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興寺
位于石家莊市正定縣縣城
是國內現存時代較早、規模較大
保存完整的佛教寺院之一
隆興寺始建于隋開皇六年(586年),原名“龍藏寺”
宋開寶四年(971年)
太祖祖趙匡胤敕令在龍藏寺內鑄造銅佛
並蓋大悲閣,遂大興土
以大悲閣爲主體的一組宋代建築先後告成
到了清康熙、乾隆年間
又兩次大規模維修和增建
寺院發展到鼎盛時期
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
改龍藏寺爲隆興寺
隆興寺沒有山門
前面僅有一座高大的琉璃照壁
如今照壁前已經是縣城的一條主馬路
路的另一側是三路單孔石橋
之後就是寺院的第一座建築天王殿
圓拱形大門上部橫嵌著康熙皇帝親書的
“敕建隆興寺”金字匾額
兼有山門作用
隆興寺原爲東晉十六國時期後燕慕容熙的龍騰苑
隋文帝開皇六年(586年)在苑內改建寺院
時稱龍藏寺,唐朝改名爲“龍興寺”
北宋開寶二年(969年)
宋太祖趙匡胤來征河東後駐跸鎮州(正定)
到城西由唐代高僧自覺禅師創建的大悲寺禮佛時
得知寺內原供的四丈九尺高的銅鑄大悲菩薩
後漢契丹犯界和後周世宗毀佛鑄錢的兩次劫難
加之聽信寺僧“遇顯即毀,迢宋即興”之谶言後
遂敕令于城內龍興寺重鑄大悲菩薩金身,並建大悲寶閣
開寶四年(971年)興工,至開寶八年(975年)落成
並以此爲主體采用中軸線布局大興擴建
形成了一個南北縱深、規模宏大、氣勢磅礴的宋代建築群
直至清朝康熙年間
形成了東、中、西三路並舉的建築格局
規制日益完善,達到鼎盛時期
清鹹豐八年(1858年)
西路的行宮被天主教堂侵占
中、東兩路建築也是殿閣傾堪,僧堂損漏
寺院遊僧日少,門庭冷落
1961年由國務院公布爲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大覺六師殿遺址
大覺六師殿始建于宋神宗元豐年間(1078-1086年)
原爲面闊七間、進深五間重檐歇山頂建築
金、元、清幾代均有修葺
民國初年因年久失修而坍塌
1900年法國人于隆興寺西南方向拍攝的寺院照片中
看到大覺六師殿牆體和殘存的粱架
由此可知大殿爲庑殿頂
日本學者桑原藏在《考史遊記》
一書中簡記1908年所見
“摩尼殿南有六師殿,不過今已廢圮,化爲一片瓦礫”
還配發一張大殿前檐殘狀圖片
圖片中,懸于明間檐下的“大覺六師之殿”匾額搖搖欲墜
前檐明、次間額枋、橫披和檻框尚存
除柱頭鋪作外,補間鋪作分布密集
用材小且出跳多,頗具明清風格
疑爲清康熙四十二年至四十八年(1777-1783年)
大修時改變了原宋代風貌
此圖爲梁思成拍攝于1933年
1933年,梁思成先生來正定調查古建築時
“殿已坍塌,只剩一堆土丘,高約丈余”
“土丘東偏有高約七尺武裝石坐像”
1953年,文物保管機構成立後,清理了殿址上的廢墟
1964年對台基進行了清整修葺
隆興寺內這座規模最大的宋代建築之失存
無疑是中國古建築史上的一大缺憾
摩尼殿
大殿平面呈十字形
四方正中均 出山花向前的歇山式抱廈
殿身中央爲重檐歇山頂
青瓦補心,綠琉璃瓦剪邊
檐下鬥拱宏大,分布疏朗,柱子粗大
有明顯的卷刹、側角和生起
這樣的結構與宋代《營造法式》相近
在唐宋時期很常見,在明清之後就失傳了
此殿是目前中國古建築中的孤例
摩尼是梵語,意爲珠、寶
佛經上說:“摩尼珠,投入濁水,水即清。”
摩尼殿取此名,取其去濁取清、脫離塵垢、證得清靜之意
此圖爲梁思成拍攝于1933年
1933年4月,梁思成慕名來到正定
“雖在兵荒馬亂之中,時間匆匆,但收獲卻意外的圓滿”
他對隆興寺摩尼殿十字形平面建築格局
四面各出一歇山式抱廈驚歎不已
稱“只在宋畫裏見過”
“與《營造法式》完全相同的鬥拱
和許多許多精美的構造,使我們高興到發狂。”
1933年11月,梁思成攜夫人林徽因女士
一同詳細地校正了舊時圖物,並做了細致測量
稱摩尼殿“重疊雄偉,可以算是藝臻極品
而在中國建築裏也是別開生面。”
1952年,出任清華大學土木建築系主任的梁思成教授
專門利用暑假來到正定
曆時一個多月,繪制摩尼殿整個建築結構
他不顧酷暑,早出晚歸,圖形繪了幾大本
人們說,梁教授你可真下得辛苦啊!
梁思成卻指著大殿鬥拱說
“我這辛苦算得了什麽
繪制祖先的神妙結構也算一種幸福
繪制下來,保存下來,爲後人
爲保存國寶出一份力
也是作爲現代中國人的一份榮耀啊!”
1963年,作爲建國十周年北京十大建築總設計師的
梁思成已是桃李滿天下
至于摩尼殿的建築年代,曆史文獻均無記載
梁思成根據建築形制反複深思後提出
摩尼殿始建于北宋仁宗皇祐四年
即公元1052年
此圖來源于網絡
殿內正中爲釋迦摩尼說法坐像
兩側爲弟子迦葉和阿楠
這三尊彩塑爲宋代原塑
前邊的兩尊佛像分別爲文殊菩薩和普賢菩薩
爲明朝成化年間補塑的
此圖來源于網絡
殿內四壁保有相當數量的壁畫
都是明朝成化年間繪制的
包括佛祖在人世間的曆程、西方極樂世界的繁榮
和人間各種苦難等多方面的內容
此圖來源于網絡
摩尼殿內壁後的五彩塑觀音像,亦稱背坐觀音
據碑文載,此像重塑于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
她一改以往端坐蓮台,手持淨瓶的形象
閑逸自若踞坐正中群峰重巒疊嶂
祥雲萦回缭繞,山泉噴湧的五彩懸山中
頭戴寶冠,帔巾自肩前下垂繞兩臂向外飄起
頭微右側,身稍前傾
左足踏著五彩蓮花,右足屈膝搭于左腿之上
右手繞膝輕撫左手腕部
臉龐秀麗,神態恬靜
細眉之下,鳳目微張,稍下俯視
塑像高3.4米,比例勻稱
姿態優雅端莊,具有溫文的女性風姿
使宗教概念與世俗生活中的典型形象交融一體
被稱爲世界上最美的觀音像
穿過一道牌樓門,迎面高大的亭式建築是戒壇
戒壇是僧衆受戒的地方
有學者曾考證說
此處原爲隋朝建寺時的舍利塔所在
元末明初塔身崩塌
于是明朝中後期在其基址上建造了一座戒壇
此圖來源于網絡
當中供奉的是明弘治六年鑄造的雙面銅佛
面南的是阿彌陀佛,面北的是藥師佛
像身相連,相背而坐
清初時候,北方只有三處寺院有權受戒
分別是北京的雍和宮、五台山的清涼寺和正定的隆興寺
戒壇北側左右各有一座古樸的建築
分別是轉輪藏閣和慈氏閣
此圖爲梁思成拍攝于1933年
慈氏閣內部采用永定柱造和減柱造的做法
特別是檐牆一周的柱子均采用永定柱造做法
爲國內現存宋代建築中的孤例
此圖來源于網絡
閣內二米高的須彌座上
立有高約七米的木雕像
爲彌勒佛形象,或稱“慈氏菩薩”
這尊佛像是還沒有漢化的彌勒佛形象,相當寶貴
轉輪藏閣外表相當普通
但其內部有價值更高的裝置
是直徑七米、八角形的木制“轉輪藏”(即轉動的藏經櫥)
此圖來源于網絡
中間兩根金柱各向左右讓出,其梁架結構
作出由下檐鬥拱彎曲向上與承重梁銜接的彎梁
上層梁則有大斜柱(叉手)的應用
是早期木構建築中的傑作
以前這些經櫥裏都擺滿了經書
和尚或香客推動這個轉輪
每推一圈就相當于念了一遍經書
與藏傳佛教的轉經筒功能相似
這是中國最早、最大的藏經櫥
常盤大定、關野貞拍攝于1918-1924年
1918-1924年,北宋小式木構精品轉輪藏還保存比較完整
蟠龍柱、垂花間懸鏡、內部挂軸佛像、經櫃清晰可見
十多年後,當中國營造學社的梁思成測繪時
只余轉輪藏骨架,佛像、經櫃等全毀
幾株古樹和大量不同時代的石碑
最顯眼的是左右對稱的兩座碑亭
一座是康熙碑是《禦制隆興寺碑》
另一座是乾隆碑爲《重修正定隆興寺碑文》
均爲正面漢語、背面滿文的高大石碑
都由碩大粗犷的赑屃馱負
手機拍攝
隆興寺碑刻最珍貴的是隋朝建寺時的《龍藏寺碑》
是保存至今的三塊隋朝石碑中最完整的一塊
又被稱爲“隋碑第一”
碑頭上書“恒州刺史鄂國公爲國勸造隆藏寺碑”
主體文字方正有秩、結構嚴謹
是由隸書向楷書過渡的作品
在書法史上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
爲研究中國書法藝術 發展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資料
大悲閣
是隆興寺的主體建築
閣高33米,面闊七間,進深五間,爲五重檐三層樓閣
舊名“佛香閣”、”天甯觀音閣”
據記載,該閣始建于宋初開寶年間(968-976年)
此二圖來源于網絡
大悲閣內矗立著一尊高大的銅鑄大菩薩
高19.2米,立于2.2米高的須彌石台上
是中國保存最好、最高的銅鑄觀音菩薩像
像奉宋太祖趙匡胤敕令而造
周身有42臂,又稱“千手千眼觀音”
各臂分持日月、淨瓶、寶塔、金剛、寶劍等
可惜兩側40雙銅手臂均被毀,已改爲木制
僅前胸兩臂爲原鑄
觀音像神態自若,比例均勻
衣紋流暢,線條細膩,頗具宋代藝術風格
據寺內一通宋碑記載,其鑄造程序是
先鑄好基礎,然後分七節鑄造大菩薩
最後添鑄四十二臂
菩薩的手均爲木雕而成
其上裹布,一重漆,一重布,然後用金箔貼成
1944年(民國33年)重修大悲閣時
拆掉了兩側的禦書樓和集慶閣
建築面積較原來縮小了三分之一
東、西、北三面牆壁上的宋代壁塑也已無存
法國人拍攝于1901年
1901年,大悲閣主體西側局部坍塌
兩側禦書樓、集慶閣完好
圖片左下角可見隋龍藏寺碑
山本照相館版,拍攝于1907-1912年
1907-1912年的禦書樓,1943-1944 年拆除
常盤大定、關野貞拍攝于1918-1924年
1918-1924年,大悲閣局部及西側配殿集慶閣
此時隆興寺一片破敗
山本照相館,拍攝于1907-1912年
1907-1912年,大悲閣內宋代塑壁普賢菩薩及其部衆
現已毀
左圖:山本照相館拍攝于1907-1912年
右圖:赫達·莫里逊拍摄于1934年
從山本明拍攝的照片可以看出
大悲閣一層以上已完全坍塌,大銅佛露天
大悲閣坍塌後
隆興寺方丈純三和尚在宋代石質須彌座上
建起一細長建築保護大銅佛免受風吹雨淋
十年後因財力不足,拆除大悲閣兩側配殿禦書樓和集慶閣
重建大悲閣,致使大悲閣內
宋代精美的五彩泥塑、塑壁全部被毀
此圖來源于網絡
彌陀殿位于大悲閣後的中軸線上
建于明正德五年(1510年)
清代大修,單檐歇山頂,面闊五間,進深四間
此圖來源于網絡
彌陀殿的1.57米高的須彌座上
供奉一尊泥塑金裝阿彌陀佛
佛陀肉髻螺發,款額耳垂,雙目俯視,身披袈裟
雙手疊置腹前作禅定印,結跏趺坐于蓮座,高3.99米
後側柱上分塑觀世音、大勢至菩薩
毗盧殿
1959年,正定城北崇因寺的毗盧殿搬遷至此
此圖來源于網絡
殿內有尊銅鑄毗盧佛組合像
乃明朝萬曆皇帝爲其生母禦制
其總高六米二七,整體分三層而鑄
造型獨特,自下而上漸收,像一座寶塔
三層共計一千蓮瓣,象征大千世界
每個蓮瓣各有一尊小佛,象征大千世界由佛來統治
三層小佛之間和整體頂端,各有一座較大的四面佛
每尊佛又各戴“五佛冠”
這樣爲千佛墩上增加了七十二尊佛像
使佛像總數達到一千零七十二尊
它被譽爲中國古代最精美的毗盧佛
隆興寺除了包括
宋代摩尼殿、明代倒座觀音、宋代轉輪藏
隋朝龍藏寺碑、宋代銅鑄大佛和明代毗盧佛等
六處堪稱“全國之 最”的文物之外
還有大量從隋到宋、從明到清的珍貴遺存
比如摩尼殿內的宋朝雕像和明朝壁畫
宋朝慈氏閣彌勒木雕
清朝康乾二帝禦碑
大悲閣內銅像石台上的雕塑等
若是放在別處都是數一數二的精品
但在隆興寺都被那“六大”的光環所遮蓋了
梁思成文物保護史迹展
1933年,梁思成考察隆興寺時照片
拍攝時間:2019年12月1日
拍攝地點:河北省·正定县·隆兴寺
如果喜歡,歡迎轉發
觀 文 堂 & 枉言攝影
聯合出品
制作:枉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