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疫情剛開始,不知道有多少人心裏默念著,世界趕緊回歸以前的模樣。可是眼看著兩年過去了,世界還是處于魔幻的狀態,多個國家新增病例又開始出現指數型增長。
也是在這兩年間,“自由”成了人們對新的一年最大的期許。對這一點感受最深的,恐怕就是被各種准證捆綁著的外國人。在身份這重約束下,許多沒有拿到PR的外國人在新加坡過著煎熬的日子,甚至在疫情期間産生過要回國生活的念頭。
回國不自由:以前在新加坡,買張機票說回國就回國,爸媽來團聚也方便,而現在國內一次居家隔離,就足以用完所有年假
因爲全球疫情沒有好轉,再加上近期西安疫情升溫,回國的要求越來越嚴格,不光要在回國前2天內做一次核酸、一次血清檢測,現在還要求在出行前3天額外增加一次核酸檢測,同時需要完成14天閉環管理和體溫登記。
而確診過新冠的小夥伴,要在康複後滿三個月才可以回國,還需要提前報備!想回國的同胞,每天都是過著小心翼翼、如履薄冰的日子,就怕感染上新冠,耽誤回國的計劃!
找工作不自由:以前外國人在新加坡不難找工作,而現在不光工作難找,連Renew EP都很難了…
這兩年外籍工作人士在新加坡找工作時,最紮心的就是看到招聘網站寫著Singaporean and PR Only/Preferred(新加坡及公民優先)。 這也就意味著外籍工作人士想要跳槽不是一件易事,很多工作機會在職業生涯黃金期就這樣白白流失。
買房不自由:最新的房市降溫政策出爐,外國人買第一套房需要繳納30%的額外印花稅,只有拿到PR,才能買得起房……
在華人的觀念裏,想要在新加坡落地生根,就要解決住房問題。而這次最新的降溫政策,影響力很多想要在新加坡發展卻還沒拿PR的外國買家!如果沒有PR身份這個大前提,天價的房産稅實在令人有點高攀不起。其實不光是買房,有沒有PR身份,還會影響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無法自由選擇想要的人生:該回國的回國了,拿到PR的,可以正式邁入人生下一個階段;而在糾結是該堅持還是放棄的,就是在拿時間做賭注
對于沒有永久居民身份的人來說,放棄並非不是一件易事,因爲那意味著所有的努力都要“歸零”。這兩年來,能夠一直堅持留在這裏的外國人,對于新加坡一定是真愛了。
說到底,申請新加坡PR,在這裏邁入人生新篇章,始終是支撐著外籍人士在此生活的緣由。不過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大家應該有發現,很多人表示自己的PR批了!有些是在提交申請後,4-6月左右就拿到了PR。目前來看, 這種趨勢還會在今年延續,關鍵是要掌握申請PR的訣竅!
把握PR申請風口期
這兩年大批外籍工作人士離開了新加坡。去年出爐的年度人口簡報顯示,從1970年代開始,新加坡的總人口一直處于上升趨勢。然而截止到去年6月份,新加坡的總口人竟然只有545萬人,人口直接縮水了4.1%。
新加坡最近半疫情,也讓很多原本想來新加坡發展的人們,陷入觀望階段。和世界上其他國際大都市一樣,新加坡的發展很大程度也是依賴于外來人才。由此可見,人口問題是新加坡重振經濟必須解決的難題。要解決這個難題,唯有通過開放移民政策,吸引人們繼續留在新加坡。
也就是說,對于人在本地的外籍員工,現在就是申請PR的風口期!從前是10個人競爭一個PR名額,現在是7個人競爭一個PR名額,壓力瞬間少了很多!以前被拒過PR申請的EP和SP准證人士,現在PR批下來的概率大幅提高~
隨著未來疫情趨向平穩,新加坡的移民優勢還是非常明顯的,經濟沒有被疫情拖累,社會安定繁榮,教育沒有那麽卷,房價也不像國內一線城市這麽離譜,可以說,新加坡仍將會是許多華人新中的最佳移民地。
這也就意味著,等新加坡恢複以後,國內會有人才湧入,到時候不免加入競爭PR的隊伍。所以不如趁著現在比較容易申請的階段,盡早拿到PR,也不用擔心未來政策變化,影響EP和SP的續簽。
申請PR原來有這麽多優勢
後悔沒早點申請
拿到PR是衆多“新漂”們夢寐以求的歸宿,可以在國內和新加坡兩地生活,爲自己今後的生活提供了一個備選項。
一路走過來的人一定都能明白,在新加坡,擁有PR身份之後,待遇真的天差地別。
比如,公民和PR就可以享受到去年推出的疫苗接種者旅遊走廊計劃(Vaccinated Travel Lane),實現一部分的旅行自由。
其實,一直以來,新加坡大大小小的政策,都明顯偏向于公民和PR。
雖然談不上身份歧視,但PR在新加坡,確實是一種很重要的身份認同,也是很多人生大事的通行證,有了這個身份,便能夠享受足夠多的福利。即使是眼下疫情當頭,對于PR也沒有那麽艱難。
1、解決養老問題
光是在新加坡工作不拿PR,就相當于白白爲新加坡貢獻稅收,既享受不到國內的公積金,也沒辦法在新加坡養老。而成爲新加坡PR後,可享有各種政府醫療補貼和優惠,類似于國內的醫保卡,可以通過公積金的醫療儲蓄戶頭,來支付公立或私立醫院的部分住院和手術費用,在醫療費用高昂的新加坡必不可少。
2、搞定住房問題
在華人心中,買房幾乎是人生頭等大事。在新加坡,只有成爲PR後才有資格購買HDB,HDB是政府推出的福利性住房,價格非常低廉,有些還位于市中心地段。另外,沒有獲取PR身份,就只能考慮價格高昂的Condo(私人公寓),而且現在需要繳納額外30%的印花稅,短時間內沒辦法回本。不僅如此,外國人購房的房貸額度相比于PR也是有很大限制的。
3、和家人團聚更容易
成爲PR後,就可以幫親戚朋友申請簽證,包括Short Term Visit Pass和Long Term Visit Pass;也可以爲配偶、21歲以下未婚子女申請永久居留權。 通過PR身份爲他人申請短期簽證屬于擔保簽證,相較于遊客通過旅行社申請的普通旅遊簽證獲批更快。同時,還可以爲父母和21歲以上未婚子女申請長期探訪准證,在疫情期間也可以方便家人前來團聚。
4、以低廉價格獲得優質教育
新加坡的政府中小學,教學質量優越,但學位非常緊缺,爲了保障本地人的權利,政府學校優先錄取公民和PR,之後才會擇優選擇國際生。PR不會擔心沒有上學名額的問題,國家還會給優秀的學生,提供各類獎學金、補助金。另外,如果孩子是PR身份的話,從小學到大學的費用,一下就可以省下不少!
5、人生擁有更廣闊的機遇
擁有PR身份後,在新加坡的身份便不會受到用人公司的限制,可以隨意跳槽了。新加坡不少崗位只招PR和公民,這是因爲新加坡政府對于每家公司PR和外國員工的人數比例是有要求的。
不僅如此,新加坡人力部還有專供PR找工作的網站,許多公司會在第一時間,將招聘信息發布到該網站,政府也會協助解決失業問題。如果想要創業的話,成爲PR以後,就可以成立公司,手續非常便捷。
如何提升申請成功率
在這個關鍵時期一舉拿下PR
如果想要申請PR的話,最好的時機就在眼前,當然光申請是不夠的,還要保證自己能申請上,所以在前期准備上絕對不能大意!
如果不趁這段時間拿到PR,新加坡未來重新開放,一大波持工作准證的外國人即將湧入新加坡,不僅和你搶飯碗,還跟你搶PR名額!到時候,不僅PR申請難度又大了,工作准證也難拿,最壞的結果,就是直接帶著全家一起卷鋪蓋回國!
怎麽做才能盡快拿下PR呢?和投資移民明碼標價不同,工作人士申請PR,向來都是一門玄學。看似幾乎相同的條件,有人能一次性拿到PR,有人卻申請3、4次都未通過。
有些家庭條件看上去很不錯:夫妻雙碩士、高工資、2男娃,來新加坡好幾年……卻拼不過看似撞大運的:剛來新加坡2年就申請PR,夫妻2人帶一個女孩,7個月一次性通過。
有些申請者雖然看起來條件都符合移民局的標准,但可能在細節上出了問題,所以屢屢被拒絕。不妨找專業人做專業的事,幫你提升PR申請的成功率,爭取能夠在短時間內把綠卡一舉拿下!
想要把PR一舉拿下
關鍵還是在于以下兩點
1.符合移民局的選擇標准
新加坡總理公署部長英蘭妮去年在國會表示:“新公民要不與新加坡人有家庭關系,或是在這裏學習、工作或生活了一段時間。 公民和永久居民的申請及遴選標准則主要根據他們是否承諾把新加坡當作家園,以及能否融入和對新加坡做出貢獻。”
作出貢獻其實不光是指高收入,可以是家裏有小孩能夠爲新加坡的人口作出貢獻,可以是稀缺行業人才能夠爲新加坡未來發展作出貢獻,可以是熱愛公益能夠爲社會作出貢獻。這也就是爲什麽,許多高收入群體依然會被拒的原因。找到自己的優勢就有可能成爲申請PR的突破口。
2.擁有足夠吸睛的材料是加分項
移民局一般會采用橫向對比的方式,把經曆、薪資、准證類型一致的申請者相互比較,比如:EP和EP互相比較,和孩子一起申請的互相比較,等等…… 實際上,移民局是不會跨級比較申請者的,EP和SP之間就不會相互比較。那爲什麽申請難度還是居高不下?
要知道,移民局對你的了解都是來自于提供的資料,如果只是提交官網上列出的材料,想必有很多和你條件相當的申請者。
就和找工作一樣,如果不能突出自己的優勢,又怎麽能夠讓移民官一眼就注意到你,批准你的申請?
那應該怎麽做呢?最好是多提交一些額外的附加資料,例如:做義工的經曆,有分量的推薦信等等……
另外一點,新加坡移民廳要花6-8個月時間來審核申請人的資料。一定是相當仔細地評估,所以在申請時,需要特別避免資料不齊全、資料填寫錯誤、資料不符合規定等基本情況。
這就需要專業人士/機構的幫助, 他們還會根據你的個人經曆,幫你准備很多份補充材料,來潤色你的申請檔案!
獅城移民集團(IAS)
免費一對一咨詢
在正式准備申請材料之前,IAS會提供免費一對一咨詢,了解你的背景和經曆,捕捉履曆中的亮點,再給出具體方案。
此外,有許多擔心薪資等不夠出彩而遲遲未申請PR的工作人士/學生,也可以前來咨詢;其實移民局會考量多個因素,比如“年齡、學曆、家庭、收入……”,擁有其中一個有利因素,也有申請成功的可能。IAS會根據以往客戶的案例,判斷是否具備PR的資格,再幫助你進行下一步。
資料准備
從申請表的填寫到文件的整合,都有經驗豐富的專業人士爲你打理,確保信息的准確與完整。IAS也會結合客戶個人特點,准備多份有利于申請的附加文件!
(以上商務資訊由《Immigration Advisors Singapore》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