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一個緊跟西方步伐的小國。
18世紀中葉,英國殖民主義在印度進行擴張,他們也加強與中國的貿易,爲了方便船只的停泊與維修,英國急需找到一個港口,很快,英國就相中了新加坡的位置。
1819年,英國就在新加坡建立貿易站,對來往的商船進行補給以及中轉,1826年,新加坡、馬六甲、槟城成爲英國的海峽殖民地,由英屬印度當局進行管轄,而新加坡也在隨後成爲海峽殖民地的政府所在地,1867年4月1日,海峽殖民地正式成爲英國的直轄殖民地,由英國直接管理,不再被英屬印度管理。
隨著工業革命的發展,國際貿易也開始迅速發展,而伴隨著蘇伊士運河的開通,大大方便了亞歐之間的海上貿易,而新加坡位于馬六甲海峽的關鍵位置,是東西貿易船只來往的重要停泊港口,到了19世紀末,新加坡的繁榮程度堪比西歐的發達地區。而經濟發展也吸引著移民,其中華人占據絕對的主導地位,其次就是馬來西亞人,外加一些其他歐洲人口,這就是新加坡人口結構的構成,一直到現如今,這個人口結構也沒有發生本質的變化。
英國在看出新加坡的戰略位置之後,一直對新加坡極爲重視,一戰結束後,英國爲了加強對新加坡的控制,不惜斥資五億英鎊修建一個海軍基地,甚至丘吉爾還稱新加坡爲“東方的直布羅陀海峽”。得益于英國的重視,新加坡借助有利的地理優勢,發展也是欣欣向榮。
二戰的爆發打亂了英國人的部署,因爲日本早就對東南亞觊觎在心,畢竟東南亞的天然資源豐富,這能夠給日本提供大量的戰略物資,所以,日本在1942年2月就占領了馬來亞半島,新加坡也不可避免被日本統治。
1945年8月日本戰敗投降,9月英軍就回到新加坡,再次對新加坡加以控制,1946年4月1日,新加坡再次成爲英國的直轄殖民地,只是此時新加坡對英國的態度已經發生微妙的變化。
在日本進駐之前,新加坡其實一直對英國是極爲順從的,在他們看來,英國人能夠保衛他們的安危,沒曾想,日本人的到來卻讓他們意識到原來英國人也並不見得能夠靠得上,他們也並非戰無不勝。正是在淪陷期遭遇到日本黑暗的統治,讓新加坡人開始不斷覺悟,他們意識到得靠自己來保衛新加坡,指望別人都是不現實的,正是這種思想的變化,也讓新加坡一步步走向獨立。
進入上世紀50年代之後,英國開始賦予新加坡更大的自治權,到了1959年,新加坡取得了完全自治,就在當年5月,新加坡第一次大選舉行,隨後新加坡成立了自治政府,李光耀成爲首任總理。
1961年5月,馬來亞首相東姑阿都拉曼想要把新加坡、馬來亞、文萊、沙撈越和北婆羅洲聯合起來組成聯邦,李光耀就在新加坡展開全民投票,最終新加坡71%的人投票表示贊成。于是,在1963年9月,新加坡正式脫離英國,加入了馬來西亞聯邦。
但是,在加入馬來西亞聯邦之後,新加坡卻顯得格格不入,他們與馬來西亞政府在治國方針上存在極大的分歧,隨後新加坡又爆發種族暴亂,這使得新加坡與馬來西亞的矛盾越來越突出。這種局面下,馬來西亞就擔心新加坡華人會影響到馬來西亞的政治和經濟環境,而在他們看來,解決這一問題的途徑就是將新加坡獨立出去,以此來保證馬來西亞的穩定。
于是,1965年8月9日,馬來西亞國會以全部贊成票的方式同意將新加坡驅逐出馬來西亞聯邦,隨即,新加坡脫離馬來西亞,成爲一個獨立的國家。
一
新加坡的地域面積極爲狹小,所以在獨立之後,首先要做的就是得到國際的承認。
實際上,國際上也對新加坡能否持續存在下去存在著極大的懷疑,畢竟新加坡存在的問題也不少,無論是主權糾紛,還是土地以及資源的欠缺,都可以壓垮這個剛剛獨立的小國家,所以在新加坡成立初期,失業率高達12%,但是新加坡並未被眼前的困難所嚇到,在李光耀的帶領下,新加坡開啓了一系列的舉措。
首先,新加坡需要獲得國際的承認。爲了讓國際能夠認識到這個小國家,新加坡展開一系列運作,先是在獨立僅僅一個月之後就加入聯合國,並隨後加入英聯邦,到了1967年,新加坡積極參與創立東盟。可以說,新加坡這些反應相當之快,也在國際上混個臉熟,這些露臉行爲也讓新加坡在國際上得到一定的關注。
另外,新加坡意識到工業對于經濟發展的重要性。1961年,新加坡設立經濟發展局,其目的就是對新加坡的發展制定規劃,然後重視制造業,新加坡隨後不僅成立裕廊工業區,更建立輕工業基地。但是新加坡也面臨著資金的困難,于是他們開始吸引外資進入,並給予外企更多的優惠。正是對工業的重視,新加坡在隨後經濟發展開始有很大的起色。
再者,新加坡借助地理位置成爲東南亞重要的金融和轉口貿易中心。新加坡最大的優勢還是地理位置,作爲馬六甲海峽一個重要的港口,新加坡在殖民時期就已經發展得有聲有色,這是東西貿易所帶來的發展機遇。在獨立之後,新加坡同樣發揮出這一特別優勢,很快將新加坡打造成東南亞的轉口貿易中心,在此在此基礎上,新加坡又快速發展金融業和物流業,這一舉讓新加坡發展實現質的變化。新加坡不僅成爲當時的“亞洲四小龍”之一,更讓國內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有了大幅提高。
但是,新加坡並非沒有危機,相反,新加坡面臨最大的問題就是國家安全。
新加坡作爲一個彈丸之地,他的領土決定了他們沒有戰略縱深,他的人口決定了他們的國防力量薄弱,這使得新加坡要想獲得安全與穩定,就必須要有外援。
而在英國退場之後,新加坡就將目光放在美國頭上,因爲李光耀意識到,美國在東南亞勢力的加強必然會給新加坡帶來機會,如果能夠依附美國,新加坡的安全就能夠得到保障。
李光耀的關注點還是很准的,美國在成爲東南亞主導力量之後,就需要一個控制東南亞的基地,而新加坡就成爲美國最好的選擇。
爲了進一步加強與西方國家的聯系,新加坡主動切割中華文化,從60年代開始,新加坡就強制性推行英文教育,並對漢語教育進行打壓,可以說,李光耀的“去華政策”格外堅決,因爲他早就堅定帶領新加坡“脫亞入歐”。所以,他才從文化方面下手,從根源上去親近西方,擺脫亞洲的影響。
正是李光耀堅決的“去華政策”,導致現如今新加坡大多數人已經不會漢語,年輕一代中的新加坡人對中國已經徹底沒有了故土之情。可以說,新加坡的這一抉擇,也讓他們徹底進入西方國家的圈子,成爲一個典型的西方資本主義國家。
正是新加坡在文化上就主動靠近西方,他們就主動加強與美國的聯系。其實在越南戰爭時期,新加坡就成爲美國軍用物資的集散中心,甚至新加坡主動將軍事基地和港口都提供給美軍使用,他們的目的就是想借助美軍來保護自身安全。
所以,在1973年美國決定從越南戰場撤兵時,李光耀是相當不開心的。
二
但是,李光耀既然認准了美國就是新加坡最大的依靠,那麽他就會不顧一切堅定與美國進行綁定。
1989年,在得知美國將要從菲律賓蘇比克灣撤走時,李光耀立即行動,前往日本對駐日美軍進行訪問,隨後新加坡就向美國提供巴拉望港和巴耶利達機場。新加坡的投其所好成功讓美軍留在了東南亞,這也保證了美軍能夠在南海周邊存在,而這也對我國産生了巨大的威脅,畢竟美國艦艇能夠隨意來到南海進行挑釁。
其實,李光耀的這種選擇也是必然,既然他們將身家性命交給了美國,那麽他們就將中國視爲對手甚至威脅,他們就選擇借用美國力量來平衡中國。這可以說是新加坡的無奈之舉,其實也是他們的無恥之舉。
在留住美軍之後,李光耀還不忘對外炫耀:“只有美國第七艦隊留在東南亞,我們和中蘇的交往就會輕松自在的多”。
很明顯,新加坡就是借助美國保證他們的安全,並且以美國爲籌碼對周邊國家制造壓力,以此來獲得更大的存在感以及實實在在的利益。從這個角度來看,李光耀著實是有幾把刷子,而且這一策略的確讓新加坡獲利無數。
進入21世紀以來,新加坡的“親美路線”一直很堅定,只是隨著中國的崛起,新加坡也感受到一定的壓力,這種局面下,新加坡就開啓了兩手准備:
第一,積極參與美國的亞太政策。
2011年,美國中東戰略宣告失敗,于是他們改變戰略重心,宣布“重返亞太”,這一戰略的宣布,立馬讓新加坡如同打了雞血。在他們看來,美國的戰略東移,那麽新加坡就迎來極大的機會,畢竟美國肯定會利用新加坡有利的地理優勢,這樣新加坡勢必會借助美國擡高自己的地位。
所以,美國針對中國的一系列戰略,新加坡要麽在暗裏配合行動,要麽在國際上爲美國搖旗呐喊,其目的都是讓美國對自己更加器重。于是,在後來的美國的一系列針對中國的行動中,諸如“TTP協議”、“南海仲裁案”等,我們總是可以看到新加坡的身影。
當然,與美國綁定也是爲了維護自身的利益,新加坡此舉本來是無可厚非,但是新加坡卻一而再再而三針對中國,這種舉動卻是並不高明的。新加坡爲了自身的利益,甘做美國的狗腿子,這已經充滿了低三下四的味道,而且,利用美國來遏制中國,這純粹是給自己找麻煩。
第二,在遏制中國方面不遺余力。
新加坡積極迎合美國的決策,其目的也是在遏制中國。新加坡在根源上就對中國充滿了不信任,當然這是李光耀的起步所決定的。新加坡遏制中國只是爲了進一步與美國綁定,可是這一決策必然會讓他們蒙受巨大損失。
進入21世紀之後,中國的發展速度已經相當之快,國際影響力也隨之水漲船高,對外貿易也更加頻繁,這實際上是新加坡最好的發展契機,因爲中國商船經過新加坡的港口也會給新加坡帶來巨大的商機,但是新加坡政府卻並未利用中國崛起的契機,反而是擔心中國崛起給新加坡帶來不利。實際上,這是新加坡的反華慣性在作祟,所以,他們在對待中國也充滿著敵視。
爲了遏制中國,新加坡不惜在南海問題上說三道四,種種舉動讓新加坡享受著高高在上的優越感,似乎他們都將自己當作超級大國,實際上,新加坡的種種對華策略必然讓他們承受著巨大的損失,只是目前中國還沒騰出手腳,一旦中國騰出手腳,勢必會狠狠教訓這個不知天高地厚的撮爾小國。
三
實際上,新加坡的國家地位就決定了他們主要多方面遊走,甚至說多方面討好。
作爲一個戰略位置至關重要的地區,新加坡如果失去了美國的庇佑,必然會被周邊國家給生吞,同樣,新加坡在發展方面卻也越來越需要中國,所以,他們對于中國的舉措也顯得矛盾。在維護美國的利益之時,新加坡會毫不猶豫配合美國加大對中國的圍堵和遏制,但是從自身利益出發,新加坡又需要對中國,所以他們也會討好中國,這是他們處境的必然選擇。這也是新加坡的一種生存之道,在大國之間的狹縫獲取發展空間。
新加坡的親美路線就注定了他們對中國存在著不小的威脅,衆所周知,中國是馬六甲海峽第一大使用國,每天經該海峽的船只中有60%來往中國,中國進口石油量的80%以及進出口物資的50%要經過馬六甲海峽。而新加坡則處于馬六甲海峽的關鍵位置,一旦美國在此設障,直接威脅到中國的能源安全,這也是所謂的“馬六甲困局”。
中國從來都是正面應對困難,既然新加坡利用馬六甲海峽給中國施加壓力,那麽中國也不毫無畏懼,在2016年,也是中美關系最緊張的那一年,同樣也是南海問題始終熱度不減的那一年,中國與馬來西亞直接推出重量級合作項目,那就是在馬六甲海峽打造皇京港。
可以說,這一項目的推出直接讓新加坡消停了好久,他們這才感受到中國是要動真格的,因爲皇京港一修建成功,勢必會削弱新加坡的戰略作用,到時候中國的貨輪油輪在皇京港補給,必然會讓新加坡蒙受巨大損失。
在2017年以後,新加坡對中國的態度開始有所扭轉,不僅在國際上給予中國一些肯定的聲音,更主動開始討好中國。雖然這些舉動只是表面上的,但是也可以看出新加坡對中國還是有所忌憚,只是他們也不可能離開美國,因爲他們的安全還指望著美國的駐軍。
其實,新加坡即便是認識到中國將決定新加坡的未來,他們也很難改變目前的處境,狗鏈子套在脖子上,就那麽容易取下來?更何況這是新加坡自己主動套上去的,他們就必然老老實實被套著!
其實,即便是新加坡對中國的舉動消停了不少,他們與美國之間的聯系依然很密切,在2021年,新加坡派出F-16C/D和F-15SG戰鬥機,在美國關島基地進行了爲期四個月的訓練。當然,新加坡的空軍在關島訓練並不奇怪,他們甚至還會在美國本土駐訓,甚至新加坡空軍有戰鬥機中隊直接加入了美國空軍編制,由此可見,新加坡與美國之間的軍事合作是親密無間的。
進入2022年之後,伴隨著俄烏戰爭的爆發,新加坡再次跟隨美國步伐,亮出自己的獠牙,宣布對俄羅斯進行制裁,很明顯,新加坡的站隊已經非常明確。
新加坡宣布對俄羅斯的制裁也是緊跟著美國,替美國在國際上搖旗呐喊,這也是新加坡的本質,只是大國之間的較量,作爲小國盡量不要摻和,畢竟這會讓自己得不償失。新加坡一個豆大的小國,卻總是在國際上張揚地表現自己,其實也是暴露自己的野心。
其實,新加坡在俄羅斯問題上亮出自己的獠牙,也是我們需要防範的,因爲在未來,我們必然要解決台海問題,到那時候,新加坡極有可能也會跟隨美國上躥下跳,甚至有可能封鎖馬六甲海峽,這都是我們提前要有所防範的。當然,現如今美國海軍在新加坡已經部署著戰鬥艦,戰略意圖可想而知,而新加坡未來的決策也顯而易見。
四
新加坡一直強調不會中美上站隊,實際上,新加坡已經越來越趨向于站隊美國,這其實並不意外。
從新加坡與美國的軍事合作就可以看出他們之間的關系,當然他們在戰略上的合作也是相當深入,在很長一段時間裏,新加坡都是美國在亞太地區的代理人,在針對中國問題上從來不曾手軟,新加坡的表現還不夠直接嗎?
就在最近的敏感時刻,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又主動出訪美國,而且整個訪問時間長達8天。其實這已經透露出不少的信息,那就是關乎到新加坡未來該何去何從!
從對俄羅斯的制裁上來看,新加坡與日本韓國一樣,成爲亞洲地區極少對俄羅斯制裁的國家,而現在李顯龍又對美國進行訪問,其實這說明新加坡極有可能放棄奉行多年的中立政策,全面倒向美國。
只能說,隨著俄烏戰爭的爆發,對美國的沖擊是很大的,這種局面下,美國就需要更多的盟友替他們分擔各方面的壓力,新加坡對俄羅斯的制裁其實也是他們不得已迎合美國的表現,在未來,新加坡必然更加明顯的倒向美國。
新加坡的本質是沒有變的,只是他們以往更多體現在暗中,而現在他們開始在明面上搞事情,這對于我們而言是需要警惕的。實際上,新加坡的決策都是爲了他們自身利益,而隨著中國的崛起,我們也在盡量擺脫新加坡的掣肘,所以我國也在與馬來西亞合作修建皇京港,與巴基斯坦修建瓜達爾港,以及中巴鐵路,還有中緬油氣管道項目等等,這些措施都是盡可能擺脫“馬六甲困局”的影響。與此同時,中國還需要加大在南海上的威懾力,重點防範美國的小動作。
只是,新加坡真要是徹底倒向美國,就意味著他們必然被邊緣化!
堅持原創,我是國際寰宇,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