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缪亙說,這個項目最初是用頭發放在廢水內檢測汙染物質,後來改用魚鱗,放在熱板上加熱以增強物理性質,結果發現加熱後的魚鱗能有效吸收對人體有害的染料羅丹明B(Rhodamine B,又稱玫瑰紅B)。這種人工合成的染料鮮桃紅色,易溶于水,常用于紡織業。蘇缪亙的這個發現可能有助于爲減少工業廢水有害物質尋求解決方案,爲環保盡力。
這個面向中學生的國際科學競賽每年在美國不同的城市舉行,今年共有超過60個國家的約1750名學生通過線上方式,向佐治亞州亞特蘭大市的評審團展示各自的參賽項目。
蘇缪亙是本地科學及數理競賽的常客,獲得國際獎還是第一次。他希望將來在大學可修讀物理或電腦科學系,繼續在感興趣的領域學習。
我國八名學生參與四項個人項目和兩項團隊項目,最終五人獲獎。這些參賽學生在教育部、科技研究局和科學館聯辦的2022年新加坡科技與工程賽中表現傑出,因而獲選代表我國參賽。
其中,新加坡國立大學附屬數理中學高二生蘇缪亙(18歲),以加熱魚鱗協助去除水中汙染物的研究項目,奪得材料科學類別三等獎。
本地學生再次憑傑出的科研實力揚威國際。八名中學和高中生參與國際科學與工程大獎賽,五人斬獲四獎。
教育部、科技研究局和新加坡科學館昨天聯合發文告,恭賀國大數理中學、南洋初級學院、萊佛士書院和錦文中學的學生,在美國再生元國際科學與工程大獎賽(Regeneron ISEF 2022)中分別奪得一項三等獎、兩項四等獎和一項特別獎。
她說,本地天氣炎熱,不新鮮的鱿魚會釋放出氨氣,她研發的試紙可通過顔色深淺測出鱿魚的新鮮度。例如,將試紙放在處于室溫環境中一小時的鱿魚之上,若五分鍾後試紙出現深青色,就證明鱿魚不新鮮了。
李睿璿以紫包菜汁 測試鱿魚新鮮度
蘇缪亙研究以加熱魚鱗去除水中汙染物
教育部、科技研究局和新加坡科學館昨天聯合發文告,恭賀國大數理中學、南洋初級學院、萊佛士書院和錦文中學的學生,在美國再生元國際科學與工程大獎賽中分別奪得一項三等獎、兩項四等獎和一項特別獎。
南洋初級學院二年級學生李睿璿(18歲)以紫包菜汁測試鱿魚的新鮮度,獲得了材料科學類別四等獎。她有一次看到外婆做飯時用了不新鮮的鱿魚,便想要想辦法測試鱿魚是否新鮮。她嘗試使用紫包菜汁制成凝膠(agar gel),再配合可檢測酸堿值的試紙用來檢測鱿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