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州600多個回收據點收到的容器會集中送往分類中心,按材質分門別類。塑料和玻璃容器會留在澳洲再循環,鋁罐則因爲當地缺乏處理設施,所以會出口至海外。
新南州采押金制 四年回收73億飲料容器
容器印有識別標簽,機器會自動點算金額,公衆之後到櫃台結算,過程只需10分鍾。
再循環是“所有人的問題”
爲免公衆把軟塑料直接丟入回收桶裏,參與計劃的家庭會收到專用的黃色袋子,讓他們把廢棄包裝放入綁起來,再貼上印有QR碼的標簽貼紙。這樣一來,當黃袋子送達回收廠後,員工就能輕易地把它們挑出來另外處理。
押金制的政策和法律框架由州政府制定,再由飲料商出資委任協調和網絡運營業者。協調業者管理財務和公衆教育等事宜,網絡運營業者則負責設置和管理回收據點。
網絡運營業者TOMRA Cleanaway網絡發展與合規部門經理達維多維奇(Vesna Davidovic)說,公衆不需要清洗瓶子,殘余的液體會在機器旋轉時清空,有蓋的塑料瓶則會在分類時被刺穿讓液體流出。
由于我國缺乏這類再循環設施,對于如何處置回收的容器,許連碹解釋,通過計劃回收的容器因爲沒有被其他物品汙染,品質較高且供應穩定,應該能在國際市場上找到買家。政府也會與本地企業合作,鼓勵他們設立再循環設施。
永續發展與環境部兼交通部高級政務部長許連碹博士受訪時說:“考慮到我們所得的反饋,我們正在探討何時落實這項計劃。未來幾個月,我們會更廣泛地收集意見,才定下合適的時間表。”
推出黃袋子專收軟塑料 新南州再循環效率大爲提高
2018年,APCO推出澳洲再循環標簽,讓消費者能輕易辨識産品是否可再循環。唐納利認爲,這能讓消費者有更大的話語權,因爲他們可選擇不購買沒有標簽的産品,借此向商家表達立場。
目前,距離目標最遠的是塑料包裝再循環率,至今只達到16%。
斯莫利透露,至今發出的7億3000萬元退款中,超過3000萬元流向了當地的慈善機構和非盈利組織。一些小團體像是學校和運動團體,也會發起撿容器活動來籌款。融入捐款機制的用意,就是希望能創造一些社會效益。
她解釋,過去很多回收物品都送往中國,2018年中國禁止廢料入口後,澳洲須從國內尋找新的解決方法。那時澳洲一家電視台播出探討向垃圾宣戰的紀錄片,引起公衆的廣泛關注。
澳洲聯邦政府這幾年大刀闊斧,出台多項減少垃圾和提高國家再循環能力的政策,尤其關注包裝垃圾的問題。這包括在2017年實行容器押金制、2018年定下2025年全國包裝目標,以及注資推動再循環設施現代化。
“此外,也須事先通知消費者,好讓他們有時間了解這個機制,不然大家不知道容器該如何再循環,或是到哪裏再循環,所以這個環節非常重要。”
容器不多的公衆可用自助反向販賣機,或是拿到商店櫃台索取退款;想要一次退回數百個容器的人則可以到回收中心這麽做。
飲料容器退費制的運作複雜,除了須給予飲料供應商和回收業者充足時間設立基礎設施,也須讓消費者熟悉其運作。政府因此將檢討是否如期在明年底前推出這項新機制。
澳洲新南威爾士州一年多前推出試驗計劃,讓公衆把塑料袋和包裝等軟塑料放入專用的黃色袋子,以便回收廠員工能輕易將它們挑出另外處理。否則機器分類時無法分辨這些軟塑料,只能被當成垃圾送到掩埋場。(永續發展與環境部提供) 位于悉尼市郊普雷斯頓的飲料容器回收中心平均每周可收取120萬個容器。左二爲負責管理回收據點的公司TOMRA Cleanaway總裁多尼向考察團解釋機器運作。(永續發展與環境部提供)
經過悉尼住宅區,最顯眼的莫過于每戶人家屋外的兩個大桶,一個黃蓋,一個紅蓋。黃蓋桶收取可循環物品,無法再循環的就扔入紅蓋桶裏送往垃圾掩埋場。
新南威爾士州于2017年開始實行Return and Earn容器押金制,至今回收了73億個飲料容器,去年的回收率爲67%。澳洲政府過去五年來,積極推動再循環工業,新州回收的塑料和玻璃容器都能留在當地循環加工。
她也強調,這只是押金,不是爲飲料征稅,因爲消費者付的押金最終是可以取回的。
在分類回收物品時,機器難以分辨塑料袋和食品包裝這類軟塑料,它們也容易卷入機器造成損壞。爲解決這些局限,提高整體塑料再循環率,澳洲業者一年多前推出創新的軟塑料回收方式。
新南威爾士州有600多個容器回收據點,所收集到的容器多數會送往設在悉尼市郊的分類中心,按材質進行分類。那裏每天會收到約100公噸的容器。(永續發展與環境部提供)
澳洲政府于是重新審視1999年推出的包裝公約,從解決公衆隨意丟棄包裝垃圾的問題,轉向爲包裝制定循環經濟策略。
Return and Earn協調業者Exchange for Change總裁斯莫利(Danielle Smalley)受訪時說:“新州的押金制成功的原因之一,是爲消費者提供多種退還容器的渠道,使用方便。”
談到挑戰,唐納利說,起初是因爲澳洲沒有足夠的再循環設施,現在的問題則是如何收集包裝塑料垃圾,尤其是袋子。一些機構因此特別推出針對軟塑料的回收計劃。
無論容量和材質,消費者在購買特定飲料時,須爲容器額外支付1角澳元(下同,約1角新元)押金,退回容器後才可取回。受管制的包括汽水鋁罐、玻璃啤酒瓶和塑料礦泉水瓶等。
這項計劃去年的回收率爲67%,較計劃推行前約30%的回收率增加一倍。
在新州,公衆退還容器時可選擇取回押金,或是把錢直接捐給慈善機構。許連碹認爲,從新州的經驗可見,一些公衆因爲想爲社會貢獻而願意收集和退還容器,這是很強的推動力,值得新加坡參考。
對于政府是否預期會在落實退費制的過程中遇到來自業者或公衆的阻力,許連碹說,業者不可能完全沒有意見,但很多飲料供應商其實早已在其他國家開始類似計劃,也知道計劃的好處,所以他們的反饋更多是關于如何在本地實行這個機制。
澳洲政府過去五年積極推動再循環工業
這項試驗計劃前年底于新南威爾士州展開,至今吸引了1萬5000多戶家庭參與,收取超過5萬公斤的軟塑料。
計劃由CurbCycle發起,公司總監尤爾特(Gordon Ewart)說,軟塑料包裝的數量龐大,再循環率卻非常低。因爲它們可能在分類時卷入機器中,所以一直被認爲是汙染源。只要能在源頭把這些“問題材料”分開,就可以提高再循環效率。
過去四年,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州通過容器押金制,回收了73億個飲料容器。曾被視爲垃圾的汽水罐、啤酒瓶等,如今不僅能再循環制成新産品,還是當地許多慈善機構的經費來源。
許連碹:消費者最終可以取回押金
她說,因冠病疫情許多事情都延誤了,業者當然會擔心是否有足夠時間來設立基礎設施,以及解決一些運作上的問題。例如,要實行退費制,飲料包裝須印上識別碼,因此在換包裝前得讓業者有時間清掉庫存。
要有效解決包裝垃圾的問題,她認爲:“必須改變人們看待問題的方式,要大家意識到這不是政府、商家或再循環公司某個領域的問題,而是所有人的問題。”
除了退款渠道多元,退款方式也有多種選擇,包括現金、禮券、電子轉賬,或直接捐給慈善機構。增設捐款選項,也讓這項制度多了一絲人情味。
飲料容器退費制是我國政府推行制造商延伸責任(Extended Producer Responsibility)模式的其中一部分,目的是要業者在售後妥善處理飲料包裝,打造循環經濟,減少資源浪費。
新州2017年12月啓動Return and Earn容器押金制,是澳洲六個州中第三個落實這項制度的州屬。
國家環境局早前宣布,計劃今年公布飲料容器退費制(前稱押金退費制)的法律框架,並于明年正式落實,消費者日後在購買飲料時得支付一筆小額押金,待歸還空容器後才能取回款項。
APCO的任務是與政府和企業合作,讓澳洲能在2025年達成四項全國包裝目標:100%采用可重複使用、再循環或分解的包裝;塑料包裝達到70%的再循環或分解率;包裝須以一半再循環原料制成;禁用所有不必要的一次性塑料包。
五年前一場“完美風暴”改變了一切……
雖然這套回收機制已在澳大利亞實行多年,但由于沒有掩埋垃圾空間上的局限,加上過去絕大多數回收品都能往海外輸出,所以長久以來當地的再循環工業並不發達。不過,這一切自五年前開始快速改變。
非盈利機構澳洲包裝公約組織(Australian Packaging Covenant Organisation,簡稱APCO)首席執行長唐納利(Brooke Donnelly)受訪時形容,五年前澳洲經曆了一場“完美風暴”,改變了當地的回收情況。
行程中,記者參觀了位于悉尼市郊普雷斯頓的一個回收中心,那裏每周平均收到約120萬個飲料容器。即便是平日,仍不斷有公衆駕車帶來大袋大袋的空容器。他們有的累積了一兩個月一次退還,有的則順道幫鄰居退還。
也是新加坡固廢管理及循環協會(簡稱WMRAS)顧問的許連碹,在4月25日至29日帶領一組本地回收業的協會成員,到澳大利亞悉尼考察當地如何處理和減少包裝垃圾,包括實地了解新南威爾士州的容器押金制。《聯合早報》記者隨團采訪,她在行程結束後接受媒體訪問。
國家環境局早前宣布,計劃今年公布飲料容器退費制(Beverage Container Return Scheme,前稱押金退費制)的法律框架,並于明年正式落實,消費者日後在購買飲料時得支付一筆小額押金,待歸還空容器後才能取回款項。環境局自前年就已開始針對退費制征詢飲料供應商、回收業者和公衆等利益相關者的意見。
計劃推出之前,由于機器無法分辨這些軟塑料,它們最終只能送往垃圾掩埋場。如今,可通過機械或化學再循環,重新制成包裝,甚至是建築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