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在新加坡帶娃
這個媽媽的教育方式卻很不一樣!
這位來自廈門的媽媽
選在疫情最嚴重的2020年
獨自帶著16歲的兒子和9歲的女兒
來到了新加坡
就讀最好的國際學校之一
她,曾經的記者、新教育機構創始人
爆款野外自然課程設計者
舉家搬國、從頭開始、步履不停
在這座小島尋覓新的生活……
“另類”媽媽
林婉婷
即便是2019年底爆發的新冠疫情,都不能阻止她帶娃來新加坡求學的腳步,兩個孩子現在就讀于本地綜合排名第一的國際學校。
她,一邊陪娃,一邊上課考證,最近專心于課程設計。
誰能想到兩年前,她還在廈門經營著自己的書房……
網紅閱讀空間創始人
長頸鹿書房不僅是爲了讓孩子看書,更致力于讓大人一起加入閱讀隊伍。
書房還定期舉辦沙龍,讓大家聚在一起分享好書心得。
婉婷認爲父母是孩子的榜樣,要培養孩子愛閱讀,愛學習的習慣,自己便要以身作則。
打造廈門首個爆款
戶外自然課程
除了推廣閱讀,她還設計了許多趣味性十足的課程,讓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寓教于樂。
成功打造了廈門第一個爆款戶外自然課程,成立“長頸鹿自然學校”、“長頸鹿父母成長中心”,共同創設“知道思考力”邏輯思維課程。
觀察昆蟲
戶外故事會
夜晚
生態觀測
野營課
對于自己孩子的教育,她更是“運籌帷幄”,爲他們“定制”了一套路線,從幼兒園便開始規劃。
包括來新加坡讀國際學校,也是她計劃之內的一件事。爲此,她數度來新加坡考察。
兄妹倆
婉婷和女兒
新加坡國際學校
兄妹新生活
許多國內讀過書的孩子,初到新加坡,會明顯感到文化差異,並且感到不適應。倆兄妹卻沒有這個問題。
兒子廈門的
國際學校
女兒廈門的
國際學校
因爲兩個孩子在廈門上的就是國際學校,大兒子當時連續幾年拿到校長獎,成績優異。
所以到了新加坡的國際學校後,孩子們對于語言和環境,適應得比較好。要說有什麽不適應的?就是他們的中國胃。畢竟,廈門美食是數一數二的。
國際學校VS政府學校
哪個更好?
很多人媽媽在選擇學校時,都會糾結,究竟是政府學校好,還是國際學校好?
她的經驗談是:兩者各有所長,很難簡單地評價公辦學校好還是國際學校好。重要的是要真正地了解自己的孩子,同時也充分地了解學校,而後綜合孩子自身情況、父母教育理念與學校理念一致程度、家庭經濟決策優先級等因素,做出最合適孩子和家庭的選擇。
她選擇國際學校的原因:
因材施教,真正以學生爲中心的素質培養與能力學習
她選擇到新加坡的原因:
更國際化的環境,更廣闊的視野,更充分的信息獲得
她選擇UWC的原因:
全球視野,多元包容,人文關懷,成熟穩健
(新加坡UWC國際學校)
婉婷說起這一切,條理清晰、娓娓道來。很期待在直播間裏,欣媽 VS 婉婷一起探討,國際學校和政府學校的不同。(參與方式見文末)
不論是學習教育上,還是兒童心理上,她都很有研究。
作爲媽媽……
身爲一個職業女性 爲何選擇成爲2寶媽媽?
她說,一直記得當時的動力:覺得一個孩子太孤單了,想讓老大有個伴。
妹妹出生時,哥哥7歲。盡管之前做了很多鋪墊和思想工作,他還是會些傷感,也會因爲父母的陪伴沒有以前多而有失落。
婉婷找了一個晚上跟兒子聊了很多。她印象最深刻的一個畫面是對兒子說,“你知道我們爲什麽要再要個孩子嗎?因爲,爸爸媽媽總是會老去,有一天會離開這個世界,我們希望,到那個時候,世界上有一個和你血脈相連的人,和你有很多共同的美好回憶,相扶相持……”
哥哥聽到這裏,一下子眼淚流出來了,感覺他真的理解了父母的用心。
如何能夠一碗水端平? 多娃家庭的煩惱
在兒子上一年級時,婉婷陪著他做作業。教孩子做作業時,難免內心冒火,恨鐵不成鋼,語氣也重。這時候,阿姨抱著妹妹進來了。看到才幾個月大的妹妹,婉婷的臉上立刻堆出了笑容,甜蜜蜜地叫:妹妹啊~~
過後,每當她想起這個畫面,想到這個前後幾秒“判若兩人”的媽媽,再體會一下哥哥當時的心境,覺得老大真是不容易。
也有老二不容易的時候。因爲有個非常優秀的哥哥,妹妹心理壓力很大。
她經常會問:我有什麽地方做得比哥哥棒嗎?媽媽更愛哥哥還是更愛我?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就需要陪妹妹去經曆一趟發現之旅,發現自己的優勢,建立自己的信心。
關于這個話題,婉婷也會在直播間跟大家分享更多。
創業女性
從記者到教育實踐者
忙碌的育兒生活之余,她也是個優秀的教育者,並且打算在新加坡也嘗試公益活動。
給8-11歲孩子的古詩詞讀書會 給6-8歲孩子的情緒素養繪本沙龍 但婉婷在生活和職業的探索上,並非一帆風順,她也面臨了很多至暗時刻。
學業上,大學專業從經濟學,轉爲法學。職業上,在上海教育電視台當了10年的記者的婉婷,突然急轉彎,開起了書局,繼而開辦課程。
期間,她不僅放棄了上海戶口,還兩度辭職做全職主婦。現在,她拖家帶口、離鄉背井,從零開始。 創業女性背後的酸甜苦辣,也只有婉婷自己知道。
在她最艱難的時候,家人的身體健康、親密關系都面臨巨大考驗。借助專業心理醫生的力量,通過一次次的心理咨詢,通過連續多年的持續學習與成長,最終才走出了低谷。
(廈門創新教育分享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