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都是以我阿公許戊泉命名的路,還有地鐵站、公寓……”許雪翹女士指著地圖自豪地說:“我阿公甯可選擇不要政府的補償,他不只給我們留下了以他名字命名的地標,也留下了謙卑、忍讓、奉獻的精神財富。我們後輩一直沿著他指引的路繼續傳承。”
01 許戊泉及以其命名的地標
許戊泉
許戊泉,字人泮,號蘭嶼,潮安縣莆西區宏安鄉人,出生于1878年,家境貧寒,幼喪父母。他12歲跟隨同鄉同姓鄰人“hia-sor”兄嫂生活;16歲南下,到達印尼的廖內群島Rhiau Islands,1901年抵達新加坡;1902年重返故裏,家鄉瘟疫,兩任妻子及幼兒均先後染疾亡故。隨後,許戊泉重返南洋,以小生意起家,販賣布匹衣料,建立泰泉成,打下商業基礎;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許戊泉開辟歐洲市場,成立永德盛信局。許戊泉除經營布匹生意,也合資建立振華興雜貨生意,同時擔任四海通銀行董事;1940年另創設永泉成有限公司;1947年成立泉源布莊,經營歐美布匹。
許戊泉沒有受過任何正規教育,只讀過短暫私塾,但他深受儒家思想影響,並一生致力于支持振興教育事業。他的故鄉原本只有初小,資金匮乏,教育落後。許戊泉及南洋一批志同道合的友人慷慨捐資,常年津貼學校,把初小發展爲完整的小學,徹底改變了家鄉的基礎教育。許戊泉善于集合群力,延攬人才,成就顯著,頗受賢人志士尊重。當時中國教育局對其功績認知極高,特嘉獎一等銀質嘉禾獎章。同時,許戊泉也大力贊助新加坡華僑學校,他曾曆任端蒙中學正副總理,義安女校董事等職務。
許戊泉經商之余,對社會公益服務毫不懈怠,在酒商及雜貨這兩個行業資望最高。他曾擔任酒商公局總理達十余屆,曆任歐美雜貨食物商務局總理。其它社團,如宏安旅外同鄉會總理;潮州八邑會館查賬、財政,任董事;義安公司財政、查賬、連任董事;新加坡中華總商會、廣東會館連任董事等。當同業人士之間有糾紛時,多會請他出面調停,許戊泉以爲人正直、處事公正果敢而聞名。他作爲四海通銀行襄理,服務金融界,直至87歲前兩年才退休。
許戊泉刻苦經營,勤儉持家,置下許多房産,並購置大片土地。許雪翹還記得阿公在實龍崗上段的園林,種植大片果樹,還有兩個大魚塘。60年代新加坡建國初期,政府征用土地搞國家建設時,許戊泉選擇了不要政府賠償。這一大片土地成爲今天的羅弄泉1-3(1-3 Lorong Chuan),及在此範圍內建起的“泉(Chuan)”區域:Chuan View,Chuan Link,Chuan Terrace,Chuan Place,Chuan Drive,Chuan Walk,Chuan Close,Chuan Lane,Chuan Garden。還包括羅弄泉地鐵站(CC14 MRT Lorong Chuan),公寓Chuan Park和The Chuan及商場等諸多公共設施。這片土地從實龍崗到宏茂橋;從布拉德爾路到CTE以東;從高速公路到地下鐵;從私人住宅到商廈。其貢獻無法以數字計算。
以許戊泉命名的道路
許戊泉自1931年當選爲潮州八邑會館的董事開始,一直都投身社區服務,終身貢獻于新加坡華人民衆的公共利益,福祉後人,值得新加坡人敬仰與紀念。
02《阿公之路》的成書、影響及意義
許雪翹近照
許雪翹,是許戊泉新加坡夫人所生長子許應榜之女,在其七個孩子中排行第四。許應榜于1960年不幸被暴徒殺害,許雪翹與許戊泉及許多叔叔姑姑,在阿公東海岸路上段的大宅一起共同生活了20多年,深受阿公的言傳身教,在完成大學教育後,投身教育事業。許雪翹退休後,潛心收集有關阿公的資料,花費了長達10年時間。許戊泉是一位非常低調的紳士,處處含蓄謙讓隱忍,因此留下可考證的資料不多,許多資料上有許戊泉的照片,卻沒有留下文字記錄,有些照片甚至都沒有他的名字。許雪翹意識到,如果她不去做這個承上啓下的傳承工作,除阿公的業績不爲人知,恐怕他傳承的精神也將化爲虛無。因此她下決心要寫一本阿公的書,爲後人留下一些曆史記憶,把阿公的精神傳承下去。
2014年,許雪翹完成研究阿公的資料以及關于書籍的規劃和編寫後,完全靠自己編輯了一本以曆史照片爲主的紀念冊。這是一本特殊的紀念冊,撰寫了許戊泉的主要業績,完整保存了他爲新加坡留下的精神遺産。這是一位在新加坡取得顯著成就的先驅者,像那個時代一大批遠見卓識的先賢一樣,他們對宗族、社會和國家的巨大貢獻,成就了今天的新加坡。
2015年,許雪翹整理好介紹許戊泉家庭及社會生活爲主的家族故事,兩冊《阿公之路》終于完成。回憶這個過程,她感慨萬千。首先是收集材料最困難,許多老人已經不在了,所訪問的協會,他們提供的材料,多以文言文做資料記錄。許雪翹花了大量時間思考如何展示這些收集來的材料,最終她以家庭相冊形式呈現這套書,取得巨大成功。此舉不僅家庭成員受益,也讓閱讀這套書的協會及個人都對當時的曆史事件、先賢的創業與貢獻有了非常清晰的了解。
許雪翹將一部分書作爲重要的曆史資料,贈予了潮州八邑會館等協會;捐獻了一套給新加坡國家圖書館,圖書館將這套書進行了編號。這些書目前收藏在國家圖書館底11層李光前圖書館,圖書參考號(201121519),書架參考號(338.092 Koh)。令許雪翹非常驚喜的是,她的叔叔、阿姨、兄弟姐妹,以及許氏家族的下一代,也因此書又再一次取得聯系。特別是新加坡祖母和中國祖母家族的後代及親戚,也建立了更緊密的聯系,使整個家族互相之間都增進了了解。
許雪翹兄弟姐妹與父母合影,左邊第四個是許雪翹
許雪翹感悟到傳承的意義,不僅在于記錄先賢的功業事迹,更重要的是使後裔有所榮耀,更有所學習與傳承。許戊泉一生遵循孔子思想:“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忠、孝、廉、恥、勇”,重視華族文化教育與傳承。這套英文書清楚闡述了許戊泉所珍視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作爲家庭凝聚力的寶貴資源,許雪翹的兄弟及衆多堂、表兄弟姐妹們甚至把它作爲教養、價值觀與華族傳統文化學習的範本,並在每年農曆大年初三年度家庭大團聚午餐上,對下一代年輕人進行有獎問答。
許戊泉有許多感人的小故事充分展示了仁義、孝道、勤奮、節儉。許戊泉有一雙鞋穿了16年,只有過年時才拿出來穿。全家住在東海岸路上段的大宅時,許戊泉住的房間是整棟房子25間居室裏最小的一間。雖然家裏有管理花園的工人,但華人新年前,整座花園裏幾百個花盆,他都親曆親爲一個個清洗。孫輩從小耳濡目染,也都幫阿公做這做那。阿公給孩子們講,他早年做小生意時,只有賣掉當天的貨,賺夠一天的錢時,才會買一小塊紅燒鴨胗犒勞自己。許戊泉善于儲蓄,從不亂花一分錢,從未休過長假,出國公幹之余就算休假。許戊泉勤勉工作至87歲,去世前已年近90歲,仍每天在花園裏勞動。
許戊泉童年的悲苦,並未影響他厚待他人。即使寄人籬下、遭受刻薄待遇,他也會湧泉相報。他每年都祭拜“hia-sor”兄嫂,對待家裏的工人,更像待自己的家人,不僅給他們在花園裏蓋上房子,還讓他們全家入住,與自家孩子一起讀書玩耍。家裏華族、馬來族、印族員工都平等和諧地生活在一起。許戊泉特別關心社會底層人士,爲初到新加坡的新移民提供食物與住所,捐資出力,贊助辦學,支持男女平等受教育的權力,深得民心。許戊泉去世時,葬禮非常隆重,除他生前服務的機構紛紛前來送行,周圍鄰裏組成的送葬隊伍一直從住家排到墓地,路邊站滿默默地爲他送行的群衆。
許戊泉先生的葬禮
許雪翹從小在祖父身邊長大,深知祖父的成功來之不易。阿公善于儲蓄,勤儉內斂,才能在關鍵時刻投資並擴大生意。在別人看來的幸運,其實蘊涵著無數隱忍與耐勞。許戊泉那一代人,低調謙卑的非常多,他們共同的精神面貌就是艱苦奮鬥,默默無聞地服務與奉獻社會,在國家需要時貢獻出土地與財産。正是這樣一批先賢“人人爲我,我爲人人”的人本主義精神,形成了今天新加坡人海納百川,自強不息的精神。
03 走阿公的路 繼續奉獻傳承
許戊泉家族合影,中間坐者爲許戊泉
阿公許戊泉非常重視教育,在他的引領下,家族中出現了一大批教育工作者。晚輩們都謙虛地認爲,比起阿公他們那代人對教育事業的付出與貢獻,實在是微不足道。其中,許雪翹的七姑許崇心與姑丈黃偉光都是教師,黃偉光曾是新加坡現任總理李顯龍高中四年的班主任。除此,七叔、五姑,許雪翹及幾位姐妹,還有好幾位表親及他們的孩子等一大批晚輩,都是新加坡教育部屬下各類學校的教師。其中從小得到許雪翹母親照顧長大的七叔許應彬(Koh Eng Pin),向阿公曾做校董事主席的義安理工學院捐贈助學津貼和獎學金。阿公的路,後裔們一直在堅定不移地走,相信阿公一定非常欣慰地看到許家晚輩正在實現著他童年的夢想。
許雪瓊、許雪翹、許雪燕三姐妹都是非常有成就的教育工作者,其中姐姐雪瓊在八特禮中學工作了20年多年。妹妹雪燕在丹絨加東女校工作6年後,一直在新加坡教育部課程發展署工作,退休前做到助理署長。雪翹在新加坡國立大學獲得藝術學士學位,並在英國巴斯大學獲得教育碩士學位、美國南加州大學取得科學、教育碩士學位。爲把教學工作做得更好,許雪翹申請無薪假期或半薪自費留學,不斷提升自己。她先後在維多利亞學校、淡馬錫初級學院、丹絨加東女校任教,後又調至尚義中學、永康中學、德景中學任校長直到2003年退休,爲新加坡的教育事業服務了整整33年。
許雪翹認爲新加坡的教育系統是世界上最好的教育系統之一,現在仍不斷做出改變以跟上時代,滿足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新加坡本土教育注重保留與文化相關及有用內容。英美與新加坡對比學習後,許雪翹認爲:新加坡所使用的英國體系優勢在于,小學、中學和大學預科階段的教學非常強,更注重學習內容,學生可爲GCE的A水准考試做好充分准備。美國教育系統更注重學習過程,對于人的成長,這種教育在成人生活中更重要。兩種系統充分結合的教學方法是新加坡的長項,比如新加坡注重牢記一些公式及科學信息,這樣能提高處理信息的速度,比那些仍在處理信息的人更快地找到解決方案。
許雪翹未婚,她把一生嫁給了自己所熱愛的教育事業。許雪翹目前與另外兩個未婚的教師姐妹住在一起。在Covid19疫情前,每周爲兄弟姐妹和他們的孩子做四次飯。大家庭生活慣了,兄弟姐妹感情非常深厚。通常二姐雪芬會計劃菜單,如潮州菜或娘惹菜。許雪翹母親在世時,非常注重子女及家庭成員的飲食,曾特別專門學習過娘惹菜系的烹饪,雪芬跟母親系統學習過,也非常擅長烹饪。疫情期間不允許大型家庭聚會,他們就分成小組,繼續與兄弟姐妹及孩子們小型聚會。家人的親密相處,孩子們自然而然地學會與他人相處之道。這樣成長起來的孩子,更具有生活的能力,更能感受愛與懂得付出愛。
許戊泉後人聚會(攝于2020年華人新年)
許雪翹和其他的兄弟姐妹們,除給家族的年輕人提供各類幫助外,她還定期爲青少年發展部做義工。許雪翹計劃在不久的將來,出版華文版《阿公的故事》,同時也在繼續整理阿公的資料。比如端蒙學校留下來的資料,出英文版時,她還沒有搜集到,因此還可進一步完善。許戊泉生前也收集過一些手工藝品、家私等。許雪翹未來可能出版一本關于阿公收藏品的書,因此發掘出一些鮮爲人知的收藏品故事也未可知。
(作者爲本刊特約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