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12月24日新增265起冠病確診病例,無人病逝。
根據衛生部網站12月24日更新的數據,新增病例中有177起是社區病例,九起來自客工宿舍,79起從境外輸入。
每周社區病例增長率從12月23日的0.57跌至12月24日的0.52,連續42天低于1。沒有人因冠病並發症逝世,死亡病例累計在820起。
新加坡上一次沒有出現死亡病例是在9月26日,如今時隔三個多月再次通報零死亡病例。
住院情況方面,過去一天有388人出院或完成隔離。
目前有413名冠病病患住院,其中45名住在普通病房的病患需要輸氧。另有10人病情不穩定,在加護病房密切觀察;19人病危,在加護病房接受插管治療。加護病床整體使用率從12月23日的50%略增至12月24日的51.7%。
截至12月24日,全國人口中87%已完成兩劑疫苗接種,36%已施打追加劑。按符合接種條件的人口計算,則有96%完成接種。隨著更多人完成疫苗接種和施打追加劑,過去28天確診的1萬6622起病例中,98.7%無症狀或只出現輕微症狀。0.8%在普通病房輸氧,0.3%在加護病房治療,0.3%病逝。
截至12月24日中午,新加坡確診病例累計27萬7307起。
新增82起奧密克戎毒株病例
新加坡改變對奧密克戎病例的歸類方式,12月24日確定新增82起感染奧密克戎毒株的冠病病例。
在這82起病例中,包括17起本土傳播和65起輸入型病例。
衛生部在網站上宣布,這是因爲從12月24日起所有S基因靶標失效(S-gene Target Failure)的冠病病患已歸類爲感染奧密克戎毒株,無須進行全基因組排序。
由于這項調整,一些原本在等待全基因組排序結果的病例被重新歸類爲感染奧密克戎,因此12月24日奧密克戎病例的增幅將會是一次性的。
衛生部指出,根據新加坡的經驗,S基因靶標失效的患者都很有可能感染奧密克戎毒株,這也同其他國家的做法一致。
衛生部也強調,這一調整不會改變現有的公共衛生程序,因爲一旦病例被懷疑是感染奧密克戎毒株,這一套程序就會立即被啓動。
三所民衆俱樂部接種中心
將同時提供輝瑞和莫德納疫苗
12月27日起,三所位于民衆俱樂部的冠病疫苗接種中心,將同時提供輝瑞/複必泰疫苗和莫德納疫苗,讓公衆選擇施打。
衛生部12月24日發布文告說,位于碧山民衆俱樂部、坎貝拉民衆俱樂部,以及丹戎巴葛民衆俱樂部的接種中心,除了提供現有的輝瑞/複必泰疫苗之外,從12月27日起,也會開始提供莫德納疫苗。
公衆如果已經通過全國預約系統,預約在上述接種中心接種任何一種疫苗,應該按預約時所選定的疫苗進行施打。
衛生部指出,有鑒于全球和新加坡的奧密克戎病例增加,公衆有必要接種追加劑,以增強對冠病的保護力。
至少五個月前完成接種兩劑輝瑞/複必泰疫苗和莫德納疫苗的公衆,如果還未收到預約接種追加劑的手機短信,可以無需預約,直接到任何一個接種中心接種追加劑。
接種兩劑科興疫苗者
不必預約即可接種第三劑
接種兩劑中國科興冠病疫苗超過三個月的公衆,即日起可以直接到指定的疫苗接種中心打第三劑疫苗,以完成冠病疫苗接種程序。這些公衆不用提前上網預約。
指定接種中心包括全島各個提供莫德納(Moderna)疫苗的接種中心,以及提供科興疫苗的來福士城會展中心。年逾60歲者也可以到任何一個提供輝瑞/複必泰(Pfizer-BioNTech/Comirnaty)的疫苗接種中心打針。
來福士城會展中心的疫苗接種中心將在12月31日之前,允許公衆在沒有預約的情況下前去接種第三劑疫苗。
衛生部12月24日下午發文告做出這項宣布時也重申,當局強烈鼓勵接種科興疫苗(Sinovac-CoronaVac)的公衆,在施打第二劑的三個月後打第三劑疫苗,而且應該接種采用流行病特別采用程序(PSAR)下獲得批准的信使核糖核酸(mRNA)疫苗,也就是輝瑞/複必泰或莫德納,除非醫學上不適合者。
目前有2萬9000人應打第三劑疫苗。衛生部說,由于科興疫苗的抗體水平在第二劑完成後的三到六個月內迅速下降,接種第三劑將保持冠病疫苗提供的保護。
“新出現的國際數據也顯示,mRNA疫苗,尤其是施打追加劑之後,對奧密克戎變種毒株也具保護功效,科興和國藥集團的疫苗中和抗體水平較低,或許不會有保護作用。”
相關閱讀:
新加坡逾三分一受邀小學生已注冊打疫苗
佳節聚會多脫罩說話 專家:染奧密克戎風險增三倍
【視頻】新航空服員“帶團”?從空中轉移到陸地上的新航體驗
文:王康威、許翔宇、陳可揚
新加坡魚尾文 新加坡《聯合早報》旗下産品 – 帶你了解新加坡原汁原味的風土人情,領略小島深處那些鮮爲人知的文化魅力~ 4367篇原創內容 Official Account
關注新加坡魚尾文視頻號
收看獨家訪談、特約節目
了解本地新聞、疫情資訊
新加坡魚尾文推薦搜索關鍵詞列表:冠病最強配角老店早報騎行私房路線
一只愛生活、文藝範的小魚尾獅帶你了解新加坡原汁原味的風土人情領略小島深處那些鮮爲人知的文化魅力~ 新加坡《聯合早報》旗下産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