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第一批移民裏的華族有的來自中國廣東、潮汕和福建,有的則來自鄰近地區如槟城、馬六甲。
大多數人曾把自己當成是這裏的過客,總期盼自己還有告老還鄉的一天。可是,新中國成立沒多久,中國總理周恩來就宣布中國不再承認雙重國籍。
最後,大多數初代移民選擇留在了新加坡和這裏的其他種族一起建立起一個多元種族的獨立國家。
以上圖源:hunlimao
而這其中更離不開新加坡的兩大籍貫:廣東人和客家人。新加坡公民當中,大約15%是廣東人、8%是客家人。廣東人主要來自廣東省;客家人來自廣東和福建兩省。
根據資料記載,新加坡最初的橋北路、橋南路和大成巷是客家人的群居地。而廣東人的落腳處則是在牛車水一帶的水車路、登婆街和寶塔街。
新加坡客家人|廣東人的婚禮習俗
在今日的新加坡,婚禮最常見的開始是未來新郎拜會未來的嶽父嶽母並請求將女兒許配給他。
在女方家長答應以後,通常由男方與女方的親屬或雙方的朋友商定交換禮物及安排婚禮的細節。
雙方商定的事項包括:
男方送給女方的禮物,以確定這門婚事;
雙方交換禮物;
商定舉行婚禮的日期及當天的具體儀式。
過大禮
在新加坡祖籍是客家人或廣東人的新加坡華人和台灣香港等地的婚禮習俗應該非常相近。
但新加坡曾被英國統治,英文教育的影響下,一些傳統婚姻習俗早已逐漸消失。
新加坡華人在結婚時,已經沒有提親,以及小聘和大聘之別,多數人就是以“過大禮”來取代下聘的習俗,也不送喜餅。
以上圖源:kknews
新郎迎親
在迎親上,新加坡和香港很接近。新人通常會挑好良辰吉時,新郎帶著兄弟和男性親友到新娘家迎娶,新娘由好姐妹在門口擋駕,新郎要回答姐妹們提出的問題,還要給紅包。姐妹點頭後,才會讓新郎入門迎娶新娘。
新娘的姐妹開口討紅包的數目,通常以九爲基數,取其“長長久久”之意。
紅包金額從九十九新元到九百九十九新元,甚至更高。不過,新郎的弟兄們也可以向女方還價。
喜宴和飲酒
在華人喜宴上,新加坡人不會當場把紅包打開取出禮金,因爲這樣很不禮貌。
新加坡人在慶典飲酒時會高喊“飲先”,是廣東話。酒過三巡後,由新人和親人們共邀賓客一起舉杯,高喊“飲先”來祝福,聲音拉得愈長代表越是喜氣洋洋。
在喜宴會場上,新加坡人通常會用英文寫新人的名字。另外,由于新加坡人結婚大多由新人自己負擔費用,結婚的儀式以年輕人的意見爲主。
婚姻注冊和婚紗照
新加坡政府規定,每對新人到結婚注冊局注冊結婚,法律才承認。而許多新人都希望注冊後能夠排隊申請政府的組屋,因此,一些特殊的結婚習慣也由此産生。
雖然新加坡華族新人會到結婚注冊局注冊,但華人始終覺得必須宴客才算真正結婚。有些新人在注冊後,仍各自住在自己的家,一直等到宴客後,兩人才會一起生活。
新加坡人很特別,大多是逛街時逛到婚紗店,才進來洽談拍攝婚紗,但當時新人可能連注冊結婚、婚期等細節都還未決定日期。
在拍攝風格上,也以歐洲或西方風格爲主。
以上圖源: twoeggz
在新加坡,不管是廣東人還是客家人,結婚都是一輩子的大事,當然需要鄭重其事。
小獅子祝願每對結婚的新人都能長長久久,擁有美好幸福的婚姻。
圖源:easy wed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