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近一成的公務員選擇“出走”,流失率勢頭在過去六個月更顯強勁。(海峽時報)
作者 王震宇
疫情當前、經濟衰退,許多人面對失業問題,也有人選擇放棄“鐵飯碗”。
主管公共服務的教育部長陳振聲前天(15日)在國會透露,2021年公共服務領域執行人員的離職率達9.9%。
這個數據是10年來的新高。
2021年公共服務領域執行人員的離職率達9.9%,創10年新高。(海峽時報)
陳振聲指出,流失率勢頭“在過去六個月更顯強勁”。政府部門內的一些領域,如資訊通信科技,因面對來自私人領域的激烈競爭,加上整體人才短缺等因素,離職率高于去年整體的9.9%,但部長並未進一步給予確切數字。
是什麽原因造成去年有近一成的公務員選擇“出走”?陳振聲說,當中涉及多種因素,包括工作壓力、薪金、發展與躍升機會。
其中有兩大因素直接促成了此次的“離職潮”。
抗疫壓力大,公務員“凍未條”?
從早忙到晚、加班頻率增加,又要面對大量的公衆訴求,或使一些公務員透不過氣。
陳振聲特別點出,過去兩年,公務員面對莫大的壓力,不懈地努力持續對抗冠病疫情。
“有些時候,他們在執行與疫情相關的職務時,也得緩解公衆心急的情緒,甚至處理一些人的諸多要求。”
居家辦公也是導致公務員承壓的另一要素。陳振聲說,遠程辦公模糊了“工作”與“生活”的界限。
遠程辦公模糊了“工作”與“生活”的界限,公務員或明知已無法應付仍堅守崗位,久而久之決定離職。(海峽時報)
公務員也是人,如果明明已經自覺難以應付了,還得日複一日地堅守崗位,久而久之一定會萌生“交信”的念頭。在最壞的情況下,還可能累出病來。
因此,公務員的身心健康是必須關注的一環。陳振聲強調,公共服務署會加大力度簡化工作程序、照顧人員的心理健康和福利等。
例如,當局經常舉辦網絡研討會,內容圍繞韌性、正念、營養、運動等身心相關課題,另有全天候專線爲公務員提供個人輔導,以及數碼資源平台讓公務員更了解心理健康。
陳振聲也說,公共服務署建立了一組超過900名來自80個機構的“健康大使”,他們是特別接受訓練的公務員,自發地爲同僚提供精神上的支持。
經濟複蘇,私人領域開始“搶人”
陳振聲指出,隨著經濟逐漸複蘇,私人領域的工作機會增多,也直接促成公共服務領域面對離職人數增加的情況。
陳振聲強調,階段性的調整能確保公共服務吸引並留守人才。圖爲陳振聲(右三)與工藝教育學院修讀資訊通信科技的學生交流。(海峽時報)
公務員“跳槽”到私人機構可以有許多原因。最現實的因素,莫過于新雇主的薪金配套更吸引人,促使他們向“錢”看。
公共服務署去年11月發表文告說,除了一個月的年終可變動花紅,加上去年年中0.3個月的可變動花紅,以及俗稱“第13個月花紅”的常年工資補貼,本地公務員去年至少獲得2.3個月的花紅。
陳振聲強調,公共服務署在必要時將檢討公務員的薪資,確保與就業市場一致。
“這些階段性的調整能確保公共服務吸引並留守人才,確保能爲新加坡人維持良好的公共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