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學生入讀新加坡小學的英語考試將被劍橋英語證書測試取代,但申請者仍須參加數學考試。
新加坡教育部昨天發文告宣布,國際學生若要在2023學年進入本地主流學校就讀小二至小五,以及中一至中三年級,須在今年7月提交國際學生入學考試(Admissions Exercis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s,AEIS)申請。
不過,從7月起,申請小學入學考試的國際學生不需參加英文測試,但須在報名數學測試前的12個月內,進行指定的劍橋英語認證(Cambridge English Qualification,CEQ)測試,並達到規定分數。
例如,學生入學那年的1月1日如果是7歲,須接受A2 Key for Schools基礎英語水平測試,並獲得100分或以上,同時申請新加坡AEIS二年級數學,即測試一年級數學內容,如符合相關錄取分數要求,可能被一年級或者二年級錄取。
而相同考試的8歲和9歲學生須獲的分數分別爲120分或以上,130分或以上。(劍橋英語認證測試在超過130個國家進行,學生可選擇在任何地點進行考試,不限次數。)
教育部表示,劍橋英語測試和在9月舉行的新加坡數學測試的成績都會納入考量,以決定申請者是否獲得錄取資格。
但是,國際學生中學入學考試維持不變,要入讀初級學院或勵仁高中,應在12月直接向學校申請。
新加坡教育的優勢
讓孩子發揮所長在人生考場上綻放
學業成績雖有一定的重要性,但不是衡量成功的唯一指標。學習不應只是爲了考試,在人生學堂裏如何持之以恒不斷學習,能否學得好學得快,才是關鍵。本月,新加坡教育部長陳振聲重申,在新加坡唯才是用的制度中,無論人生起跑線或強項在哪裏,只要願意學習向上,每個人都有機會實現潛力。
不少家長送孩子上補習和增益課,有的只求孩子成績不落人後,有的則細心栽培,希望孩子在學業競爭中脫穎而出。
教育部長陳振聲認爲,家長投入資源栽培孩子是人之常情,但他強調,在本地唯才是用的制度中,孩子無論出身背景或學習起跑線,都有機會實現潛能,而政府會致力爲每個人提供平等機會,尤其會扶持弱勢學生發揮所長。從唯才是用的角度來說,新加坡從來就不是一考定終身。
“不是說你小六會考中考得怎麽好,或在中學時考得怎麽好,你就是一輩子成功。其實在一個唯才是用的社會中,都有許多機會讓不同的人發揮他們的所長。”
他指出,有些孩子發育和成熟得比較快,有些則比較慢。“不過,在我們的社會裏,就是希望不管你跑得快,還是跑得慢,都有機會發展強項或潛能。”
對于近年來,有些人擔心,隨著社會愈加富裕,貧富懸殊會否導致不同家庭背景的孩子有不同的起跑點,加劇社會不平等。
確保教育體制 能支援不同背景學生
陳振聲說,家長投入資源栽培孩子是人之常情,而有些家長也確實更有能力這麽做。有鑒于此,他認爲,要讓唯才是用的制度發揮實質作用,必須同時確保教育體制能爲不同背景的學生提供機會和支援,尤其是對弱勢的學生而言。
教育對提升社會流動性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陳振聲指出,教育部非常有意識地爲不同家庭背景,以及擁有不同強項和興趣的學生提供更多元教育渠道。
“我們在各個學習階段推出一系列改革。舉幾個例子,我們擴大直接收生計劃、落實科目編班制、放寬理工學院預科班的入學條件,以及爲工藝教育學院學生提供更多提升的機會。這些都有助打造一個不讓任何學生掉隊的教育體系。”
政府也爲弱勢學生提供更多資源和援助,包括確保優質的學前教育費用維持在人們負擔得起的水平,以及通過“提升”(UPLIFT)社區網絡和學校增源計劃,爲低收入家庭的孩子提供全面的支援。
陳振聲指出,在新加坡,唯才是用的理念反映在社會各個層面,而這個制度也在不斷地完善。
“但我們對成功的定義不能停留在單一的層面。我們必須不斷地提供多元的機會和渠道,爲有需要的學生提供額外支援,確保本地教育能繼續有效地發揮提升社會流動性的功能,讓學生無論出身背景都能實現潛力。”
對于如何看待考試壓力,陳振聲說,每當他走訪學校,總會鼓勵學生思索,考試到底是要了解自己的學習進度,還是爲了超越他人?
“如果學生的目的永遠是超越他人,那就是一個零和遊戲……如果我們人生的態度是,在嘗試每一件事的過程中,以超越自己作爲一個人生目標,這比在考試中超越他人的短期目標,來得更重要。”
當教育部鼓勵人們接受多元的成功定義,陳振聲強調,這並不表示成績或考試不重要,而是鼓勵學生在較多的領域中各自發揮所長,而不是以考試成績爲唯一成功指標。
陳振聲指出,很多較具前瞻性的雇主,最重視的並非應聘者成績的高低。“差一兩分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你能不能把特長展現出來……成績有它一定的重要性,不過出來工作的時候,更重要的是怎麽去說服雇主,你能帶一些特長或特別的技能到他的公司,加強整個團隊的實力。”
如今網絡科技發達,海量信息彈指間就能搜索到。陳振聲說,人們的增值點在于能否“用今日或明日的知識去解決明日的問題”。有鑒于此,往後的考試會更看重學生能否展現對知識的領悟和應用,以及創新。
以上內容整理自《聯合早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