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一個世界上生存條件最險惡的國家之一。
亞洲著名的三個袖珍小國:新加坡(面積728.6平方公裏)、馬爾代夫(298平方公裏)和巴林(780平方公裏)。
不得不說,這三個國家面積很小,但過得都還不錯。
馬爾代夫,我們都知道,靠著印度洋的一汪清水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人均GDP6700多美元。
巴林,更是不得了,躺在全是石油的波斯灣裏,人均GDP達到了4.89萬美元。
馬爾代夫和巴林算是老天爺賞飯吃,但是新加坡可就不一樣了,面積只有728.6平方公裏,甚至不如上海的崇明島大,除了568萬人口,一無資源、二沒土地,自家戰鬥機都不敢起飛巡航,因爲一起飛就沖出了國界,更要命的是連飲用水都要從馬來西亞進口。而且新加坡被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包圍,地緣環境更是惡劣到無以複加。
但就是這樣一個國家,成爲了亞洲四小龍,人均GDP達到5.98萬美元,甚至超過了美國,實現了逆天改命,以彈丸之國縱橫東南亞50多年屹立不倒,它是如何做到的呢?
獨立,新加坡是被迫的:
看看新加坡的地理位置,位于世界最繁忙的馬六甲海峽東端出口,馬六甲海峽自古以來都是東西方交流最重要的通道,因此被大國一直觊觎。
1433年,鄭和船隊的身影從西洋消退,取而代之的是歐洲殖民者。
1487年,葡萄牙航海家迪亞士率領船隊沿著非洲海岸線一路南航,最終越過了“好望角”,抵達了印度洋,但是疲憊的船員不願再繼續前行,這讓迪亞士不得不下令返航,最終錯失了“發現”印度的機會。但是印度還是被達伽馬“發現”了。
抵達印度的葡萄牙人並未停下腳步,爲了徹底占有南洋的香料貿易,葡萄牙人准備把穆斯林商人全都排擠出去,將印度洋變成葡萄牙的內湖。
爲了達到這個目的,馬六甲成爲最重要的一環,早在1509年葡萄牙就抵達了馬六甲,顯然馬六甲人不像印度人這麽容易被殖民統治,所以葡萄牙人撤退了。
2年後的1511年7月1日,葡屬印度第二任總督阿爾布克爾克率領一支由18艘艦船、12名葡萄牙士兵以及200多人仆從軍,再次踏上征服馬六甲的道路,這一次馬六甲城淪陷了。
此時的新加坡還是馬六甲王朝後裔柔佛王國的領土,成爲漁民打漁的休憩場所,淪爲歐洲殖民地還要等到300年以後。
1819年,英國東印度公司認爲在蘇門答臘島的明古魯殖民地太過偏僻,所以准備重新尋找一塊風水寶地,英國東印度公司代表史丹福·萊佛士一眼就看上了馬六甲海峽東端出口處的新加坡島。
本著我看上就是我的原則,1819年1月29日,萊佛士同柔佛蘇丹簽署了不平等條約,准備自己開埠新加坡、建立貿易站。
盡管荷蘭人也將馬六甲海峽地區視爲寶地,但是它將精力全部放在了巴達維亞身上,也就是現在的雅加達,畢竟這裏土壤肥沃,人民容易壓迫。
根據1824年《英荷條約》,英國放棄了蘇門答臘島上的殖民地,換取了荷蘭的馬六甲殖民地,這樣新加坡在英國人看來就成了自己“合法殖民地”,所以幾個月後就同柔佛蘇丹簽署了《克勞福德條約》,強行割占了新加坡及其附近10公裏的島嶼,這讓新加坡同馬來半島分道揚镳。
1906年,算得上是新加坡獨立之前的高光時刻,1832年英國將由新加坡、槟榔嶼和馬六甲組成的海峽殖民地首府遷往新加坡,1900年將聖誕島並入新加坡,1903年將科科斯群島並入新加坡,1906年英國又將納閩島並入海峽殖民地管轄。假如按照這個版圖獨立,新加坡絕不至于落到今天這幅情景。
但是好景不長,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殖民地獨立是大勢所趨,但對于新加坡,這個戰略價值極高的殖民地,英國人還試圖永久霸占。1946年,英國解散了海峽殖民地,馬六甲和槟榔嶼成了馬來亞的一部分,納閩並入了英屬婆羅洲,新加坡升級成爲直屬英國管轄的皇家殖民地。
對于最後的科科斯群島和聖誕島依然沒有逃過毒手,被劃到了澳大利亞版圖內。
帶著580平方公裏的土地,1963年,新加坡成了馬來西亞聯邦的一部分。
李光耀有一顆大馬來西亞的心,但是馬來西亞卻在1965年無情地將新加坡一腳踢開。
壞得不能再壞的生存條件:
獨立後的新加坡沮喪到了極點,因爲新加坡想憑借580平方公裏的土地活下去實在太難了。
爲什麽說新加坡生存條件難?要知道比新加坡小的國家可不是一個兩個,0.44平方公裏的梵蒂岡、2.08平方公裏的摩納哥,160平方公裏的列支敦士登,21平方公裏的瑙魯……580平方公裏對于他們來說已經是大國了。
其一、除了空氣能自給,其他都要進口。人類生存需要糧食、需要水源,恰恰這兩樣都是新加坡所缺少的,因爲國土面積小,可作爲農業用地的面積不足1%,根本無法滿足500多萬新加坡人的食物需求。而盡管新加坡是熱帶雨林氣候,但是新加坡卻是沒有大江大河,超過50%的水源需要從馬來西亞進口。至于其他各種礦産資源,更是奇缺,新加坡人不得不自嘲:除了空氣能自給,其他都要進口,隨時都有可能沒飯吃。
其二、經濟結構差。新加坡得益于獨特的地理位置優勢,1819年英國開埠之後依托轉口貿易發展迅速,被英國視爲遠東最重要的商業貿易基地。1959年,新加坡自治後,新加坡一直走的都是外向型經濟,極度依賴外貿驅動,盡管新加坡試圖調整經濟結構,大力發展石油化工、服務業、高新技術産業,試圖將新加坡打造成爲知識主導型工業中心,但是轉口貿易是新加坡的基石。由于依賴外貿,所以在20世紀60至80年代,世界經濟高速發展,新加坡同樣以9%的高速發展20多年,但是進入21世紀世界經濟增速放緩,新加坡陷入了獨立之後最嚴重的經濟衰退,經濟增速甚至出現了負增長。
其三、政治環境惡劣。新加坡被印尼和馬來西亞完全包圍,這兩個國家是什麽貨色全世界都知道。因爲新加坡是一個華人爲主體的國家,1965年,馬來西亞國會以126:0的投票將新加坡踢出了聯邦,印度尼西亞更不用說了,多次爆發反華騷亂。面對這兩個國家,新加坡始終生活在恐懼之中。同時馬六甲海峽是溝通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咽喉要道,這條海峽對域外諸國,如中、美、日、韓、印等國都有利益訴求,這使得作爲袖珍小國的新加坡無法左右自己的命運。
最後、新加坡是一個缺乏凝聚力的國家。同美國一樣,新加坡是一個移民國家,盡管是一個以華人爲主體的國家,但是由于1949年以後,中國走上了社會主義道路,爲了避免“嫌疑”,新加坡刻意淡化甚至是消除中國的影子。所以新加坡的國語是馬來語,英語是行政語言。一個不說漢語的華人自然不能視爲“漢人”,他們還能算是一個民族嗎?不,他們是一個混合物,長著一副華人的面孔,內心卻是西方人,這樣的新加坡人能團結到一起?
怎麽才能在夾縫中生存?這是新加坡人需要考慮的問題。
新加坡出了個李光耀:
新加坡能有今日的成績,李光耀功不可沒。
祖籍廣東梅州的李光耀自幼在新加坡長大,接受著西式教育,同新加坡傳統華人有很大不同。早在幾十年前,李光耀就明白了什麽叫“人設”,不管到哪個國家訪問,即便是出訪中國,他都講著一口流利的英語,就算你跟他說中文,他也會說“English,please”(請講英語),在文件上的簽名也是“lee kuan yew”,而非“李光耀”。
畢業于英國劍橋大學的李光耀對于英國的“歐洲平衡手,世界攪屎棍”的手法一清二楚,所以爲了新加坡的生存,他實行“平衡”戰略。
二戰後,英國國力漸衰,1964年工黨上台組閣,面對國庫空空的情況,爲了保證英女王的吃飯問題,決定收縮國防開支,從海外來了一場大撤退,即從蘇伊士運河以東撤軍,1971年英軍從新加坡等地撤軍。
英國在新加坡的駐軍不僅是新加坡安全保證的基石,還是促進新加坡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撤軍後立馬有超過20%的人失業。與經濟相比,新加坡政府更是爲自己的獨立與安全擔憂。
不過新加坡的擔憂並沒有持續太久,因爲走了英國人來了美國人。
冷戰後,美蘇爭霸的一個重要交手場地就是東南亞,美國竭力阻止蘇聯勢力南下,新加坡在馬六甲海峽中占據重要角色自然不能放過。
盡管李光耀很看不起美國,認爲它完全是一副暴發戶的嘴臉,但是面對要命還是要臉的時候,李光耀還是選擇了前者。
面對新加坡抛過來的眉眼,美國心領神會,表示馬上就來臨幸你。
爲了表示對美國的忠心,新加坡同美國的通房丫鬟日本,也達成了一致,表示一定要竭盡全力侍奉好美帝,這樣你來我往,新加坡和日本也成爲了親密貿易夥伴。
1960年代,美國由于在越南的失利,國內陷入經濟、政治、金融危機,所以尼克松提出了“收縮戰線、越南戰爭越南化、用亞洲人打亞洲人”的尼克松主義。面對美國的戰略收縮,東南亞各國表示歡迎,因爲這是“擺脫美國”的好機會,但是新加坡卻說美國走了也不一定就和平,因爲美國走了還有蘇聯。爲了留住美國,新加坡向美國開放了國內的軍事設施,1968年美國將新加坡作爲第七艦隊的裝修港;1978年獲准使用新加坡丁加空軍基地和三巴旺軍港;2003年美國開打伊拉克戰爭,新加坡向美軍開放領空。
但你以爲新加坡一面倒地靠上了美國?日後的事實證明一個道理,把命交給美國,結果只能是沒命。爲了不讓美國一家獨大,1966年,新、蘇兩國就簽署了貿易協定,此後兩國貿易往來密切,1972年,蘇聯船舶允許使用新加坡岌也港和其他船舶設備進行檢修。
對于新加坡這種兩面討好的行爲,美國雖然內心不快但也不願撕破臉皮。
歸納起來新加坡就是利用美國牽制馬來西亞和印尼,利用蘇聯抵消美國力量,避免馬六甲海峽成爲“東方的巴拿馬運河”,避免自己淪爲附庸。
而當蘇聯支持越南稱霸東南亞,蘇聯自己則入侵阿富汗的時候,李光耀又在擔心蘇聯的魔爪,所以發展同中國的關系。1976年李光耀首次訪華,78年,鄧公爲了對越反擊戰的戰前准備,訪問了新加坡。盡管直到1990年兩國才建交,但是來往一直很密切,尤其是蘇聯解體,中國經濟以兩位數的速度飛速發展的時候,新加坡再次轉向中國,在國內掀起了一股講華語運動。
冷戰之後,新加坡雖然把身體獻給了美國,但是同周邊任何一方都若即若離,沒有徹底站隊。
自古以來都說小國無外交,只能討好大國,充當馬前卒,用西方人的話說“這些國家如此弱小,缺乏軍事實力,以致根本不配稱作國家。”
新加坡是個小國,但真的不是個弱國,軍隊雖小,但卻是個“毒蝦”。
什麽叫“毒蝦”?李光耀認爲就算是個彈丸小國,也要做一個帶有劇毒的小蝦米,想吃掉自己那麽對方也會中毒身亡。
新加坡高速發展的經濟,爲新加坡提供了充足的軍費保證,在李光耀看來:“沒有強大的經濟,就沒有強大的國防。沒有強大的國防,新加坡就會受制于鄰國,或者變成一個附庸國家。”
爲了能讓對手“中劇毒”,新加坡500多萬的人口,維持了7萬人的現役部隊,30萬人的預備役,舉國“執幹戈以衛社稷”,每年軍費開支超過100億美元。這是什麽概念?3000多萬人的馬來西亞,現役部隊約13萬人,軍費預算38億美元。2.68億人口的印度尼西亞,36.6萬人的現役部隊,只安排了92億美元的軍費。不差錢的新加坡可以購買全世界最先進的武器裝備,周邊的兩國誰想咬新加坡一口,肯定是滿口紮刺。
沒有根基的平衡:
英國一直以來都在歐洲執行“大陸平衡”戰略,但這種平衡是以英國的自身實力爲基礎的,英國的實力不屬于歐洲大陸任何一個國家,所以“平衡”才能有效。
新加坡的平衡,讓人想到了春秋戰國時期的“合縱連橫”,六國連橫最終被秦國各個擊破。
新加坡在國際社會的縱橫捭阖,更多的是因爲其特殊的國情和地緣政治,敵人可以被新加坡連續擊敗而不倒,但自己只要擊敗一次就是滅頂之災。
李光耀對新加坡的貢獻無疑是巨大的,帶領了新加坡人創造了一個“熱帶奇迹”,728平方公裏創造出來的GDP,竟然超過了33萬平方公裏的馬來西亞。但是李光耀執政之初壓制中文,斷送了中文教育在新加坡的發展,1980年更是基于“英語至上”“政治第一”的原則將新加坡唯一一所中文大學——南洋大學關閉,中文在新加坡徹底斷送。這讓新加坡人成爲了一個“外黃內白”的香蕉人,失去了成爲東南亞華人文化中心的機會。
更重要的是立國50余年,新加坡越來越靠“美”,這讓中國不得不開發巴基斯坦瓜達爾港、緬甸皎漂港、馬來西亞皇京港,一旦全部完工,對新加坡無疑是一記重創。
對于新加坡的自身安全,其本質並不是自身所能決定的,就好比以色列,光靠自身的實力根本無法立足中東,第一次中東戰爭就差點被滅國,“以色列急需幾周的時間來重新組織和裝備軍隊”,“以色列需要立即停火”,結果美國就給了它4周的停火時間以及大量的武器裝備,最終才得以實現逆轉。而新加坡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