扣稅
(3)享有稅收優惠制
新加坡公司能較容易被視爲稅務居民,因而享有避免雙重征稅的好處。如果一家公司的管理是在新加坡執行,則可以被視爲新加坡稅務居民,要做到這點,可以透過在新加坡舉行董事會會議來達成。
企業運營稅負成本低
新加坡幾乎是世界上稅負總成本最低的國家。低稅率的簡單稅制是數量衆多的跨國公司選擇在新加坡設立區域總部的一個至關重要的原因。新加坡一貫堅持以“低稅負”政策來維持其投資環境的競爭力。
企業在新加坡運營整體稅務成本較低。稅務成本主要包括東道國城市的企業和個人所得稅、營業稅、預提所得稅水平等。稅務成本高低會直接影響到跨國公司的盈利水平。新加坡稅種設置相對簡單,對公司而言最主要的稅種是所得稅和貨物消費稅,其他的還有一些小稅種,但對公司經營成本不會構成明顯影響。
實踐證明,在影響外國直接投資的各種稅收因素中,較低的公司稅稅率會比特別稅收減免優惠政策對外國直接投資更具吸引力。企業所得稅是新加坡最大的稅種,盡管企業所得稅在新加坡稅收體系中占有絕對重要的地位,政府仍會不定期地對其稅率進行小幅度的修改,以保證新加坡投資環境有足夠的吸引力。
新加坡的第二大稅種消費稅稅率爲7%,我國與之原理相似的增值稅目前稅率爲6%-17%,國際其他國家消費稅率也普遍偏高,相較而言,新加坡消費稅稅負也低。除此之外,新加坡的關稅也是很低的,96%的商品可以免稅進入新加坡。外資企業在稅收方面享有與當地企業一樣的待遇。一系列稅收減免以及注冊資本金的低門檻等都爲企業在新加坡投資節約成本。
(1) 當符合資格的集團公司在集團內轉讓本年度虧損、本年度未抵消資本減免及捐贈,將能享有集團減免 (i.e 新加坡股份有限公司)。 (2) 海外股息、海外分支機構利潤和海外服務收入彙入新加坡公司將會被征稅,然而在某些情況下(i.e 收益沒有彙入新加坡)可免征稅。如海外收入能滿足這些條件,只要海外收入已經在一個總體稅率至少爲15%的國家被征稅,那此收入將不必被征收新加坡企業所得稅。 (3) 如出售新加坡或海外投資/資産的所得收益屬于資本利得時,將不需繳納新加坡所得稅,因爲新加坡沒有資本利得稅制度。
有專門的公司區域總部計劃稅收優惠政策
爲吸引大型跨國公司在新加坡設立區域總部,新加坡特別推出了總部計劃稅收優惠政策。該項優惠政策是對于計劃在新加坡設立區域總部的非新加坡集團公司,新加坡經濟發展局在考慮其全球商業模式、商業計劃、擬設立的總部規模的基礎上,對符合條件的公司總部給與相應的企業所得稅低稅率優惠。此項政策主要是爲鼓勵跨國公司將區域或國際總部設立在新加坡。具體優惠可與新加坡企業發展局(EBD)進行商談,企業發展局可根據公司規模和公司對新加坡的貢獻量身定做優惠配套。
國際總部計劃優惠政策整理如下:
如公司承諾更高的投入(如在新加坡雇用最高管理層,更大的本地商業支出、在新加坡進行研發和培訓、建立産品中心等),根據實際情況可向新加坡政府申請更低的優惠稅率(低于5%)。
無需繳交資本利得稅
資本收益在美國和印度等國會被征稅。但是在新加坡,資本收益不征稅。因此,讓一家新加坡公司來持有集團的子公司,可確保避免因出售子公司而必須繳付資本利得稅。
新加坡擁有對投資者友好的稅收體系。企業所得稅最高稅率爲17%。資本利得和股息收益的稅率爲0%。外國投資者設立在新加坡的控股公司在新加坡境內(或境外) 購買股票或資産也有稅收優惠。
股利稅
子公司以分紅方式將利潤分配回母公司是很常見的。某些國家可能會對納稅人所收到的股息征稅。在新加坡,如果外國股息符合以下條件,則可以免稅:
當在新加坡收到該筆外國收入時,該海外國家的公司稅率(標題稅率)最高至少是15%;
該筆外國收入在該海外國家已被納稅(稱爲“需納稅”條件)。外國收入的稅率可能與標題稅率不同; 以及
當局認同該項免稅對居住在新加坡者有利。
就“需納稅”條件而言,在新加坡收到的外國股息的已付或應付稅款包括:
股利稅 (dividend tax),即該海外國家對股息征稅;以及
直接稅 (underlying tax),即支付股利的公司已付或應付的股利所得稅。
因此,新加坡中介公司可以保留股息,而無需把稅交回在海外國家的控股公司。
整合以及集團減免
希望拓展生意或進軍新領域的公司,業務活動將越來越多元。不同的業務可以開設不同的實體公司,然後被歸入中介控股公司,它們的財政業績可以在中介控股公司裏整合。屬于新加坡集團一部分的新加坡公司,可以享受集團減免計劃。集團減免能讓一家新加坡公司從同一集團內的另一家新加坡公司的應稅收入中,扣除未使用的資本津貼/貿易損失/捐贈。
減輕風險,資金靈活自由
在東南亞設立分行是有必要的。與其在自己的國家爲分行設立總公司,新加坡也可以成爲其總辦公室。分行是總公司的延伸,在新加坡的中介公司能更貼近管理風險,並且不會影響位于自己國家的控股公司。新加坡無外彙管制,資金可自由流入流出。
募集資金
某些區域也許需要籌募資金,不一定是整個集團都需要。在新加坡成立公司,以吸引某一部分的投資者。企業可以選擇在新加坡進行首次公開募股(IPO)。同時新加坡的其他融資渠道和融資成本也是非常有優勢。
比如,爲協助企業因應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所帶來的沖擊,新加坡金融管理局推出新元貸款計劃,爲符合資格的金融機構提供一年0.1%利率的貸款,以鼓勵它們向中小企業提供借貸。
先進的基礎設施和人才環境
新加坡政府提供一些世界上最先進的基礎設施,從繁忙的國際貿易港口,綜合公共運輸系統,現代住宅建築,再到創新的高層建築。此外,新加坡擁有世界上最先進的信息通信網絡設施,使其成爲東南亞的電信中心。
新加坡的商業環境對全球各地有技能、有抱負的員工極具吸引力。快節奏的創新工作環境和大量的人才,促使新加坡提供最具生産力和積極性的員工。
新加坡也因多元種族社會而聞名。新加坡凝聚來自不同種族背景的公民,因此新加坡有能力提供各種語言和多元文化的員工以滿足企業的要求。
總結,公司的結構應該由商業因素決定,而不僅僅是爲了稅收利益。但如果集團結構有良好計劃,成立一家中介新加坡公司,在國際金融中心設立區域總部作爲資金和人才的樞紐,通過減免稅率或豁免稅務來節省預扣稅,資本利得稅或進一步的股息稅,不但沒有增加成本可能還可以在更好擴展國際業務版圖的同時節省長期成本和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