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些房貸專家反映,今年詢問關于房貸再融資的客戶增加了,大多數都選擇了固定利率貸款。
2015年,聯儲局實施10年來的首次加息,市場對加息的預期在那之前已經推高了本地新元基准利率。
從1980年開始的七次加息周期中,聯儲局的最高政策利率水平平均只維持了七個月就開始減息。因此不少投資者預計,聯儲局最終會走回放寬的道路。
在面對高通脹的同時,絲毫沒有緩和迹象的俄烏沖突、愈演愈烈的制裁大戰,以及解封看似遙遙無期的上海,讓經濟衰退的可能性再次浮現。
如果爲了控制物價來壓抑需求,配合供應的低水平並不是一個好政策。
2015年6月到2016年6月期間股市大跌,其中上海證券綜合指數在2015年6月至8月期間就下跌了43%。中國經濟增長放慢隨之而來,原油價格進一步大跌,希臘債券違約。接著在2016年,英國通過脫歐公投。諸多事件讓聯儲局推遲了原本的加息計劃。
觀察過去幾年,全球遇到突發和沖擊的狀況越來越多。副總理兼經濟政策統籌部長王瑞傑不久前演講時指出,後疫情時期,全球經濟運轉更快,經濟沖擊和顛覆幹擾將成爲常規現象。
聯儲局數次加息 維持時間並不長
最近煩惱的一個問題,就是市場利率開始走高,要不要爲房屋貸款重新融資?
歸根結底,每個人的風險胃口、財務情況,以及買房目的不同,應該自行評估,或者請專家分析。
當時聯儲局預計到2019年底,短期利率會調高到3.1%,每月把資産負債表縮減500億美元。結果呢?聯儲局到年底一共減息75個基點至1.5%至1.75%,量化收緊政策也提早結束。
各大銀行和房屋貸款專家都紛紛提醒貸款人,利率正常化的時代即將到來,快把和基准利率挂鈎(當時主要爲三個月新加坡銀行同業拆息率,SIBOR)的配套,轉換爲固定利率房貸或和固定存款利率挂鈎的房貸配套。我也把三個月SIBOR的配套換成了與定存利率挂鈎的配套。
這一次,聯儲局下定決心要應對疫情和戰爭推動的高通脹。根據花旗集團的研究,在供應沖擊和戰爭爆發的時期,聯儲局從未能夠讓通脹穩定下來。
債券市場的定價顯示,聯儲局今年收緊貨幣政策的速度會是曆來最快的,但不少定價也顯示,市場預計聯儲局在2024下半年會放寬政策。
聯儲局這一次加息到底下了多大的決心?能否結束過去10年和超低利率剪不斷理還亂的關系?
常說曆史會一直重演,金融市場也不例外,先來看一下聯儲局近10年的加息脈絡。
假設聯儲局履行承諾加息,盡早鎖定固定利率房貸配套無疑是不二的選擇。
確實,今年來美國聯邦儲備局頻頻釋放出鷹派的信號,要以加息來應對居高不下的通貨膨脹率,新元基准利率三個月新元隔夜利率(SORA)已經從低于0.2%的水平攀升到接近0.3%,雖然仍處于低水平,但增幅相當于50%。
殊不知聯儲局在2015年12月加息25個基點後,整整一年沒有再加息。
到了2020年,大家應該都還記得,冠病大流行暴發,油價一度跌到零下水平,聯儲局于3月份兩次緊急降息,聯邦基金利率跌至零至0.25%,又回到了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後的水平。
聯儲局這一次加息到底下了多大的決心呢?能否結束過去10年和超低利率剪不斷理還亂的關系?
這一輪的通脹浪潮,除了疫情後經濟複蘇帶動需求的因素外,一大部分是因爲俄烏戰爭和近期中國疫情導致的供應鏈再度陷入瓶頸,即供應受到損傷。
如此看來,聯儲局前幾次的加息努力並沒有維持太長時間,利率在較正常水平也沒能維持多久。
一般上聯儲局會在經濟複蘇的早期階段加息和收緊政策,但這一次爲了對付疫情帶來的極大沖擊,在政府推出大規模財政刺激帶動經濟增長的同時也放寬貨幣政策,但卻在經濟減速時候收緊。
經濟學中,價格由供需決定,供應少了,價格上漲,才會吸引更多業者進入市場提供産品和服務,從根本上解決物價大漲的問題。通過壓抑需求,雖然價格或許可穩定下來,但會造成需求的長久損害。
原本就會有一些滯後的貨幣政策,要趕上經濟的步伐可能更困難。
聯儲局這一次加息周期會維持多長?沒人有答案。我也不建議貸款人抱著聯儲局加息計劃又提前告終的希望,選擇浮動利率貸款。
聯儲局直到2016年底才恢複加息,可是在兩年時間內加息八次後,聯儲局重新走上了減息的道路,2019年一共減息三次,聯邦基金利率從2.25%至2.5%,回落到1.5%至1.75%。那時候中美發生了貿易戰,全球經濟再度放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