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隨便出個門,錢包都要少一張藍色的。”
類似來自身邊親友或小市民的牢騷,形象地反映民衆近來對通貨膨脹的直觀感受。
近日,水電費增加和蔬菜等食品價格飙升,加深了人們對生活費上漲的擔憂。執政黨和反對黨都敏銳察覺到這點,工人黨和新加坡前進黨開年後便相繼表態將聚焦這個課題,行動黨議員卻搶先了一步,昨天在國會提出多道有關生活費的口頭詢問。
要回應這個關系到人們口袋的民生課題既要有理,也要有同理心。總理公署部長兼財政部及國家發展部第二部長英蘭妮,以及貿工部兼文化、社區及青年部政務部長劉燕玲聯合答複議員詢問時,就強調政府對國人所面對的價格壓力“感同身受”,並將不遺余力地減輕通脹影響。
爲減輕公衆對通脹的擔憂,劉燕玲也費一番唇舌解釋整體消費價格指數(CPI All-Items)和核心通脹率(core inflation)這兩個通脹指標的區別。
前者將租金和私人交通費用計算在內。但政府認爲,不涵蓋這兩項費用的核心通脹率,較能代表實際通脹情況,因爲多數國人擁屋並乘搭公共交通工具。我國去年11月的核心通脹率同比上升1.6%,低于同個月份整體消費價格指數的漲幅(3.8%)。
劉燕玲也再三強調,本地員工的工資增長率,一直快于通脹率。
然而,生活費課題往往觸動的是民衆的感性情緒,而非理性思考。偏偏通貨膨脹帶來的切身感受是最顯而易見的。人們買菜、添油時都會直接感受到。
有著租房和擁車需求的群體,如年輕單身者和夾心層,也未必會同意政府的說法,即多數人不受租金和私人交通費用通脹影響。
政府即將在下個月18日發表新財年財政預算案。
根據李顯龍總理在新年獻詞中釋放的信號,政府將著手推行消費稅調整,消費稅預料將是本輪預算案辯論的重點議題之一。
從這個角度看,英蘭妮和劉燕玲昨天的答複,一方面爲預算案做鋪墊,另一方面似乎是在派發定心丸,避免民衆對物價上漲的預期,在預算案尚未公布前不斷升溫,甚至演變爲通脹恐慌。
畢竟,過熱的通脹預期,可能會自我應驗(self-fulfilling)。員工會要求更高的工資以保持購買力,導致企業的人力成本上揚,企業又再把增加的成本轉嫁給消費者。
政府在2018年預算案宣布有意上調消費稅時,曾發生“氣球門”事件。工人黨主席林瑞蓮當時質疑政府是在抛出探測風向的氣球。這番言論被多名部長指責毫無根據,要求她道歉和收回言論,但林瑞蓮堅持她是在履行議員職責。
在昨天的國會上,也是國會領袖的英蘭妮再次起身提醒議員說話要有真憑實據。事源前進黨非選區議員梁文輝僅憑一個Telegram聊天群組的截圖,就指一些教師差別對待未接種冠病疫苗的學生。
下個月的預算案辯論,議員無疑將圍繞消費稅和生活費等民生課題,展開更激烈的唇槍舌戰。
稱職的代議士,理當了解人民是否因生活費上漲而承受苦痛,再毫不諱言地傳達給政府,但議員在扮演下情上達的橋梁時,也千萬不可道聽途說,捕風捉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