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聯合早報》對新加坡家長展開的調查顯示,在讓孩子補習的91名家長中,有超過七成受訪者認爲補習仍是必要的,因此反對在本地禁止與考試科目相關的學科類補習。
中國去年落實“雙減”政策,要求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過重的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本地家長卻未必希望新加坡能實行類似的政策,禁止與考試科目相關的學科類補習,以緩解學生的課業壓力。
多數受訪者反映,他們擔心孩子若沒有補習,成績很可能退步。不少家長也指出,學校現有的師生比例是一名教師對至少30名學生,教師可能無法照顧每個孩子的個別需求,讓孩子補習可以確保他們能跟上其他同學的學習進度。
受訪的李姓家長說,他不贊同禁止所有學科類相關的補習,因爲這將使補習成爲“有錢人的遊戲”,也可能加劇教育資源分配不均的問題。“較富裕的家庭可能會想辦法請私人補習教師,這會拉大學生之間的差距,考試原本算是最公平的選拔方式,如果禁止補習,會更不公平。”
他也認爲,補習中心仍有存在的意義,因爲補習還是會對成績不好,且需要額外幫助的學生有益。在他看來,除非政府制定相關條例,否則競爭激烈的大環境還是會存在。
相反的,在從未讓孩子補習,以及曾讓孩子補習但目前已不這麽做的25名家長中,有64%的家長支持禁止與考試科目相關的學科類補習。
受訪家長沒有讓孩子補習的首三個原因是希望孩子能快樂學習和成長,而不是把成績看得太重;補習成本過高;以及因爲孩子已長大所以沒有補習的需要。他們指出,如果禁止補習,就能減少學生對補習的依賴和教育資源分配的不公。這將有助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讓他們有更多時間培養課業以外的興趣。
目前沒有讓兩個念小學的孩子補習的林鳳晴(41歲,科學儀器銷售經理)因爲不贊同補習教師超前教育的做法,而希望孩子在學習方面可以順其自然。但林鳳晴受訪時仍難掩對孩子的焦慮,她坦言一直在檢視這樣的做法是否對孩子有利,考慮了兩年才決定不要讓孩子補習。
“我覺得至少孩子的進度沒有落後,就不用提前幾個月學習。補習是讓孩子提早知道學校教師要教什麽,可是他們也會遇到沒有預料過的題目,提早學習可能會導致他們失去獨立解決問題的本能。”
林鳳晴指出,補習在本地已變成學生的一種習慣,但補習中心的教學方法一般較格式化,這將限制學生發表自己的想法。若能不補習,孩子不僅能快樂學習,也可學習如何規劃與分配空出來的時間。
對于多數家長反對禁止學科類補習,新加坡國立教育學院副教授陳英泰博士不感到意外。
陳英泰指出,教育部近年推行多項措施減少考試壓力及淡化對分數的重視,但補習仍盛行,顯示社會風氣和家長心態一時之間還未能轉變。
“要在本地全面禁止學科類補習不容易。畢竟獲政府支持的自助團體也爲弱勢家庭孩子開辦補習班,顯示政府正視這方面的需求。我們很難只允許自助團體開補習班,而其他營利業者就不可以。我們也很難定義誰更需要補習,有的家長覺得孩子更不上進度所以得補習;有家長則認爲孩子須補習才能維持好成績。”
陳英泰說,一些國家如韓國多年前嘗試全面禁止補習,但不成功。韓國上世紀1980年代全面禁止補習後引起反彈,導致補習行業走人地下,而且收費更貴,政府唯有逐步放寬措施。韓國法院2000年裁定禁止補習不符合憲法後,韓國政府改爲采取監督措施並逐步提升公共學校體制的水平,以減少一些不必要的補習。
TVRVeUxqRXpOaTR5TURJdU5EST0=
疫情之下,不少補習與增益課程由實體轉爲線上教學,對于同時接受多種補習的孩子而言,雖省下了不少耗在路上的時間,但對于年紀較小、缺乏自控能力的孩子,則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學習的效率。
教育工作者蘇章恺(39歲)曾合夥創辦語言學習中心耕讀園。他受訪時指出,部分家長更傾向于實體課程,因此有的在語言中心轉上線上教學期間停止讓孩子補習。但與此同時,線上課程學費有所下降,也吸引了一些此前曾因住所較遠未能給孩子報名的家長。
教育工作者蘇章恺認爲,補習可以給孩子提供適當的幫助,但不是萬靈丹,孩子也應培養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他認爲,網上教學存在一些局限,更適合高年級或自控及自主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
一名在本地補習中心任教的教師受訪時也指出,線上教學的效率因家庭環境而有所差異,有的家長會在網課期間協助督促孩子,孩子會更加專注,學習效率更高;但有的家庭環境較爲嘈雜,或者家長過于寵溺孩子,不利于孩子學習。
她說:“幼稚園或小學低年級的孩子自控能力較差,並不適合線上教學的模式。遇到學生躺在床上聽講或者消失在熒幕前的情況,我們需要聯系家長協助。”
在疫情期間,私人補習教師盧國勝(50歲)觀察到,有更多學生可能因爲不適應線上學習的模式,而成績有所退步,這也間接導致學生更依賴補習。
他說:“補習不能取代學校教育,補習扮演的應該是輔助的角色,我的目的不是爲學生提供答案,而是協助他們掌握所欠缺的知識,及如何自己解決問題的方法和能力。”
蘇章恺也對部分孩子過于依賴補習表示擔憂。他說:“補習不是萬靈丹,有適當的幫助是好的,但孩子還要有解決問題的能力。盡管現在補習和增益課程保羅萬象,會教你面試、寫履曆,但是孩子走入社會後,並不是所有問題都能依賴補習解決。”
在調查中,有家長反映“補習老師能給孩子更密切的關注,更多針對性的練習和反饋, 也有更深層的解釋”,但同時,“補習只能解決表面的問題,提供孩子思考問題的捷徑,依賴補習就使孩子失去了自己尋找答案、解決問題的動力。”
盧國勝說,學生的成績最終取決于他們是否有認真學習的態度,以及具備自主學習和獨立思考的能力。他建議家長不應讓孩子上太多補習班、避免給孩子施加過多的壓力,因爲這不會對他們有實質幫助,還會造成反效果。
擔任工程師的李姓家長育有一對分別上幼兒園二年級和小學二年級的子女,他堅信補習對孩子的學業相當重要,因此兩個孩子從幼兒園就開始補習英文。爲了讓大兒子可以順利加入高才教育計劃,他也爲兒子報名專門爲高才班課程而開辦的補習班。
一開始,這名父親只選擇住家附近的補習中心,兒子升上小一後,便報讀更大型的補習機構,以加強兒子的英語能力。“兒子去了補習班後,對英文更有自信。補習教師從幼兒園二年級就開始教他寫作文,學校目前教的英文語法幾乎都是他接觸過的內容。”
不少家長爲了孩子能考取好成績,都願意投入更多時間與金錢來幫助提升他們的成績,這名家長也不例外。由于他認爲高才班像是一條捷徑,能讓兒子將來報讀更好的學校,他去年也同時安排兒子參加一家高才班補習班的甄選測試。補習中心今年初錄取了先前被列入候補名單的兒子,即使每半年的補習費用超過4000元,他也堅持爲孩子報名。
他無奈地說,一些補習中心擅長宣傳學生的補習效果,在家長群中制造焦慮感,他們宣稱能讓學生通過高才班的第一輪測試,第二輪測試的通過率也能達到70%。
“這些補習中心一直販賣焦慮,讓家長更緊張。但我還是希望孩子能考進去,畢竟如果他去了程度較差的補習中心,我擔心他和同學的差距會越來越大。”
此外,因爲小學一、二年級學生無須參加考試和計分測驗,這使這名父親更難掌握孩子的學習程度,進一步加大他的壓力。“我很擔心孩子的學習進展,萬一他們小三考試的成績突然嚇到我,感覺就像是在拆盲盒,所以我肯定願意現在花錢送孩子補習,至少可以讓他跟上進度。”
由于擔心孩子跟不上進度,另一名家長楊曉蘋(41歲,自雇人士)讓兩個兒子從小學開始補習。這些年來,她看到補習對孩子在課業方面的幫助,並認爲今年升上中一的大兒子在小六會考考獲低于10分的佳績,有70%歸功于補習。
“不過,這兩年來,我會擔心負擔不起昂貴的補習費用,如果孩子不需要補習,也能省下一筆開銷。孩子現在每周平均花10個小時在補習上,每個周末都很忙,如果不補習將能讓孩子享有更快樂的童年,家長也能多陪伴他們。
選擇不補習家長 希望孩子快樂成長
在參與早報調查的讀者中,“希望孩子快樂成長”是他們未讓孩子補習的最主要原因,有超過四成的家長選擇了該選項。
謝光憑(44歲,自雇者)希望孩子有一個快樂的童年,今年升上中一的大女兒謝佳忻(13歲),也從未參加過任何補習班。她剛以小六會考8分的成績考入了聖尼各拉女校。
謝光憑說,女兒成績一直都不錯,偶爾成績不好時,她會自己反思,然後更加努力學習,爭取下一次考得更好。所以家長也不會罵她或給她施加更多的壓力,反而會開導她、鼓勵她。
“可能是因爲沒有補習的緣故,她在課堂上會更加專心聽課,對自己的功課也很盡責。”
謝佳忻的英文和數學比較好,通常在班裏拿第一,而華文和科學會稍微弱一點。謝光憑認爲,女兒這兩科在理解方面都沒有問題,只是答題需要的一定格式和技巧,“這可能是補習中心會教的,但她沒有補習就要靠自己摸索、積累”。
謝光憑說:“聽那些送孩子去補習的朋友說,一天會補三個小時,我覺得這對小孩子來說時間太長了,送他們坐在那裏,不懂可以吸收多少。”
由于沒有補習的壓力,謝佳忻放學後有更多的時間來培養興趣愛好。
謝光憑透露,女兒熱愛運動,小三起開始進行短跑訓練,在兒童組的比賽中也獲過一些獎項。
在父親眼中,謝佳忻非常自主且自律,學業上很少讓父母操心。談及未來女兒可能面對的學業壓力,謝光憑說:“如果之後學業上遇到困難,她自己要求要補習的話,我們也會考慮。”
和謝佳忻一樣,她的兩個弟弟目前也從未補習。謝光憑說:“兩個兒子年紀還比較小,希望他們都有一個快樂的童年,所以都沒有去補習。男孩子會頑皮一些,之後再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