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規範化聽測材料,特點包括單字或詞彙表應預先錄制好,而且應該是聽障者所熟悉和常用的,這些字或詞彙的聲母、韻母和聲調的分布,也應反映聽障者真實的語言環境。這套材料預計今年內進行測試及鑒定,以確保適用。
由于我國語言環境複雜,本地向來缺乏適合本土語境的規範化言語聽測材料,這對准確評估聽障者的言語識別能力造成一定挑戰。
新加坡國立大學楊潞齡醫學院的一項調查發現,本地聽力診所爲講華語的聽障者做言語聽測時,所采用源自中國或台灣的聽測字表中,約15%至40%的單字可能是這裏華人群體較不熟悉或少用的。
這意味著本地聽障者接受華語言語聽測時,可能會因對單字不熟悉,而影響聽力評估的結果。爲了能更准確地從言語辨識能力,了解講華語聽障者的聽力受損程度,國大研究員正在編制本地首套規範化的華語言語聽測材料,預計今年內進行測試及鑒定,以確保適用。
言語聽測(speech audiometry)是一種評估言語辨識能力的聽力測試。聽力師(audiologist)會播出單字或詞彙,再由聽障者複述。聽力師借此評估對方的言語感知能力,並且會結合其他聽力測試,診斷聽力受損的程度。
根據2020年人口普查的數據,本地60歲及以上年長者超過79萬7000人,在家中最常講華語的年長者占約34%。另外,這個年齡層當中,估計每10人約六人面對聽障問題。
國大楊潞齡醫學院耳鼻喉部門聽力學博士生蘇婉賢(32歲)是上述調查的首席研究員。
她解釋說,一個人是否有聽力問題,可通過幾種聽力測試來確診。目前,本地聽障患者接受最基本的檢測是純音聽測(pure tone audiometry)。聽力師一般在隔音室測試患者能否聽到不同音量和頻率的純音。
但某些聽障患者即使聽得到純音,未必能准確辨識言語。蘇婉賢說,按國際標准,言語聽測是聽障者應做的其中一項測試。但本地缺乏規範化的聽測材料,聽力診所一般在有必要時才進行這項測試,或會選擇其他聽力測試作爲替代。
源自中國或台灣聽測字表不熟單字介于15%至40%
以華語言語聽測來說,所謂規範化聽測材料,特點包括單字或詞彙表應預先錄制好,而且應該是聽障者所熟悉和常用的,這些字或詞彙的聲母、韻母和聲調的分布,也應反映聽障者真實的語言環境。
蘇婉賢的調查發現,本地一般聽力診所普遍采用源自中國或台灣的聽測字表當中,本地人不熟悉的單字介于15%至40%。這意味著,即使以本地人口音將這些單字錄制爲聽測材料,也未必適用于本土。研究員是從本地華語綜藝節目字幕中,找出最常見的1000個單字,再對比一般聽力診所使用的聽測字表,借此判斷哪些單字較不爲本地人熟悉。
一般的聽力診所目前在必要時會爲病人進行言語測試,聽力師會以“實時聲音”(live voice)念出詞彙。但蘇婉賢指出,由于材料及測試的模式不夠規範,這只能是非正式的測試,其結果一般難用于正規診斷。
“例如,病人若要在兩款助聽器中選一個,我們會爲他進行非正式的言語聽測,好讓他決定哪一款比較有助于他辨識言語並與他人溝通……但有一些情況是,當病人在考慮是否要接受人工耳蝸(cochlear implant)植入術時,就該做規範化的言語聽測,了解現有的助聽器對他的幫助多大,是否有必要動手術。”
國大研究員正在開發的華語言語聽測材料,以蘇婉賢的調查所制定的最常見單字表爲基礎,並會找本地華語口音的人念出單字,錄制標准化的聽測材料。
蘇婉賢指出,其他官方語言的言語聽測材料也面對類似狀況,即包含本地人不熟悉的字或詞,以及口音。國大研究員也已著手開發適用于本地的英語和馬來語聽測材料。
蘇婉賢是在國大醫院高級首席聽力學家呂慧盈博士指導下完成調查的,報告前年刊登于《國際聽力學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