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美集團執行長陳永紹說,進口和本地農場産品的價格差距因爲供應鏈受影響,以及運輸成本上升而拉近。這爲本地農産品提供一個較公平的競爭環境。
冠病疫情推高運輸成本,縮小進口和本地農産品的價格差距,加上消費者逐漸認識新加坡品牌,嘗試後覺得它們品質佳,各種因素在過去兩年顯著帶動了本土農産品的銷量。
政府近年來積極推動我國農業發展,目標是到2030年生産足夠農産品滿足人們三成的營養需求。增加供應的同時也須提升需求,才能確保農業可持續發展。
食品局繼續鼓勵業者提供更多本地農産品
新加坡食品局受詢時說,據農場反饋,他們的網購業績在疫情期間增加了。食品局將繼續鼓勵業者提供更多本地農産品,例如與職總平價、百美和RedMart等實體和網上超市合作進行促銷。
爲了讓公衆更容易辨識本地農産品,食品局前年推出“SG新鮮農産品”標簽,至今有超過70家本地農場、經銷商和零售商申請使用。
平價超市發言人說,與2019年疫情前相比,超市現引進更多本地農産品,本地的魚和蔬菜現各占該産品種類的10%左右,雞蛋則占超過55%。
Lazada旗下的網上超市RedMart與新加坡鮮農總會合作,前年在平台上設“e-SG Farmers’ Market”專區,售賣來自23家本地農場的超過100種産品。
公司首席零售官兼雜貨品類主管拉迪(Richard Ruddy)告訴《聯合早報》,自專區推出以來銷量每年增長近50%,其中羽衣甘藍(kale)、蘑菇和新鮮香料的需求上漲超過一倍。
自2020年起,百美超市每個季度都會舉行展銷會,在活動期間通過社交媒體介紹本地農場和産品,以及在報章上刊登全版廣告。相較平時,銷量會增加四五成。
百美集團2018年設立了百美海洋牧場,去年生産500公噸魚,今年起産量將提高至每月100公噸。其中兩成留在自家超市出售,八成供應至裕廊漁港,漁場去年的銷量翻倍。百美集團執行長陳永紹說,魚每天收成,消費者知道這比鄰國進口的新鮮。
銷量攀升也與價格有一定關系,他說:“進口和本地農場産品的價格差距因爲供應鏈受影響,以及運輸成本上升而拉近。這爲本地農産品提供一個較公平的競爭環境。”
據記者比對,以小白菜爲例,本地300克包裝售價介于1.75元至1.95元,中國進口250克包裝賣1.45元(相等于300克1.74元);500克鲈魚,本地出産的賣8.5元,馬來西亞進口的賣6.4元。
茂豐農場創辦人兼主席林宜謙觀察到,前年病毒阻斷措施實行時,是推動需求上升的轉捩點。疫情讓大家意識到供應鏈隨時可能被打亂,那時開始有不少人改買本地蔬菜,而消費者嘗試後意識到他們農場的菜品質更好。
此外,他認爲維持穩定供應也很重要。
“顧客發現A品牌沒貨,就會轉買B品牌,試了覺得B比A好就會繼續買B,所以要留住顧客重要的是貨源充足。”
食品局提供的數據顯示,本地蔬菜、雞蛋和魚的産量過去四年大致保持平穩。去年截至9月,我國農場生産了9400公噸葉菜、4億8000萬顆蛋,以及3100公噸魚。
本土食材品質更好 消費者不介意貴一些
李慧珍(47歲,零售業務經理)是本地農産品的忠實支持者,每次上巴刹,她都會請攤主介紹本地出産的蔬菜。雖然本土食材一般較貴,但比起價格,她更重視食物品質。
李慧珍五六年前開始購買本地農産品。她受訪時說:“起初是因爲攤主推薦,說新加坡種的菜比較好,用的都是好的肥料等等,我才會嘗試。”
之後她不時光顧農夫市集,聽農夫介紹種植和養殖過程,讓她對本地食材更有信心。
另一名消費者朱愛霖(31歲,醫療人員)常買本地雞蛋和蔬菜,但沒試過海鮮類。她說,新加坡雞蛋和菜質量好,而且價格本來就不高,所以就算比進口的貴一半也只是多幾毛錢。她沒買本地魚是因爲感覺價格差距較大。
雖有更多公衆開始注意到本地農産品,但在實際支持方面仍存在落差。南洋理工大學學生去年底訪問了200多名育有14歲以下孩子的父母,結果顯示,多數人曾買本地農産品,不過有近八成並非常常那麽做。
由于國産食材價格一般高于進口農産品,受訪業者認爲,要讓消費者願意掏錢支持,首先得吸引他們嘗試。
Urban Origins是專賣新加坡食品的電商平台,創辦人鄧書靈認爲,現階段最大的障礙是如何吸引消費者嘗試,因爲大家須先認同本地産品更勝一籌,才會願意花錢。
她舉例說,過去三個月,他們試行定期訂購,每周把一箱新鮮蔬菜和海鮮送到顧客家裏,第一箱以優惠價出售。他們的主要客源是40歲至60歲的婦女,大家試過後反饋說,能感覺到品質的差異,終于了解爲什麽本地食材比較貴。
科技農場Archisen公司商務拓展高級主管江嘉蓮說,在很多超市的架子上,本地農産品只占小小一部分,消費者一不注意就會錯過。她認爲,如果可以像有機食品一樣,爲本地農産品開辟一個專區,這樣能更方便顧客選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