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阻斷冠病蔓延,我國前年實施爲期兩個月的病毒阻斷措施。本地研究發現,阻斷期結束後,仍有相當一部分孩童長時間停止戶外活動,一年後他們的身體質量指數(BMI)都有所增加。
楊雅晴(12歲)的體育課和周末的英式女籃練習都在阻斷措施期間暫停。她與家人以往每兩周會到公園騎腳踏車或散步,疫情以來這些戶外活動的次數銳減至每兩三個月一次,社區病例飙升時則完全取消。
母親陸彩玉(52歲,金融經理)說:“由于無法進行戶外活動,女兒的主要活動是繪畫或者和朋友玩線上遊戲……我們也會在網上找運動視頻,每天嘗試鍛煉15分鍾,但開學後這項運動也減少了。”
隨著生活習慣的改變,楊雅晴的體重從原本的32公斤增至36公斤。陸彩玉希望英式女籃活動恢複後能鼓勵女兒重新開始鍛煉,在安全的情況下恢複更健康的生活習慣。
楊雅晴參與了一項由新加坡科學研究局(A*STAR)新加坡臨床科學研究院(SICS)、竹腳婦幼醫院和國大醫院聯合展開的研究。
研究對象是9歲至10歲的學齡兒童以及1歲至4歲的學前兒童,共585名。展開調查的時間分別是在阻斷措施結束後的2020年7月至9月間,以及一年後的2021年6月。
小學生停止戶外活動 BMI平均增0.57
研究發現,在參與調查的孩童中,178人(30.43%)在阻斷措施結束後的一至三個月內仍完全停止戶外運動或遊戲,這包括三分之一的小學生和近四分之一的學前兒童。阻斷措施結束一年後,停止戶外活動的小學生BMI平均增加0.57,學前兒童則上升0.07。
帶領這項研究的科研局首席調查員黃彥豪博士說,本地的病毒阻斷期很短,大多數活動之後就已恢複,但仍有不少兒童暫停所有戶外活動,導致他們的BMI增加。這是目前唯一能顯示疫情期間的行爲變化,如何對兒童的BMI産生長期影響的研究。
由于研究結果表明兒童在疫情期間停止戶外活動與BMI增加有關,而且他們並不會在結束封鎖後自然恢複到正常的活動水平,因此研究團隊建議采取幹預措施,確保兒童在解封後恢複適當的戶外活動,否則長此以往可能加劇兒童肥胖問題。
研究人員指出,兒童肥胖和成人肥胖有密切關系,保健促進局在2017年進行的調查發現,約七成超重兒童長大後患有肥胖症,而肥胖症同糖尿病、高血壓和心髒疾病都有關聯。衛生部的調查也顯示,學齡兒童的肥胖問題最近幾年有持續上升的趨勢。
新加坡臨床科學研究院流行病學家岑嘉旂指出,室內活動不足以取代戶外活動,尤其對年紀較大的孩子,“因爲戶外活動與許多其他好處有關,包括更好的睡眠、學習和社會情感的發展”。
竹腳婦幼醫院兒科內科部內分泌科服務主任兼高級顧問葉國平教授說:“持續倡導兒童參與戶外體育活動可預防慢性病,提升國民健康。竹腳醫院近期推出的《新加坡幼兒24小時活動綜合指導方針》也強調了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