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增長趨勢不可阻擋,嘗試圍堵中國崛起不僅十分困難也不會有效,而且只會讓中國更下定決心自力更生,包括開發本土科技和自行設立另一套國際規則。
新加坡財政部長黃循財于華盛頓時間4月18日上午出席美國智庫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PIIE)2022年宏觀周活動。這是黃循財本月14日獲確立爲新加坡第四代領導班子領軍人後的首個出訪行程。
黃循財出席美國智庫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PIIE)2022年宏觀周活動。(新加坡財政部提供)
他在致辭後的對話環節中提出,將中國排除在現有國際體系之外,只會導致中國發展出以自身規則爲基礎的一套平行體系。
“我不知道我們最終是不是要生活在這樣的一個世界,這將是個非常不一樣的世界,而且對于每個人包括美國來說,都是高度不穩定的。”
他重申,中美關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雙邊關系,各國都希望雙方能繼續交流,找出在共同關注的議題上合作的方法。
“事實是,中國會有自身的發展,美國沒有能力讓中國變得更像美國,但就算彼此存在差異,美國和中國都有共同關注的議題,包括如氣候變化等全球議題、應對大流行,甚至是核不擴散。”
(新加坡財政部提供)
黃循財相信,若能找出中美雙方能繼續競爭,卻又能相互依存,在開放的框架裏合作尋求互惠互利,整個世界都會更安全和更美好。黃循財也指出,如果當初美國沒有退出,《跨太平洋夥伴關系協定》(TPP)得以延續固然很好,但如今已有《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展協定》(CPTPP),中國也提出了申請加入。該組織將通過適當的程序來處理中國的申請。
除了CPTPP,本區域內還有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PEC)、東亞峰會(East Asia Summit),以及美國拜登政府最近提出的印太經濟框架(Indo-Pacific Economic Framework),黃循財對此表示歡迎和支持。他說:“我們希望打造一個開放和包容的框架,讓所有大國能參與亞洲和亞太的事務。”
全球正進入新的“脫鈎性全球化”時期
黃循財指出,全球化的趨勢預計不會扭轉,但世界正進入新的“脫鈎性全球化”(decoupled globalisation)時期。一些跨國企業已將生産作業遷回本國,應對風險。
黃循財說,多元化有助于加強供應鏈韌性,但多元化不等同于脫鈎。他擔憂貿易、科技、金融等方面的脫鈎現象會加劇,各國也會因爲防範他國日後對自己不友好而減少對他國的依存性。
“脫鈎性全球化會是什麽樣子,目前言之尚早。不過我們必須爲一個對應世界政治分化而出現的世界經濟分化局面做好准備。”
(新加坡財政部提供)
各國之間和各國國內的貧富差距情況也正加劇。多數國家的代際流動性也減弱,社會階層越來越固化。
黃循財說,各國內部的貧富懸殊問題部分是因爲科技的快速進步所導致,疫情也使包容性增長更難實現。他提醒,疲弱和不平均的收入增長、高度的不平等和社會流動性的缺乏都造成嚴重風險。人們如果認爲自己無論怎麽努力都無法讓下一代過得更好,社會穩定將受到影響。
烏克蘭戰爭加劇能源擔憂,黃循財說,短期內預計全球對化石燃料的依賴性將繼續增加。“爲了應付短期的能源短缺、讓電燈能繼續點亮,這也許是必要的,但這也意味我們在中長期必須加緊努力,制定對的碳價格、管制氣體排放,及投資更潔淨、低碳的科技。”
文: 何惜薇、 藍雲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