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爭爆發後,原本已開始緩解的全球供應鏈再受幹擾,加上中國因新一輪疫情采取封鎖措施,供應鏈壓力預料今年內不會改善。
花旗集團全球首席經濟師席茲(Nathan Sheets)在最新報告中指出,俄烏戰爭會讓供應鏈壓力減緩的速度慢下來甚至倒退。“我們之前預計情況今年內會有改善,目前看來太過樂觀。”
英國海運研究機構克拉克森斯研究(Clarksons Research)也指出,俄烏戰爭加上中國因疫情進行封鎖,全球物流和供應鏈受到的擾亂依然很普遍,整體港口堵塞程度仍然高于去年,某些集裝箱船隊的堵塞程度正在攀向之前的高峰。
全球船運運費指數攀升 集裝箱碼頭堵塞情況嚴重
該機構的全球船運運費指數ClarkSea指數,上周五攀升到每日4萬1377美元,只比2021年10月的12年最高水平低3%。
集裝箱碼頭的堵塞情況尤其嚴重,克拉克森斯的集裝箱碼頭擁堵指數從一個月前的33.7%升至35.2%,這指數衡量的是全球集裝箱運能當中靠港的比率。這是因爲受到俄烏戰爭帶來的營運沖擊,例如海關檢查。不過這還是低于去年10月的高峰37.5%。
花旗的全球供應鏈壓力指數今年頭兩個月稍微滑落,但仍顯示全球供應鏈承受巨大壓力,去年下半年爲供應鏈帶來壓力的因素依舊揮之不去。
這個指數的三個主要部分:運輸成本、全球采購經理指數(PMI)和庫存壓力當中,運輸成本和庫存壓力最近出現回彈。
席茲說,即便在俄烏沖突開始前,疫情和油價兩大因素依然受到極大壓力,奧密克戎病例過去幾個月激增,原油市場本身緊縮,地緣政治風險更是擡高了溢價。
本地船運咨詢服務公司船狂(ShipsFocus)創辦人蔡財寶接受《聯合早報》訪問時說,整個供應鏈緊張問題還沒緩和下來,就遇上俄烏戰爭和中國疫情兩大事件,綜合海運運費指數和新造船價格已經攀高。
中國深圳鹽田港口上周起關閉,這個港口處理大約四分之一的中國對美出口貨物,大多數工廠和倉庫在過去一周被令關閉。深圳上周五解除部分封鎖,但市場對港口堵塞問題的看法還是不樂觀。
航運分析機構Vespucci Maritime首席執行官延森(Lars Jensen)在領英上發文指出,去年當鹽田港口因疫情關閉時,對貨運的幹擾程度相當于蘇伊士運河堵塞影響的兩倍。
蔡財寶說,中國港口的入港手續變得更複雜,船只去到中國會停留一段長時間,因此許多船東不願意把船開往中國,運費也顯著上漲。此外,原本就緊缺的集裝箱問題又加劇,因爲許多集裝箱滯留在中國港口。
他預料供應鏈問題無法在短期內緩解。
環通物流集團(Pacific Logistics Group,簡稱PLG)商務總監林寶傑受訪時說,因俄烏戰爭而減少的國際空運路線已有1610萬公裏,嚴重限制空運能力,船運路線同樣受影響,這也導致空運和航運得采用更長的路線,耗費更多燃油。雖然中國主要港口保持開放,但交通堵塞情況在惡化,一些集裝箱船改道航行。
他說,加上國際對俄羅斯石油與天然氣的制裁,公司的運輸成本已經上漲三成,並准備迎來又一輪的運費上漲,目前運費已經比疫情前高五倍。“這些沖擊若持續下去,運費今年會持高或進一步攀升。”
席茲認爲,短期內企業或可通過現有庫存來緩沖供應鏈的沖擊,之後才會感受到全面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