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歲的小男娃留學新加坡,上了一所“蒙特梭利”幼兒園。
媽媽探查學校時發現,這所幼兒園除了“蒙氏教育”,還添加了不少新加坡特色。我們一起來看看,新加坡的蒙氏幼兒園跟普通幼兒園,有什麽不同吧!
文 | 作作媽媽編輯 | 牛油果冰沙
作作在新加坡目前就讀的是一間蒙特梭利(簡稱蒙氏)幼兒園。所以我僅對新加坡的蒙氏幼兒園略有發言權。
這些蒙氏幼兒園,是如何把“坡式雞娃”灌裝在“蒙氏散漫”中,成爲新加坡幼兒園很受歡迎的一種教育形式的?以我家作作的幼兒園爲例,且聽我慢慢道來。
蒙特梭利是什麽?👇🏻
我們從正宗蒙氏的定義開始講起,對蒙氏了解比較多的媽媽可以跳過這一段。
蒙特梭利非常重視兒童智力早期開發,但是反對教師爲中心的填鴨式教育,蒙特梭利學校主張以自我教育爲主,在教育活動中,兒童是主體、是中心,主張從日常的訓練入手,配合良好的學習環境,豐富的教具,讓兒童自發的主動學習,獨立思考,自我發現,自我教育和成長。
教師和家長只是兒童活動的觀察者和指導員。這種教師不教,孩子自己探索的教育模式比灌輸式教育其效果要好得多。
(上圖和解說來自網絡)
紅字標出的部分,也就是我覺得蒙氏教育“散漫”的原因。在我的語境裏,這並不是一個貶義詞,同時帶有自由、隨心而爲、解放天性的意思。當然也沒有那麽褒義,請當成中性詞來理解。
在一次家校溝通時,園方提到過一句:“在新加坡沒辦法做純粹的蒙氏。”
我自己理解,這是因爲新加坡的教育分流制度,導致家長多多少少有些雞娃,不能接受太“散漫”的教育。所以,因地制宜“新加坡式蒙氏”,在這裏反而更有市場。
新加坡蒙特梭利觀察記錄
目前,作作已在新加坡的蒙校上了半年的幼兒園,隨著新加坡的全面解封,學校也恢複了家長到校觀察的制度。
這點我真的非常贊賞,畢竟孩子總是說不清楚他在學校的一天是怎麽過的,家長有機會到學校旁聽觀察,非常有意義。(側面來說,我也覺得這是校方非常自信的一點,歡迎家長來看真實的情況。)
在這之前,我一直是靠這款app查看作作在學校的近況
我和作作爸爸的觀察時間是早上10:00-11:00的一個小時,當天先做了ART快速檢測呈陰性才被允許入園。
進入教室後,不得不贊歎作作真的專注力非常強,從頭到尾沒有看我和他爸一眼,簡直當我倆是空氣,仍舊醉心于他的學習。直到我們走的時候都沒過來抱抱大腿。(老母親又驕傲又失落)
反倒是班級上,有極個別年齡小的小朋友,跑到我們身邊刷存在感,給我們展示手裏的飛機和恐龍。
孩子自主學習的分區教育
就我觀察到的情況,教室裏分三個區域,一個是華語區域,一個是英文區域,一個是數學區域,分別有三位老師在旁輔導答疑,當天一共有13個小朋友出勤。每個區域的孩子不是固定的,一直在流動,孩子們自己在選擇想學的主題。
目測孩子年齡3-5歲不等,有俄羅斯孩子、日本孩子、印度孩子、新加坡本地孩子還有作作這個中國娃。
教室有很大的活動空間
課堂井然有序
我的第一個感受是課堂紀律非常好。沒有哭鬧,沒有喧嘩,每個孩子都在一個學習區域安靜學習。
而且無論是哪個年紀的孩子,都已經形成一個意識,走到哪個學習區域,先自己鋪墊子,然後自己拿教具,玩完後自己收好教具,收好墊子放回原位,秩序井然。
T T。作作這娃在學校這麽乖,爲什麽在家就不收拾他的樂高呢?小娃娃還有兩副面孔,哼!
教室裏有非常多墊子,孩子們隨取隨用
孩子自主學習什麽樣?
我的第二個感受是,蒙氏確實是孩子主導的教育。
教室裏的教具非常多,四面牆上到處都是不同的教具,小孩子可以自由選擇自己對什麽教具感興趣,然後拿出來自己探索,或者找同學一起玩,當然老師也會示範和輔助。的確是孩子想學什麽就自主選擇,充分發揮了他們的能動性。
在教室裏有一幕我覺得非常美好,兩個小男生坐在華語區域,在老師輔導別的小孩寫字時,他倆就坐在地上的墊子上,你說一個詞,我說一個反義詞。他們在自主上華語課。
另一個小男生走到教室的中央要求畫畫,老師就給他穿上圍裙,他不小心把顔料打翻,老師沒有幫他收拾,只是給他紙,他自己慢吞吞地擦拭地上,雖然動作慢,卻打掃得很幹淨。你看孩子能做好這些事,只要給他們時間和信任。
還有一個女孩和一個男孩坐在英文區域,被老師帶著認世界地圖的各大洲。數學區域的孩子趴在地上認真地數串珠……
如果在傳統的學校,老師一個時間只能授一門課,所有的孩子只能一起學習一件事,沒辦法像這樣一樣同時數學、英語、畫畫和中文吧?很有百花齊放的感覺。
作作在畫畫
而且,因爲所學的教具都是孩子們自己選擇的,所以我能夠看見他們的認真和專注。
不過正是這一點,令我覺得:優點很明顯,缺點同樣很明顯。
成人都喜歡呆在舒適範圍,何論孩子。作作就喜歡呆在自己的舒適範圍,做自己擅長的事,這樣自主選擇的一方面是自由,另一方面卻是他不斷強化自己的界限,怯于嘗試可能有難度的事。
比如作作他就老愛呆在自己擅長的華語區域,不願主動去英文區域找英文老師學習,最後華語老師可能也覺得他在這學挺久了,建議他去英文老師那裏(這點值得贊賞,老師會控場和引導)。
老師一發話,作作沒辦法只能去英文老師那學習。但是很快趁英文老師不注意,就跑數學老師那去了。他對數學很感興趣,在家也經常主動要求做數學題。雖然才4歲,但是20以內的連加連減和混合題已經沒問題。
即便和數學老師也必須說英文,但出于對數學的熱愛,他甯可在數學區域說英文學數學。
作作熱愛數學甚至要求我在頭上給他雕刻了加號和減號最近一次剪頭發換成了乘號和除號因爲他正在嘗試學習簡單的乘法和除法聽說蒙氏的孩子,數感都特別好
後來我也跟學校溝通了他英語學習不夠主動,希望能教育他走出舒適圈,多學習英文的建議。學校便和我確認要把他納入一個專門強化語言和數學的小學准備班,我同意了。
學校經常有烹饪教學作作經常做吃的回來投食老母親
再者,這種孩子自主的教學方式,我認爲還有一個缺點,就是孩子可以選擇學哪個,還有學還是不學。作作現在就很愛說一句:“我自己的事情讓我自己來決定。”
關鍵是小孩子的決策有時候並非理智的,正確的。比如有時候老師講到一半他覺得沒意思就跑了,學習就此中斷。(不過,校方回複我蒙氏的所有工作都是不斷重複的。在我看到的那個時間段,可能有小孩子不想要做就放回去,但是老師會在其他的時間段陪著孩子再重複。)
此外還有一點,雖然一個教具老師會親自示範,也會在孩子玩學的期間陪伴輔導,但我仍會覺得這種以孩子自己摸索爲主導的學習,較難做到知識的層層遞進和逐步深化,換句話說,見效會更慢一點。
如果是傳統教學,老師直接系統性地層層遞進教學,甚至旁征博引來鞏固和深化一個知識點,屬于不走彎路直接傾囊相授的方式,比孩子自己摸索要高效,也更全面。
兩種教育方式的教育風格迥然不同,家長需要去判斷自己更在意結果還是過程。
當然,校方基于新加坡的分流教育模式或許也考慮到這點,從作作的課表看,每天上午是孩子自主學習的時間,每天下午是主題學習課程,也就是大家坐在一起上課的時間,由教師輸出。在我看來,其實也還是有效地避免了純粹蒙氏自主學習的不足。而且老師也有給不同小朋友做不同的學習計劃。
總的來說,萬事難有完美,這是人之常情。能夠明顯看到一種教育的優點和不足,我反而認爲更好,能根據自己的需要更加明確的選擇。
蒙氏更適合積極探索的孩子
我的第三個感受是,蒙氏並不一定適合所有孩子。
因爲蒙氏強調孩子主動探索,所以那些內向的孩子似乎融入有些困難。孩子們都想得到老師的注意力,尤其是活潑大方的孩子,他們積極地和老師互動,必然占據了老師很多的注意力。
老師往往要等一些時間過去,才發現內向的孩子落單,要麽是沒有選擇教具呆坐著看別人,要麽是手裏拿到教具又不敢問老師。
這樣的孩子在蒙氏,可以說給ta時間讓ta不得不學會表達自己的意見,也可以說ta有些時候被忽略了,大家見仁見智。
練習本上的字母都是老師手寫示範新加坡的幼師必須經常自己動手做教具相當辛苦
混齡真的會“大帶小”嗎?
我的第四個感受是,蒙氏宣傳的亮點中通常有混齡的描述,比如同一個班級裏,大的孩子可以學會如何幫助小的孩子,小的孩子們又從哥哥姐姐們身上學到更多的東西。但在我的觀察時間裏還是較少看到。
我觀察時,孩子們普遍還是呈現個體的狀態,很少有結對幫扶的樣子,畢竟年紀太小了,很難去要求他們有這樣的意識。(當然也可能是我的那一個小時裏面沒看見。)
我也有問過其他家長,有家長是更早的時間到校觀察,告訴我早上的時候老師會安排小朋友們結對,只不過到我那個偏後的時間段,孩子們各自流動,好像已經忘記結對了。
新加坡版蒙氏有何不同?
因爲新加坡從小學開始就不斷分流,通過考試篩選出孩子中的精英,給予最好的教育資源。所以新加坡的補習之風仍然盛行。
幼兒園是預備役,即便是相對自由的蒙氏,作作的這間幼兒園也成立了小學准備班,也就是我上文提到的強化語言和數學。我想這相對于最正統的蒙氏,已是不小的改變。
即便是這樣,我聽同校別的家長說,有些家長還會希望更雞一點,前兩年讀蒙氏,第三年會轉到傳說中最雞的一家M字開頭的私立幼兒園狂補。
是不是有國內幼小銜接那味了?
總的而言,我對作作目前這家蒙氏幼兒園還是十分滿意的。
一是老師肉眼可見的愛孩子。我覺得愛,是最重要的。作作有天帶樂高去學校展示,老師很驚訝他的作品,捧著他的手感歎:“你真的有一雙靈巧的雙手耶。”那語氣就跟親媽一樣自豪。
因爲新加坡的幼師很辛苦,所以做這行真的靠愛發電……我有個朋友才辭了新加坡幼兒園的華文幼教工作,說感覺被壓榨得透不過氣。前不久幹脆轉行了。
二是這間幼兒園真的有花很多時間在家校溝通,經常給我致電討論孩子的教育情況。有次打了半個小時的電話,我實在急著去趕車,不得不說:“老師要不然我們就聊到這裏。”我身邊的朋友都感歎,爲什麽你的幼兒園和家長溝通這麽頻繁!
除此之外,每個月我都能收到作作在校的學習報告,細到學了什麽偏旁部首都清楚。
三是這間幼兒園的投資人,自己的孩子也在這間學校讀。所以對于學校的衛生以及疫情防控安全問題,我相當放心。她自己是說賺不到什麽錢,主要自己孩子也要讀。
四是老師的口音很好,比較純正,沒有SINGLISH。
五是入園檢查很嚴格,孩子稍微有點不舒服的症狀都會拒絕入園。我真的覺得這樣挺好!!!讓我有了極大的安全感!畢竟如果不嚴格,小孩子最容易從學校染病回家。
六是經常有國際交流活動。比如半年來已經和日本、愛爾蘭的蒙氏學校遠程連線過了。
然後,聽說,只是聽說。蒙氏的孩子因爲習慣了自主選擇學習方式,到了小學後可能會不太適應老師主導的授課方式。但作作還沒有上小學,這點我沒法驗證。
最後,再報一下學費
作作的學校早上7:00-下午5:30,學費1580新一個月。
如果要延遲到7:00接,需多付100新一個月。
以上就是我親身經曆的新加坡蒙氏教育,只體驗過一家,所以看法絕對是片面的,僅是整理我的個人見聞!!!歡迎你說出你的體驗和見解~~
總結
個人覺得家長擇園時不要因爲聽到一個相對新的概念便不明覺厲,比如國內近些年也有很多蒙氏園興起。
尤記得多年前,我們被灌輸西方快樂教育多麽人性化,解放孩子天性,但長大了我們才發現是謊言,西方的精英階層照樣很雞娃,學習哪有快樂的。
作者簡介:作作媽媽,川妹子,“作”不是“作業”的作,真心沒那麽雞娃,而是“作之不止,乃成君子”的作。
– End -願你2022年都順心如意。
讓我知道你“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