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發局昨天發表的初步數據顯示,若不包括生物醫藥制造業,2月份的制造業産值爲16.8%。表現遠超市場預期。彭博社較早前收集的經濟師中位數預測是同比增長6.3%。
電子業和生物醫藥業取得增長,推動我國2月份的制造業産值連續第五個月擴張,同比增加17.6%,是八個月來的最高增速。
新加坡經濟發展局昨天發表的初步數據顯示,若不包括生物醫藥制造業,2月份的制造業産值爲16.8%。表現遠超市場預期。彭博社較早前收集的經濟師中位數預測是同比增長6.3%。
經季節性調整後,制造業産值較1月份增加16.6%。若不包括生物醫藥制造業,則增長12.3%。
在各類制造業當中,電子業的表現最佳,同比增長32.4%。各個領域普遍取得增長,尤其是受益于5G網絡和數據中心強勁需求而增長39.4%的半導體;整體電子業在今年首兩個月同比增長15%。
華僑銀行首席經濟師林秀心說,去年2月的制造業産值處于低位,因此與今年同期相比的差距甚大。
“今年首兩個月的制造業産值同比增長9.4%,但接下來數月漲勢可能趨緩,因爲俄烏戰爭開始拖累供應鏈,以及進口主要配件和原料的價格上漲。”
大華銀行經濟師顔聖充指出,全球貿易複蘇也是推動我國制造業發展的原因之一,尤其是全球對半導體和生物醫藥的需求。
另外,多個國家逐步開放邊境讓飛機維修與翻修活動增加,這也有助于支撐制造業。
生物醫藥業在2月增長25.3%,制藥領域擴張46.7%,這要歸功于生物産品和活性藥物成分産量增加。
一般制造業同比上升12.6%,其次爲交通工程業(4.5%)和精密工程業(1%),化工業則下跌2.7%。值得關注的是,飽受冠病邊境限制打擊的航空業上漲11.3%。
我國第一季國內生産總值是今年經濟情況的重要指標,馬來亞銀行證券經濟師蔡學敏和李主禮預測,今年首季經濟會增長4.5%,稍低于去年第四季的6.1%,以制造業的增幅最大,但增速可能遜于過去六個季度。
“中國采取的封城措施導致供應鏈中斷,以及俄烏戰爭使外部需求放緩對我國制造業和出口的打擊,料會在3月和下來幾個季度更爲明顯。我們維持全年國內生産總值增長2.8%的預測,低于政府預測的3%至5%。”
野村經濟師帕拉修裏斯(Euben Paracuelles)和文納奇(Charnon Boonnuch)較爲樂觀,他們認爲經濟産出最早可能在今年第一季恢複到疫情前水平,而全年經濟會增長4.4%。他們認爲,俄烏戰爭引發全球經濟放緩對我國的影響不大,加上我國放寬冠病防控措施和開放邊境,之前受到冠病影響的領域將會複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