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解封一周來,鄰居和朋友們不僅沒有放松,反而更緊張了。
我住家附近本周發現新增冠病病例,原本告一段落的核酸篩查再度登場。這一帶多個小區接連三天展開全員核酸,比封城期間還要頻繁。
上海外國語大學附屬大境中學的學生們依次排隊等待入校。( 新華社)
幾個朋友則在外出聚會或購物後,相繼接到疾控中心電話,詢問行動軌迹。一名友人回公司辦公三天,每天都接到流調電話或短信,迫使他再度居家辦公,“免得每天提心吊膽,生怕自己出事了連累全小區”。
上海本月1日起終結爲期兩個月的封控,商場超市開門迎客,市內交通也恢複運作。解封當天,街頭巷尾人潮重現,高架橋上車水馬龍,“上海回來了”的詞條很快沖上社交媒體熱搜榜。
隨著全面放開,一度社會面清零的疫情又卷土重來。解封一周來,上海共新增98例感染者,全市有20個地區劃爲中風險,實施14天封閉管理。除此之外,還有數十個未被劃定爲風險地區的居民區,由于被判定爲感染者或密接者涉及場所,須接受七天至14天不等封控。一些小區剛解封沒兩天,就重新圍起鐵柵欄。
還能在外活動的民衆則發現,解封後的生活和封城前仍有不小差距。且不提每72小時就要做一次核酸檢測“續命”,堂食恢複進度緩慢,網購快遞通了兩三天後又慢了下來;店家解釋,因爲上海疫情反複,不得不延遲發貨。
就連周邊省市對上海的態度,也還沒發生實質改變。浙江昨天宣布放寬對上海入浙人員健康管理措施,一個上海朋友興沖沖打電話回杭州老家詢問,被告知“居委會還是按原先規定,上海來的一律隔離14天”。
“大上海保衛戰”尚未宣告勝利,一些民衆已開始擔心“封城2.0”。上周末微信群瘋傳,外賣平台美團和網約車平台滴滴公司內部通知“6月20日起上海將再封城一個月”。盡管上海防控辦隨後辟謠,但民間顧慮並未就此消除。
對比幾乎同期放寬管控的北京,上海的處境更爲尴尬。北京放開更有序全面,率先“清零”的區早一步解封,堂食和室內活動同步重啓;仍有社會面新增的區域,則延長管控措施直至“清零”。在疫情防控方面,北京已連續五天未出現社會面新增病例,上海此前三天均出現社會面新增。
有人不解,既然上海已經封了這麽久,爲什麽不等完全清零後再解封?如果現在解封是爲了盡快恢複經濟,爲什麽又要層層加碼,使得民衆不敢放心出門,企業難以全面複工?
上海的全面解封時間,是官方在5月中旬時就定下,盡管當時全市單日新增感染者仍有800多例。長期封控帶來的經濟壓力愈發沉重,讓這個經濟重鎮早日解封的緊迫性與日俱增。
作爲全中國GDP最高、消費能力最強、貨物吞吐量最大、對中央財政貢獻最大的城市,上海對提振全國經濟的關鍵作用毋庸置疑。當經濟師普遍預測第二季經濟將因京滬兩地封控而觸底時,上海能否在上半年結束之際複工複産,決定了第三季經濟能否快速反彈。
中國經濟學家任澤平上周撰文指出,在第四季召開中共二十大的重要時期,穩定宏觀經濟“既是經濟問題,更是政治問題”。因此,第三季經濟快速回複具有特殊重要的意義,將直接影響中國全年經濟增速、在全球經濟增長中的排位,以及跨國企業對中國經濟的信心。
不過,官方解封規劃中同時強調,上海全面恢複生産秩序的前提是“嚴格防範疫情反彈、風險可控”。觀察人士研判,“清零”抗疫成就將被作爲本屆政府重要政績,寫入二十大報告。若疫情持續反複,“大上海保衛戰”遲遲無法宣告勝利,也將影響這份“成績單”的成色。
背負“穩住經濟大盤”和“鞏固動態清零成果”兩大重任,令上海一方面迫切重振經濟,一方面難以放松管控。這樣的矛盾在封城前已經存在;解封後也仍未緩解。官方和企業都束手束腳,無法以熟悉步調前進,令解封之路走得磕磕絆絆。
上海高級餐廳M on the Bund屹立外灘23年後,終因不敵疫情沖擊,在今年初宣告結業。餐廳創始人米歇爾·加諾特(Michelle Garnaut)近日接受《金融時報》訪問時感慨:“這一切結束後,上海也回不到從前了。”
但她也預測,無論封城怎樣改變上海,這座城市都會重現活力,就像之前的許多次一樣。
以上海的經濟體量,解封後的短期反彈在預料之中。但要回到人們熟悉的上海,這座城市還得花更多時間重建民衆對政府的信任、恢複開放包容的形象、找回投資者的信心。
相關閱讀:
-
兩個中國人、一個曾在上海工作的比利時人爲何在疫中成爲新加坡人?
-
新加坡人在上海:時隔55天,終于走上街頭 | 上海疾控:防控到位,零星陽性可控
-
新加坡人的上海封城周記:從陽台俯瞰,路上行人和車輛已變多,期盼“出小區”
文:陳婧
新加坡魚尾文 新加坡《聯合早報》旗下産品 – 帶你了解新加坡原汁原味的風土人情,領略小島深處那些鮮爲人知的文化魅力~ 5172篇原創內容 Official Account
關注新加坡魚尾文視頻號
收看獨家訪談、特約節目
了解本地新聞、疫情資訊
新加坡魚尾文 ,贊 8
新加坡魚尾文推薦搜索關鍵詞列表:冠病疫苗騎行新加坡Omicron
一只愛生活、文藝範的小魚尾獅帶你了解新加坡原汁原味的風土人情領略小島深處那些鮮爲人知的文化魅力~ 新加坡《聯合早報》旗下産品